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实践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展开,交往问题,以及一向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这个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或许可以说,这是研究取得新进展的一个征兆。从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已经能够看出,把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展开深入研究,对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深刻理解这个实践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联系,对于深化人的本质、认识的本质、价值的本质、文化的本质和结构、主-客体关系和主体性等范围广泛的课题的研究,对于科学地解决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从世界普遍交往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把握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怎样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刊把交往问题列为“实践与主体性问题”这个专栏的重要讨论内容,希望得到更多学者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主客间认识关系的主体间情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认识活动直接涉及两类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的互识(交流、传讯)关系。正象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必须以主体间交往实践或社会互动为前提一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也直接以主体间的社会交流为前提。主客间认识关系总是现实地被主体间关系所中介,总是在一定的主体间社会传讯的情境下发生和实现。哲学认识论,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3.
一、应如何理解“主体”范畴?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我认为,对“主体”范畴的理解需要着眼于两个层面:1.“主体”首先是一个对象性范畴,只有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规定.对象性关系即相互对待、相互依存、互为中介、共生并存的关系,关系的双方在语义和逻辑上构成一种互释互约的解释学循环.因此,对象性关系不具有时间性的发生学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典型地体现着这样一种关系,它们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两极.由此决定了那种尚未进入主体视野、不构成主体活动指向对象的客观实在,并不具有客体的规定和意义;同样,主体也不是由客体单向地“派生”出来的.主客体的生成,不过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已.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夏甄陶: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中介单元子系统。这就是说,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5.
关于主体、主体结构和主体功能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及其外部表现。因此,要正确理解主体性,首先就要正确把握主体这个范畴。主体,作为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范畴,其内涵是指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秘作用者。在哲学史上,从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意义来理解主体是自康德开始的。自康德到黑格尔,所有唯心主义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都把人理解为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有道德的实践活动的主体,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感性活  相似文献   

6.
近来,任平副教授的新作《广义认识论原理》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孜孜以求十余年所得成果之精华.该书独辟蹊径,自立一说,视界开阔,颇有特色.(一)该书力图更新认识论观念,提出“主——客——主”的构架.作者认为,传统的“主——客”模式的认识论有导向知识论的倾向,使人们“想占有智慧,而不太关心追求智慧的努力”(第1页),使人们“将目光投射在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形态,将生动的认识论归结为知识论”(第1—2页),如当代科学哲学学派所做的那样.所以,我们应从知识论还原到认识论.不过,这种还原不应是简单地回归到我们所熟知的“主——客”两极模式.因为,狭义的“主体——客体”认识论框架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忘却了多极主体性的存在以及他  相似文献   

7.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主体是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而客体则与主体相对,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在其现实性上,客体不可能超出主体实践活动所及的范围。因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通过自己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自觉而能动地建立起来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存在并表现于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相似文献   

