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处俄罗斯西北部的波罗的海三国,在历史上便与俄罗斯有很深的积怨。20世纪初期,尤其是三国相继加入苏联以后,其境内的东正教教会在领属问题上多次变更,在莫斯科牧首区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两者之间徘徊。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国的矛盾加剧,波罗的海三国的东正教领属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波罗的海地区的东正教会领属问题与地区间政治博弈有关,也是苏联时期大批俄罗斯移民在解体后遗留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17世纪中期的尼康宗教改革导致俄国教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一方为俄国政府全力支持的东正教会,另一方为旧礼仪派。1800年,部分旧教徒重新加入并服从东正教会领导,组建以弥合教会分裂为己任的皈一派。一方面,它协助东正教会劝导旧教徒加入皈一派或东正教会;另一方面,它代表旧教徒劝说俄国政府和东正教会停止对旧礼仪派的迫害。19世纪上半期,由于俄国政府对旧礼仪派的强制政策、东正教会对皈一派的制约和旧礼仪派对皈一派的误解,使得皈一派处于不利地位,给弥合教会分裂带来消极影响。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皈一派理论渐趋完善,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大大促进教会分裂的弥合。受苏联压制宗教政策影响,当前皈一派教区规模、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萎缩,其弥合教会分裂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东正教的礼拜歌唱具有祈祷、交流和传达教义的功能,其歌词内容来自《圣经》和教会传统,歌唱特点为无乐器伴奏,方法有单声部的伴唱、对唱以及后来俄罗斯东正教会运用的多声部合唱等。俄罗斯东正教歌唱经历了符号歌调、基辅歌调、道路歌调、多声部合唱、作曲家作品等形式。教堂钟声在俄罗斯东正教生活中不仅是报时的工具,指示礼拜时间,而且能够表达快乐、痛苦与喜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俄罗斯民众道德滑坡严重,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此情境下,国家与教会在教育领域展开合作,形成了东正教文化教育的新局面.东正教文化教育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道德为宗旨,在教学大纲、组织原则、教育宗旨、教师培训、教学内容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当然在具体的东正教文化教育实践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东正教在政教关系层面具有"依附性"的观点一直为国内学界所认同,甚至已经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演化为解析当代俄罗斯政治生活的重要范式之一。本文对前述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被学界泛化为解释工具的依附性政教关系,并非东正教之原初政治理念。后者缘起于拜占廷帝国,是由东正教的"出世性"价值取向所界定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尊崇世俗权威的表象之下,所彰显的是"教会-国家共同体"观念。与之相对,自彼得一世以来,俄罗斯东正教会更倾向于在行政意义上突显世俗权威的核心地位,进而使其政教关系陷入了某种依附性悖论:即教会对世俗权威的行政依附程度愈深,则对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感就愈加弱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东正教历史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东正教历史钩沉高崖东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三大主要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一。东正教于1054年与罗马基督教公开分裂,而单独建立教会,自选教会最高首脑(牧首)及教会机构各级神职人员,在世界上有8个牧首区,9个独立教会,教徒约一亿,在世界...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东正教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峰 《世界宗教研究》2004,1(3):103-113
东正教从拜占廷帝国传入俄罗斯后,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适应俄罗斯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这些新特点表现为俄东正教与多神教的混合;俄东正教重视对圣徒、干尸和圣像的崇拜;俄东正教的排他性和不宽容;俄东正教的依附性;俄东正教的传教术等。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7日上午9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曼诺夫·亚历山大博士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关系”的学术报告。 他首先介绍了历史上东正教的几次改革,指出俄罗斯文化是一元文化,即东正教文化,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哪里有俄罗斯人,哪里就有东正教。目前俄罗斯即将举行大选,各派政治势力都在积极拉拢东正教会。东正教会对此感到非常为难,一方面教会不是在天空中生活,要与国家协调一致;一方面又不想成为政治家们利用的工具。在斯大林时代,东正教神甫们曾被剥夺公民权,成为社会边缘人,而现在俄国政界却把东正教会置于社会中心,各派都想利用它。鉴于上述情况,东正教会规定:限制教会神职人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个人可以参政、演讲,但不能代表教会。  相似文献   

9.
