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公正价值向度,这是集体主义自身的内生性需要,也是社会对它的外源性要求。集体主义原则的公正性是较为复杂的,既有其绝对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的一面,这加剧了集体主义公正性落实上的困难。必须全面把握集体主义的公正性,在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中推动集体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境遇下,许多传统媒体都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新闻传播,这无疑改变了新闻美术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应以时效性、简洁性、新颖性为新闻美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新媒体资源强化新闻图片设计,加强文字、色彩等细节的美术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美术设计,提高新闻报道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真实性及其伦理边界——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追求并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伦理准则。然而和任何准则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一样 ,真实性同样不是一条绝对性原则。在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 ,由真实性引发的伦理冲突是经常存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之一 ,就是如何运用自己的道德智慧来解决这些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是社会审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从审美角度审视新闻受众的定位,就是深入分析研究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审美信息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作用.由于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审美信息的受传者或传播对象,是影响新闻传播审美方式、体现新闻传播审美价值的重要群体,因而从审美角度认知新闻受众的基本定位,把握新闻受众的角色转变,对于正确处理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的审美关系,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样西藏新闻传播也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研究西藏的新闻传播特点在传播学研究声势日益壮大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西藏新闻传播的理解也可以促进西藏新闻传播在新时代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在学习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对其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于红 《学海》2001,(3):186-189
商业网站进军新闻传播领域,对新闻媒体网站的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认为媒体网站在与商业网站的竞争中,应将自身定位于网络新闻媒体,将新闻传播作为主要业务.基于这种角色定位,媒体网站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新闻采集、编辑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并主动适应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手段,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大内容挖掘的深度、丰富信息传播的形式,形成在网络新闻传播方面的特色.本文同时指出,媒体网站要想在竞争中赢得胜利,传播内容走向综合化、媒体实现联盟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也对电视新闻的采编与传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为例,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在新闻的内容来源、播报形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与正统新闻节目有着显著差异。将新闻的锐度、综艺的态度和微博的思路融合,有可能是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芳 《美与时代》2007,(9):46-48
电视传播艺术学是电视传播艺术的一般美学理论,它涉及到电视传播艺术美的特质.现在有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不够新颖,这其实反映出审美在新闻中体现得不够鲜明,属于新闻美学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虽然目前没有规范的定义,但总体上是“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内容、以民本为取向”,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