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彼得 《天风》1994,(11):32-33
圣经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因为婚姻是神所发起和设立的。古人称为“天作之合”和“天定姻缘”等等。 1994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家庭年”。据我知道,在海外的华人教会也都在呼唤和提倡“  相似文献   

2.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我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妻子便谎张地告诉了我这个头号家庭新闻。 “胡扯,儿子刚10岁,怎么会有美国女朋友?”我觉得妻子的话有些荒唐。  相似文献   

3.
“如果工作之前我能把电脑学会——” “如果我干的不是这一行儿——” “如果我出生在高干家庭——” “如果我成绩一直是优秀——” 有些人终日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过去的决策失误而惋惜。他们总是思索类似上述这些题目。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23岁,已经工作几年了。不知怎么回事,我感觉最近总是很烦的,我的生活中没有高兴的事,越来越没有了自信,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您说我怎么摆脱心理压力呢?”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这样开始了和我的沟通。“心理咨询中求询者越是能够坦率地交流,心理咨询师越是便于帮助求询者走了困境。”我解释说,“如果你愿意,请说说你遇到压力的具体情况,”“我感到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的。”女孩困惑地说,“比如来自家庭的压力。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次回家看到那种环境就特别地烦恼,就乱发脾气。每次发了脾气我也后悔,因为毕竟父母把自己养育这么大。但  相似文献   

5.
最近,离婚后随前妻生活在另一座城市新家庭中的女儿放假来看我,她向我说起了一个令我吃惊的故事。不料想,这个故事的“制造者”竟然是我。 在同学眼里,女儿的后爸才是她真正的爸爸。因女儿的姓已改成后爸的姓,且她与后爸的关系也很亲密,所以没有任何同学知道女儿的“家庭内  相似文献   

6.
在市商校读中专的时候,我就认定周磊是一匹将来可以出人头地的“黑马”,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但我俩的爱情却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我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是市师范学院的教授,这样的高知家庭自然拒绝全身沾满泥土气息的周磊踏进家门。而周磊的父母是郊区蔬菜大队的农民,他们嫌我过于“风  相似文献   

7.
三年高中,让我那原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几乎一贫如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一咬牙说,天无绝人之路,我与你一起去城里“读”大学。  相似文献   

8.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假如我早生一百年姚民权常有人写文章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说“余生已晚”。我1930年生于一基督徒家庭。假使我早生一百年,我才真惨哩。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成了帝国主义的俎上肉,单以英国论,先割我香港,20年后再占九龙,后来又夺去比香港大十几倍的“新界”...  相似文献   

10.
逆境皆神意     
张全 《天风》1996,(3):19-20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基督徒家庭,现年二十七岁,结婚四年了.只念过八年书。我从小就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深感“上帝待我有洪恩,真是我慈爱的父亲。体贴我软弱,安慰我伤心,昼夜保佑不离我的身”。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都市之中,出现了这样一族男女,他们显然已到了婚姻年龄,却依旧孑然一身,独来独往,形似“独身主义者”。其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档案袋中,早已填上了“已婚”二字。他们有夫有妇,甚至拥有一个比别人更为幸福的家庭。不同的是,这些夫妻实行一地分居。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时间和空间都为他们提供了朝朝暮暮相厮守的良好条件。但他们并不每天生活在一起。只是到了周末或某一个约定时间,才“集合”起来。夫妻在一起生活一天或一段时间,然后再“解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家庭内分居”。由于家庭内分居与传统的观念格格不入,所以不为社会所理解,不过分居家庭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相似文献   

12.
六月十五日是我最高兴的一天。这一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半个月的工资,十元錢。拿到錢以后,我想:“党号召我們增产节約,可不能乱花啊”。于是我先去銀行存了三元钱,又給小孩买了几件汗衫,余下的錢才添补了生活。我出身在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里,过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上了一年小学,就在家帮父亲做些手工劳动,来維持家庭生活。我出嫁以后,更是不能出門了。自己沒有  相似文献   

13.
追求     
陈文苍 《天风》1995,(5):44-44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几代都是基督徒的家庭中,但是,总以为我自己已经长大,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着星星追着月亮,看着百川追求大海。常想:“我是不是也该追求什么?”于是,我把自己青春作盘缠,  相似文献   

14.
综观西方电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美国一项有关电脑应用范围的研究报告,2000年全美的电脑系统中有五成为“商业用”,有二成为“家庭用”,有二成为“教育用”,只有一成为“科学用”。而在2002年,全美的电脑系统发生了变化,有六成为“商业用”,有三成为“家庭用”,只有剩下一成为“教育和科学用”。由此看来,西方世界“家用电脑”的普及确实有着急遽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学习电脑、进入网络已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由于广博信息的接触,也使得许多父母步入了另一个教育儿童的困境:我的孩子年纪还小,现在就去学电脑是不是太早?如果不学电脑,孩子将来会不会跟不上别人?我的孩子会不会因为使用电脑而丧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庭比较特殊,至于特殊在什么地方我不想说出来,这可能应该算是我的隐私,但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比别的同龄人要怪一些,不太“合群”。从心理学书中我发现自己的人格属于矛盾冲突型的。我很想有许多朋友,却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我希望和人有说有笑,但我对任何人都不相信,我觉得他们的笑脸背后都潜藏着危机和玄妙,他们会害我的,有的时候我自问他们为什么会害我?用什么方式害我?我真想一眼看透他们的诡计。  相似文献   

16.
一部《圣经》,谈到“家”的地方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国”了——它只谈“天国”。“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圣经》谈到兄弟的地方很多,但指的是“人人皆兄弟”。 基督教在西方淡化了家庭观念。《马太福音》说:“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亲为  相似文献   

17.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战争”的家庭,爸妈之间的争吵让我觉得家不像个家,周末也愿待在学校不想向家。但我很怕他们离婚,想做些什么来帮他们和好,但又不知该怎么做,我真没有用,我恨  相似文献   

18.
常有人写文章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说“余生也晚”。我1930年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假使我早生100年,我才真惨哩。 当时第一个把基督福音传来中国的牧师马礼逊是英国人,他实际是搞棉花茶叶和鸦片垄  相似文献   

19.
潘海洁 《天风》2009,(4):17-19
和谐家庭源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为此,我想谈谈圣经中父母如何教养孩子的问题,这方面较为典型的经文是:“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根据圣经,教养孩子的目标就是“使他走当行的道”。  相似文献   

20.
在与“法轮功”痴迷者接触中,我遇到过一位50多岁的家庭妇女。交谈中,她很认真地看着我说:“‘法轮大法’真是好。它法力无边,只要真心修炼,它可帮你消除一切灾难。你看我练功前得了肺癌,吃了好多的药,看过很多医生,病也没好。练了功后,我身体什么病也没了,再也不打针吃药了。这是真的,你要相信我的话。”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