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伊斯兰世界,沙特阿拉伯是唯一以瓦哈比主义(萨拉菲主义)构建国家统治合法性的国家。以严守经训、仿效先贤、劝善戒恶为核心内容的瓦哈比派教义与什叶派教义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对立。沙特将瓦哈比派教义奉为国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决定了其国内什叶派在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向处于不利地位。与瓦哈比派乌莱玛不同,沙特统治者对待什叶派的态度更多地建立在理性和实用主义的基础之上。在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冲击下,经过瓦哈比派乌莱玛的重新诠释,教义分歧转变为宗教与政治杂糅的教派主义话语。伴随沙特政府对宗教领域掌控力的增强以及沙特国家实力的上升,教派主义成为了沙特对内维护王权,对外追求地区大国地位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话语工具。本文从宗教与政治关系切入,通过分析沙特王室与官方乌莱玛、逊尼派民间宗教力量,以及国内外什叶派宗教政治力量的互动关系,对教派主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尤苏夫·盖尔达维及其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精英和有识之士在谴责和批判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同时,愈益强烈地意识到向世人正确传达和解释伊斯兰教带给人类的和平信息和中和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埃及著名学者尤苏夫·盖尔达维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为这一新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因其卓著的学术成就多次在阿联酋、马来西亚和约旦等国家获得嘉奖。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哲学思想、宗教法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层次论述了盖尔达维倡导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本文作者强调,在当今的世界,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固然重要,但就伊斯兰世界而论,极端主义只是支流,而主流是以中正、中和、中道著称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弘扬主流思想本身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抵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萨拉菲主义是在逊尼派穆斯林中兴起的一种倡导"托古改制"的宗教政治思潮,政治萨拉菲主义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因2012年埃及光明党的成立而广受关注。政治萨拉菲主义者的特点在于试图以政治参与为途径,达到宣教的目的。本文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视角切入,对政治萨拉菲主义的基本思想主张和演进轨迹进行考察,并指出外部的政治环境,其他类型萨拉菲主义的竞争和政治萨拉菲主义内部存在的张力,使政治萨拉菲主义者陷入了多重困境,以至于在"后阿拉伯之春"时期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宗教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土耳其的宗教少数派,阿拉维派是许多信仰仪式和实践迥异的异端派别的统称,萌生于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冲突之中,诞生于奥斯曼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地区,长期处于受压制和迫害的境况,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种族特征的内婚制宗教群体。土耳其阿拉维派是一个将神秘主义、什叶派宗教神学、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乃至基督教神学相结合的宗教教派,所以其宗教信仰涵盖了苏非主义、什叶主义、基督主义与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思想,属于广义的什叶派范畴,并通过"赛姆"和"审问"等宗教仪式来实践宗教理念。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阿拉维派是凯末尔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与左翼政党结盟,反抗逊尼派伊斯兰主义。目前,维系阿拉维派的传统纽带进一步瓦解,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诸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虽然已超越土耳其国界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但还要为争取合法身份地位进行艰难抗争,要为彻底摆脱边缘化处境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22日,伊拉克中北部萨拉赫丁省萨迈拉市的什叶派穆斯林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遭到炸弹袭击,致使清真寺金顶和宣礼塔被严重毁坏.这一事件使伊拉克教派矛盾(逊尼派和什叶派)以其独特的言行方式成为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6.
孙宁 《现代哲学》2013,(3):73-78
作为西方思想的一个独特样本,美国经典实用主义找到了一个重新解读视角主义(perspectivalism)这一思维方式的独特可能性。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与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是美国经典实用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本文通过探讨这两位哲学家对视角主义的思考,展现出视角主义在实用主义语境中的连续性和张力,并希望这种探讨能够带来更多理论之外的洞见。  相似文献   

7.
当代的伊斯兰复兴包含着三股社会潮流,即伊斯兰教的民间复兴、新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主义(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新泛伊斯兰主义是战前泛伊斯兰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它在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的同时,对非伊斯兰世界也深有影响。本文除对它在战后的发展予以概述外,着重讨论它的基本政治─宗教主张、组织形式、性质、特点和社会功能。作者认为,伊斯兰国家对它(在不同程度上)的鼓吹和支持,对当代伊斯兰复兴其它两股潮流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伟 《学海》2014,(3):88-94
共和主义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世俗救赎之道。共和主义对爱国主义有特定的理解,它所包含的爱国主义与公民参与密切相连。共和主义与现代性有着颇为复杂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视共和主义为古代传统,共和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在现代世界基本秩序奠定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共和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在具有深厚传统主义情结及全能主义历史的国家发生转型的时期,共和主义比自由主义更具重要性。它是抵御现代世界极权化的积极力量,更是过渡时代、转型国家的人们清理全能主义社会政治残余、推动制度创新、构建现代政治秩序的主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共和主义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世俗救赎之道。共和主义对爱国主义有特定的理解,它所包含的爱国主义与公民参与密切相连。共和主义与现代性有着颇为复杂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视共和主义为古代传统,共和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在现代世界基本秩序奠定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共和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在具有深厚传统主义情结及全能主义历史的国家发生转型的时期,共和主义比自由主义更具重要性。它是抵御现代世界极权化的积极力量,更是过渡时代、转型国家的人们清理全能主义社会政治残余、推动制度创新、构建现代政治秩序的主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佛教思想内部寻找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的智慧,以便为当前文明对话提供思想资源。首先,佛教将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称为"外道",最后以真理观打破自他宗教的界限,充分表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倾向;其次,二谛的思想模式具有终极实在与多元宗教的意义,而且二谛的相即、不二的关系,体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真理观;最后,瑜伽行派的种姓各别与种子熏习思想,表达了宗教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大同"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本是指决断重大疑难问题时所出现的最高统治者的想法与卜筮结果、百官观点、庶民意见完全一致的情况。《礼记·礼运》借用这一概念指称"大道之行"的理想社会,并用107个字的篇幅对"大同"之世作了全面阐述。"《礼运》大同"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具空想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礼运》大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当时的社会现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精心设计和描绘了近代中国实现富强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行路径和美好前景。如果说"《礼运》大同"是传统政治理想成熟的标志,那么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可视为近代条件下"《礼运》大同"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2.