冯雪  郝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55-155
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简要描述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的具体影响,总结东正教在俄罗斯重要地位的成因,以期对俄罗斯东正教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是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重镇。中俄之间历史与现实的政治关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是哈尔滨东正教产生与演进的基础。哈尔滨东正教史,既有与中国其它地区相似的一面,又在教会产生原因、组织机构、根本任务、历史阶段、录属关系等许多方面,有着自己非常特殊的历史轨迹。对世俗政权的高度依附性、鲜明的侨民性、对哈尔滨影响的复杂性等三个方面是其主要的特征。中俄两个异质文明之间的交往,是我们理解哈尔滨东正教发展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福音     
《天风》2018,(12):6-7
教会早期并没有圣诞节这个节日,其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才出现,据说是在138年由罗马主教克里门倡议开始的。直到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决定每年12月25日为圣诞节。1607年,世界各地的教会领袖在伯利恒召开会议,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全世界大多数教会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东正教则是以每年的1月7日为圣诞节。  相似文献   

12.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东正教会迅速恢复了自己的最高管理机构,这是教会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世俗社会里存在的庞大的宗教组织,俄罗斯东正教会也需要高效的管理机制。目前,俄罗斯东正教会最高管理机构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它包括地方宗教大会、全体主教大会、莫斯科和全罗斯牧首、至圣主教公会、莫斯科牧首区公署和公会机构,以及教会法庭。在很多方面,教会管理机构与世俗管理机构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实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命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俄罗斯命运是俄罗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人们极为关注的现实问题。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从俄罗斯民族心理特征、俄罗斯性格特点、俄罗斯理念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其中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和迷茫。依笔者看来,俄罗斯的命运显然并非某种神秘的天意支配下的历史演变,而是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俄罗斯各民族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由自身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历史轨迹。在众多因素中,东正教信仰是决定俄罗斯历史命运的最根本因素,而透过对东正教信仰的多方位分析,是解开俄罗斯历史之谜的钥匙。本文试就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觉醒、民族的性格形成、社会结构确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内在关系的分析,揭示出东正教信仰对俄罗斯历史命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东正教经书的翻译和刊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715年首届传教士团来华到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为第一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并不重视东正教经籍的翻译,只有个别成员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第二时期从1858年到1900年。传教士团配合《中俄天津条约》中有关允许俄国人自由传教的规定以及《中俄北京条约》对传教士团职能的调整,着手翻译经书,为大规模传教进行准备。1900年到1917年为第三时期。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遭受重创之后,1902年俄国在中国设立主教区,传教士团利用庚子赔款大力发展东正教势力,经书翻译和刊印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乌克兰的独立,乌克兰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激烈的变化,有着千年历史的乌克兰东正教的分裂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事件。东正教会分裂后,乌克兰境内形成了莫斯科牧首区所辖乌克兰东正教会、基辅牧首区所辖乌克兰东正教会和乌克兰"自主"东正教会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延续至今。本文将通过历史梳理,探析导致乌克兰东正教分裂的历史根源和推动因素,并对当前分裂局面可能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三大教会之一,在东欧等国家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地位。在俄罗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虔诚的东正教信徒,东正教在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教堂作为宗教的活动中心,是聚集教会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关键性事物。本文主要针对俄罗斯东正教的教堂进行研究,探析其所隐藏的文化意义,解析东正教教堂在俄罗斯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独立过程中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大力支持之后,出于整合社会精神空间、塑造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俄罗斯世俗政权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建立起较密切的关系,并给予其国内宗教组织活动的优先权。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更是明显地偏向俄罗斯东正教会,并从多方面给予教会以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充实、巩固了俄罗斯东正教会所获得的特殊地位与社会影响。俄罗斯东正教会也依靠自己所拥有的宗教信仰与信众力量,配合、支持世俗政权,特别是普京政府的内外政策、立场、主张并借助国家力量推动教会动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东正教热"是一个引起世界瞩目的当今世界重大事件之一.凡是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为宗教(主要是东正教)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影响有着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随着乌克兰国家走向独立,乌克兰东正教会也开始了争取独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家直接参与教会生活,推动教会独立;国外政治力量公开参与宗教生活,推动承认乌克兰教会独立地位;政府和民间组织为独立派教会提供武力支持;政权支持独立派宗教团体的建立;当局为独立派教会提供宗教场所;国家通过限制正统教规教会,促进独立派教会的发展;独立派教会寻求政治帮助。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动态     
印度一天主教区开办“文化遗产旅馆”3月11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一个天主教区开设了一间旅馆,以筹募慈善经费。该教区主教说:“我们需要资金为穷人开展社会福利计划,我们当时面对财政危机,因而才有这一构想。这不是纯粹赚钱的商业投资,而是为了协助教区财政自足。”该教区是葡萄牙方济会士于1500年在印度建立的首个传教站,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教区之一。喀拉拉邦政府对教会等“受尊重的机构”加入旅游业感到骄傲。国际伊斯兰大会在莫斯科召开3月12日,主题为“重整俄罗斯伊斯兰:历史与现状”的国际伊斯兰大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来自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