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乐是墨子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在反对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和政治工具作用的斗争中产生的。墨子的音乐思想,并不是否定音乐的审美价值,而在谴责贵族奢侈的音乐享乐方面,的确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总的说来,墨子对音乐的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音乐更重要的积极的一面。他蔑视现实生活中人民对音乐的需要,以及他们在音乐发展上的创造与贡献。墨子的非乐,是其节用原则的应用,是出于一种实用功能的认识论,这就大大削弱了它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墨子的“非命”论不是一般地否定命定论,而是以“天命靡常”的命不定论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的“不可损益”的命定论,墨孔的分歧是天命思想内部不同观点的争论。墨子“非命”而“尚力”,倡导“强力而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不能认为这种观点就是唯物主义的。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明鬼”是一个完整地宗教世界观思想体系,并不存在矛盾。墨子的“非命”论上承夏商周三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下启战国后期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论和汉初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中国古代宗教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3.
墨子“兼爱”学说的新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爱,即广泛平等地爱一切人,它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与规定.本文拟以体现博爱精神的墨家“兼爱”说为立足点,以此同儒家的“仁爱”和基督教的“博爱”做一分析和比较,以揭示“兼爱”说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爱所存在的内在统一性.由此,作者认为对“兼爱”学说的合理批判、挖掘、超越与转化,可以作为塑造当代文人精神的传统生长点和极富原创性的诠释元点.  相似文献   

4.
<正> 史伯的“去同取和”思想,通过晏婴而影响于孔子;并由孔子将它发展成为维新路线,而与激进的变革路线相对立。《论语·子路》篇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其明证。何谓“和”?何谓“同”?两者的关系又如何?清儒黄式三曾说:  相似文献   

5.
墨子云:“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天子既以(同已)立矣,以为唯其耳目之请,不能独一同天下之义。是故选择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与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诸侯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也,是以选择其次立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引自《墨子》,以下凡引自该书不另加注)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生于无正长。”…  相似文献   

6.
墨子以“天下莫若身之贵”阐释了生命存在的伦理之义,并从“生,刑与知之处”的知性统一的视角,表达了对人之为人的自在与自为的“生”之内涵的洞察与感悟。这种感悟既是人之为“生”的一种道德境界,也是对人的“生生之道”在伦理意义上的孜孜以求。墨子对“生”的追求强调在普遍意义上的德性之欲,故而以“兼爱”为机制,在“兼”的社会化过程中来表达对“众之生”的尊重。所以,“兼爱”是墨子实现“贵生”的伦理设计,“兼”体现了墨子对人生关系、社会关系应该如何的一种德性之约,确切地说,“兼爱”是实现“贵生”的社会道德要求,更是人何以“贵生”的一种伦理手段,此与当代社会的和谐建设有借鉴之功。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真经》是道教的祖经与圣典,是道教教理的总纲,也是道教所有修行法门的指导依据。道祖当年洋洋洒洒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真经》,直到两干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道德真经》,我们总是在追逐中奔跑,却始终无法参透玄旨,历代王朝上至帝王,下至士庶,为《道德真经》作注者数不胜数,这应当是《道德真经》特殊地位的有力体现。《道德真经》的每一个字都贵若干金,所以要想参晤它,就不得不战战兢兢,细细琢磨。我是个  相似文献   

8.
净土的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是与人们对它的信与不信相联系的。因为人们以信乐为基,而行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感受到净土的存在。否则,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更没有修行过,人们当然就领略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因为,即使它存在,那也只是诸佛的存在,同人们自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人们自己的净土。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最近准备规定一个被称为“夫妻节”的特殊例假日,以鼓励日本夫妇一起出游,共享琴瑟之乐。 在日本,男人们似乎很少偕同妻子一同外出,尤其是那些中年已婚男子,他们甚至感到与  相似文献   

10.
“俭”的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俭 ,是中国古代各种德性的基础。俭的道德价值 ,表现于修身、持家、治国三个方面。俭是一种中道 ,既不同于奢侈 ,又不能归结为吝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俭德的存在是与市场主体的经济理性相吻合的 ,但应正确把握消费与节俭的关系 ,以此为基础来扬弃传统俭德。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 ,节俭已从主要是个人的、家庭的德性上升为一种人类整体的德性 ,从一般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人类生存境遇的层面 ;节俭与否不再仅仅与生活质量的好坏有关 ,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墨子活动的时期正当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渐确立的春秋战国之交。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思想、理论战线的斗争也很激烈。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站在本阶级的立场,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各自作出不同的回答,形成了各种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各学派中,儒、墨成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或儒、墨相绌,或墨、杨相非,  相似文献   