贾延宾 《学海》2008,12(3):50-54
犹太复国主义是指犹太人在国家毁灭以后流散世界各地过程中萌发的旨在回归故土和重建家园的民族复兴运动.拿破仑一生波澜壮阔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中,有许多重要事件与犹太复国主义紧密相关.尽管他的许多涉及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和行动有其自身目的的考虑,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犹太政治复国主义思想及运动的兴起,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原道》2017,(1)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论"和"文明国家"的叙事脉络,融合吸收了儒、释、道等东方传统的"虚静""空性"精神,试图逆反"文明/野蛮"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必须深入剖析部分亚洲主义者在政治选择和文化选择之间的关联,特别是通过章太炎等"亚洲和亲会"的宗旨、京都学派的"绝对无哲学",官崎滔天等人的"亚洲—中国革命"思路,以及周作人、三岛由纪夫、胡兰成等人在宗教、文明和国家之间设置的"亚洲主义转喻链",才能回答以"东方文明自身的现代选择"为旗帜的"亚洲主义"思想,如何会被"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吸收乃至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礼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成书的时间跨度较长,历经战国秦汉之际以至汉初。今存《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则是汉代经学家戴德、戴圣据之删辑而成的。这在学术界几成定论。《礼记》本非一人所作,故内容十分博杂,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则涉及政治、伦理、文化、教育、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它在思想理论方面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广泛的改造和发挥,上承先秦孔、盂、荀,下启汉代董仲舒以至《白虎通》,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礼治主义构成了《礼记》的思想核心。它是在继承孔、孟、荀礼治主义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先秦礼治主义思想的集成和总结。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礼记》中的礼治主义思想做些考察和分析,以期促进对于儒家政治思想学说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宗教思想主要围绕当自由的国家遭遇不自由的宗教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展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一般认为宗教群体应该有自治的权利,国家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宗教事务;但是对于宗教的宽容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宗教群体对于个人自由的侵犯过多,则国家也应该对此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6.
自奥斯曼时期以来叙利亚形成了各教派分省自治的传统,复兴党执政后教派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开始减弱,阿萨德时期政府的严密控制维持了教派间相对平衡。巴沙尔统治时期叙利亚什叶派出现了明显增长,不少逊尼派信徒改信什叶派,同时什叶派内部的阿拉维派和伊斯玛仪派也转向主流什叶派信仰,这使叙利亚教派格局发生渐变。伊拉克什叶派的大批迁入、伊朗朝圣者入籍叙利亚、伊朗加强传教活动及叙政府的扶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什叶派的强劲增长。什叶派增长对教派关系产生极大影响,打破了教派间的相对平衡,使教派矛盾不断升级并向冲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沙特王国的什叶派长期遭受官方宗教和沙特政府的歧视。20世纪50年代起,什叶派掀起了权利解放的斗争。什叶派的权利斗争始于经济层面的抗争,逐步过渡到政治层面的权利诉求,甚至提出了自治乃至独立的要求,遭到沙特政府的打压。面对什叶派的权利抗争,沙特政府长期进行刚性压制,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双方关系出现和解态势,沙特政府部分承认了什叶派的身份地位并赋予其一定政治权利,且更多采用福利政治等柔性手段处理同什叶派的纷争。福利政治的成效显著,它不仅推动了什叶派同沙特政府的和解,也维护了政治的相对稳定,更强化了什叶派对沙特王国的政治认同,因而福利政治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沙特王国什叶派政治斗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凡特胡拉·古莱恩是土耳其当代著名的学者和宗教活动家,其苏非主义思想既继承了新苏非主义的部分主张,又进行了适度变革,使苏非主义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中间主义是古莱恩苏非思想的核心之所在,为穆斯林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以及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亚的抬头沈翼鹏编译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独立后,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矛盾凸现出来,尤其是生产急剧下降,经济极度困顿,迫切希望获得外部的援助以维护自身的政治独立并度过经济难关。因受总体国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宗教行为和思想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所受苏非主义的影响,及其对中国西北苏非主义传统的接纳和继承,肯定了马启西在中国苏非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并进一步申论了马启西与苏非主义关系的澄清在中国伊斯兰教史、教派关系史以及西道堂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