8.
张鹏辉 《美与时代》2005,(10):18-19
艺术品是主客体之间艺术活动的产物.艺术活动中主客体之间 互相影响,紧密关联. 艺术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文学艺术创作、鉴赏、批评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有诸多因素的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体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在艺术活动中同时产生了主体和客体.主、客体之间通过中介(方法、手段、程序等)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实际的艺术活动系统,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与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它们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一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张一兵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人在自己的物质创化中改变自然,进而创造出人工自然和社会客体,由此形成人新的周围感性世界。在后者,是主体际互动。人超于动物,因之人在面对自然中基于一种新的群体交往,人通过自身的总体结合力去改变对象,并不断改变和提高主体自身,以形成独特的社会层系;同时,人的整个生活都是以人与人的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基点,就是人的客观实践交往。作者认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这也是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长期以来一直忽略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原初使用的意义域,实践交往(马克思多用生产交往、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主要是指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所以精确地讲,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交往关系,交往主要是指人类主体之间的特殊活动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基础的不是物,也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人在改造对象的客观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场存在,即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人化自然?一般认为,人通过实践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活动的烙印,这种具有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一些研究者正是根据这一理解,把那些只能观测不能改造的自然排斥在人化自然以外.其实,人化自然的概念应比这种理解要深刻、广泛得多.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除了有对立面外,还必须有同一性.如果没有同一性,决不能构成一对矛盾.那么,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是什么呢?讨论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不能把同一性建立在客体的特性上,因为:第一,主体是主,客体是客,主体是统摄客体的根源和力量.用客体统一主体,颠倒了主次关系.其次,哲学或自然辩证法讨论主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为了高扬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是马克思在对以往从绝对精神、类存在物出发的抽象的主客体理论的批判中,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而必然地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导致了对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全新审视,即以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为中介,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重新规定,对于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和对立的扬弃的完全现实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历史过程主客体问题的几点疑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正确划分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都有其存在的自然前提,同时又都是社会存在物。从历史观的角度确定客体的涵义的时候,它不等同于物质、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等范畴,而是指那些在现实中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构,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那些客观事物。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象旧唯物主义那样从纯粹自然的意义上、从单纯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客体,而是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对象性活动方面,从与主体一起形成活动结构并发生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方面去理解现实的客体。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主体性论争中,核心意见有两种:一是从人本主义价值哲学出发,视主体者个人为本原,主张“工具主义道德论”;二是从社会关系总体制约出发,强调客体的必然性,主张“道德主体性的客观原则”。笔者认为,“工具主义与“客观原则”的对峙,实质上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道德主体与规范客体的关系;其二,道德主体性动因;其三,由此对道德价值的观念建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它把历史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关系(社会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本质。要确证实践本体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研究必须微观化和现实化。我们把物理学中的“场”(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相互作用)概念引进社会历史观的基础研究中,便可转生出“社会实践场”范畴——社会实践中主客体相互建构作用和主体共振所产生的客观效应整体,这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实践作用场。显然,实践唯物主义把社会存在的活的本体视为实践活动,并不是要把社会生活的客观基础虚化为抽象的主体行为,而是落实在主体行为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存在上。它既从根本上摆脱了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的阴影,也避免了重新滑向唯心史观的主体精神引导论。社会实践场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框架中重要基础范畴,第一,它表征了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主体性概念的丰富蕴含 我们认为,把主体性说成“实际上就是主观性”是不妥的。我们也不同意把主体性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实践的特性”。主体概念具有更多的规定性,蕴含十分丰富。 主体性就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区别于客体的那种本质特性。所谓主体地位,就是对象性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的地位,所谓主体作用,就是把对象性活动施加于客体,使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发生改变的主导作用。可以给主体性概念作一简要定义:主体性是主体凭借和发挥其本质力量,通过对象性活动,按照为我目的,为我倾向去把握客体这样一种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无疑将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在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中,必然引出价值范畴。本文就价值定义谈一点商榷性意见。目前一般通行的价值定义是,“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客体与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即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交往,是指社会生活的主体为了实现其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而进行的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相互确认的活动。它是社会主体社会属性的自我实现方式,也是主体自我意识确立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维系的重要机制和社全文明得以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规律、必然性与人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文章从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应然性、必然与自由三个层次考察了必然性范畴;进而在考察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时,不仅注意到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还考虑到价值关系,力求在此基础上阐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探索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契合”的机制。这种探讨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启发性,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需要结合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作更深入的研究,展开充分的讨论,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并丰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9.
论生活世界的交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了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而交互主体性又是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的互动中确立的。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二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主体、客体和主体性的规定如果单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来说,那么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性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社会的人改造客观事物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以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外部客观事物)为前提。在这里,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主体,因为他是活动施加者,他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反之,客体事物(包括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之所以成为客体,因为它(他)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指向者、承受者。如此,离开了主体,我们无从规定客体;离开了客体,我们也无从规定主体。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它们实际相作用中,即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