12.
田芳 《周易研究》2020,(2):108-112
学界普遍认为,"利"是墨家的出发点。然而,以"自爱"为目的的理性人会选择爱"能者",而不会选择"兼爱"。对同一主体而言,"兼爱"和"自爱"似乎并不相容,这便是"兼爱-自爱"悖论。但是,墨子的思想中存在一个终极的"能者",即"天"。人们为了实现自爱,会选择爱"天",而"天"欲人"兼相爱",恶人"交相恶",所以,爱"天"便意味着兼爱。于是,"兼爱"和"自爱"构成了相互兼容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如果不是墨子生在公元前4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差不多要认为他是一名基督徒了。  相似文献   

14.
王振钰 《管子学刊》2020,(4):107-112
当代正义论出现普遍主义进路和特殊主义进路的纷争。我国学界为防范将西化等同于现代化,彰显文化主体性,往往不自觉地青睐于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特殊主义者。沿此逻辑又容易造成对中国既有"义"学思想的特殊主义进路的误读。"义"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和主线。墨子论义的普遍主义进路诠释及其成败得失分析,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正义论建构的方法自觉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我第一次阅读贵刊之时,就想把我自己经历的两回"鬼事"告诉你们,但我是农民,文化低,缺知识,不知我的"鬼事"讲给人听,有无利益?想了好几年没有定论,我是体残、多病、年老、风烛残年的人,何时死去无法预料,我亲身经历的两回"鬼事"不说出来,总好像有件事没有做完似的,今天决定告诉你们,如果没有用就丢纸篓里,假如有些用,请整理发表,为了对事实的负责,若有必要可以写出讲述人我的姓名。  相似文献   

16.
彭丹 《孔子研究》2019,(4):97-106
"颜子没而圣学亡"是王阳明在道统论上的一句石破天惊之语。此语以其蕴藏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效应。陆象山关于颜子的类似论述与阳明此言一起,在中晚明被视为共同讨论的对象,但二者的实质其实有所不同;而湛甘泉作为接受者,对此语的理解却与阳明弟子王龙溪大相径庭;规模庞大的反阳明学者从道统序列和学说内容两个方面批判了阳明此语。阳明后学对于此语的轻忽,表明他们不再需要通过诉诸道统于颜子这种较为激烈的方式来争取正统了。  相似文献   

17.
从“非命”到“天志”——论墨子神学观念产生的必然性沈顺福“非命”与“天志”作为《墨子》一书中的两个标题,显然代表了墨学理论的一些主要论点。这两个论点,从其直接的含义看,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共同存在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典籍中,只能有三种解释。其...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年仅八岁,至死不肯同说谎的男孩而设立的节日。 这个男孩名叫埃默纽·旦南,五岁时父母双亡,被酒店老板诺顿收养。埃默纽八岁时,一天晚上,他刚睡着,就被楼下一阵敲打声惊醒。他急忙下楼,只见继父继母正在谋杀一个寄宿的小贩。埃默纽吓得急忙返身回房,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第二下天一早,他的继父来就到他的房间,他教他在警察面前说谎,要他说亲眼看到小贩喝醉酒后见人就打,继父忍无可忍,为了自卫,拿起凳子砸在小贩头上,不想就此就打死了他。埃默纽回答说,他不想说谎话。继父继母把他的双手吊在梁上,用柳条抽打他,逼他说谎。这样抽打了两个小时,埃默纽的回答还是‘爸爸饶了我吧,我不想说谎’。最后,埃默纽被活活打死。继父继母被法院定罪后,说出了事情的真象。后来,市政府为纪念因不说谎而屈死的小埃默纽,为他建造了一块纪念碑和一个塑像。  相似文献   

19.
一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春秋过渡时期,人們言“物”已甚普及。《左傳》《国語》二书合計“物”字凡一百三十有三見,即共确证。此等“物”字,宇义空前杂多,其中一部分系指“万有不齐之庶物”,可知当时已颇注意关于自然現象的认識。但孔子以“继周”自命,所学所誨,限于倫理、政治,从不以自然界事物为认識对象;故《諭語》全书,只  相似文献   

20.
墨子"节用"在经济理论上可比拟于西尼尔的"节欲论",但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内部缺乏有效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因此,墨子"节用"只能"俭而难遵"。而从制度变迁所需具备的三要素角度看,它也仅具备其中一个,所以,墨子"节用"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