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杰  王凤 《宗教学研究》2016,(2):249-255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宗教情怀和人生愿望。妈祖作为被"神化了的人物"为世人所敬仰、崇拜,成为辐射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女神之一。作为载体,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不仅再现了妈祖的女神形象,更传递了她勇于牺牲与奉献精神。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后,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杨柳青年画不仅记录了天津皇会及民俗活动中的宏大场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妈祖信仰在天津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充分肯定年画传承文化传统的作用与价值之同时,对于其所运用的传播方法及其媒介作用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解析。  相似文献   

2.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妈阁庙附近登陆后,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回答说,“妈阁”。葡萄牙人误以为“妈阁”是这里地名,于是MACAU又被译为中文,叫“澳门”。这一“历史性误会”叫出来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也从此改写了澳门的历史,并使澳门蒙上了殖民主义统治的耻辱。但澳门与祖国内地山水相连,民间关系密切,风情习俗、语言文学等文化传统更是一脉相承,这是谁也割断不了的。这从闽澳人民对妈祖和妈祖文化的态度上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福建省霞浦沿海渔村和福安沿江集市的妈祖婆信仰为例,比较二者在鼎建宫庙、信仰人群、置办庙产、祭祀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闽东咸水区与淡水区妈祖信仰的地方性特征,以及妈祖信仰从闽东咸水区传播到淡水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妈祖信仰的广泛社会影响,引来了儒、释、道三教对它的创造和吸收。文章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神话传说、有关经籍、妈祖祭祀活动以及宗教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四方面,分析道教对妈祖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连晓君 《美与时代》2016,(4):107-110
妈祖文化是莆田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莆田土特产包装设计风格应以妈祖文化为基础,从图形、色彩、文字、造型材料等方面提炼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符号",再以浓烈的民俗情感为基调,让产品的包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现代包装设计的理性思维里融入丰富的妈祖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让莆田土特产包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这不仅能传承妈祖文化,还能促进和推动特产经济的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妈祖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包含着诸多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的因子.清代妈祖信俗档案和当代两岸宗教直航记录中都记载了有关妈祖的功绩,是重要的和平记忆.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圈中,妈祖信仰认同可以从两岸妈祖祭祀、巡游档案、妈祖文化交流档案和妈祖公益慈善档案中找到坚实的事实佐证,从而体现出一种天然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澳门妈祖阁"神山第一亭"内陆续发现的明代碑刻,表明该地建筑于万历年间的石亭是重建、而不是始建。明代前期漳州人的船队出没于香山南部沿海,应是他们最早将妈祖的香火带到澳门的港口——亚马港。澳门妈祖阁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妈祖庙,庙内神像以佛教为主,另有道教、儒教的因素,这证明妈祖信仰宗教属性的多元性,它并非只属于儒教或是道教、佛教,而是一个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8.
试论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妈祖信仰是一种活态文化期性和群众性;在社会变迁中,妈祖文化具有了多重功能。我们在充分发挥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的同时,还要大力保护和研究妈祖文化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妈祖文化是以妈祖信仰为主旨,妈祖宫庙、祭祀、传说神话、文学艺术等为主要载体,衍生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1当前妈祖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文化、宗教等领域,如何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梳理是下一阶段应努力的方向。"慈善精神"是妈祖文化的核心精神和哲学表达,其主要来源是妈祖生前的善行义举和身后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0.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台湾各妈祖分灵便赶往祖庙为妈祖进香祝寿。台湾妈祖进香仪式主要包括:乩童起驾、手轿起驾、狮鼓阵、黑令旗导路、神尊过火、祖庙前安五营、与祖庙香炉合炉、妈祖绕境、回宫安座等。仪式旨在续祖庙香火,大展妈祖神威,强化天上圣母信仰,除煞保安,驱邪纳福,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仰的北渐问题是对妈祖研究的另辟蹊径。考察山东妈祖庙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山东的妈祖信仰。山东最早修建妈祖庙的时间,应该是在元代,不可能是在北宋。妈祖信仰最早传入山东的地点,应该在荣城,不是在蓬莱丹崖山或者庙岛。山东的妈祖信仰,在有限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内还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本文初步总结了妈祖信俗未能在山东普及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朝廷从未将妈祖封为碧霞元君,但朝野以妈祖封号附会碧霞元君的现象逐渐增多。其源头可视为汪楫所言的《天妃经》,而该经书与清初道士的关系仍不能确定。在汪楫的传言外,清代混淆妈祖与碧霞元君的其他路径有三:一是普通民众沿袭了明代二者混淆的信仰传统,并且衍生出妈祖与碧霞元君互相侵夺名号的新现象;二是康熙帝和一些朝廷官员未能明确区分妈祖与碧霞元君,客观上为汪楫的传言提供了更大的存续空间;三是地方官员与儒生文士对汪楫的传言信以为真,还编造出乾隆帝与嘉庆帝敕封妈祖为碧霞元君的谬说。需要注意的一个特例是,淮安惠济祠并祀泰山碧霞元君与妈祖的礼俗现象催生了雍正帝敕封妈祖为"天后圣姥碧霞元君"之说,促使妈祖元君化的历史面相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萧成 《福建宗教》2000,(5):37-38
澳门,这座在20世纪落日的余辉中从葡萄牙人手中回归祖国怀抱的城市,从其开埠至今400年来,笼罩在它上面的始终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梵蒂冈”或“东方蒙地卡罗”的面纱。人们对澳门的印象只有一个字:谜。今天,徐晓望、陈衍德两位先生著述的(澳门妈祖文化研究)一书的问世,终于为我们掀开了这个“谜。的一角。  相似文献   

14.
临水夫人与妈祖信仰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水夫人与妈祖,是福建乃至海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女神。从当代信仰情况看,她们从神格、社会功能及地位影响都有较大差异,但是从历史文献及当代大量民祀情况分析,两位女神原属同一神班,妈祖即是"陈林李三夫人"中的林九娘。出于政治需要与社会功利原因,历代统治阶层对妈祖频频敕封,对临水夫人进行抑制,这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地域的信众对两位女神之不同的诠释,造成她们主从及神职等方面的转换,其关系十分微妙。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北京似乎已没有海神天后(妈祖)信仰的踪迹.但是历史上的北京是否有妈祖信仰传播呢?答案是肯定的.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国都,它同样见证过妈祖信仰在京师的传播和兴盛,但官方和民间信仰的原因各不相同.鉴于目前尚未见到该专题论著,故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调查史料,对北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作初步综合考述.  相似文献   

16.
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闽西客家山区,远离海滨,不知海舶为何物,但却普遍信仰发源莆田海滨、被沿海人民奉为海神的妈祖。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了具体探讨,认为妈祖信仰传到客家山区后,对原有信仰形态有继承有改造,其被客家山区人民通过多种途经、多种方法、多种因素改造过的一种信仰形态,即传统妈祖信仰的变异形态。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期,妈祖频繁得到朝廷加封,妈祖信仰迎来从莆仙走向全国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朱子学说开始在福建等地大范围传播,而朱子后学基于对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在对待妈祖信仰的态度上,截然区分为排斥与褒崇两种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说,真德秀等朱子后学对妈祖信仰的褒崇,保证了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南的妈祖信仰为对象,展示了妈祖显灵的变迁历程,关注了显灵的转变方式、方向:显灵的空间变化和神职功能转变使信仰获得生存合理性,显灵的道德指向和神灵存在形式转变使信仰获得生存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讨论了妈祖生前成长为谓洲屿女巫以及殁后被民间祀奉和受朝廷重视的情形,针对海内外妈祖庙供奉制度,分析其儒释道融合的特色,指出妈祖神庙中儒释道的圣像或神像一起供奉,这种形式上同在的现象,反映出佛道二教和民间信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在儒家主导文化的影响下都有了涵化;儒释道的融会贯通是妈祖信仰最深刻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正妈祖文化与佛教的相互影响和包容是一定历史时期宗教信仰自我调整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吸纳佛教中积极因子弘扬妈祖文化,仍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妈祖文化与佛教长期共存、相互包容、关系甚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佛教对妈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妈祖因"佛助"而诞。佛教关于妈祖降诞的传说多与观音相助有关。由于观音在中国民间几乎家喻户晓,观音帮助妈祖降诞的传说的普及面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