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参与和推动草根社会运动,是宗教组织影响国家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东欧剧变过程中,各种宗教组织积极推进的社会政治运动是造成社会主义政权更迭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冷战时期,民主德国新教路德宗教会主导的独立和平运动为例,分析教会如何对国家的社会政治议程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前东德教会在独立和平运动中角色和立场的转变,以及它对民主德国政治安全造成的挑战,并非单向的威胁,而是政教双方,以及社会环境共同造成的压力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督教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的大幅增长在传统天主教国家巴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福音派教会除了在宗教与文化领域带来改变外,还以新的方式积极参与巴西的制度化政治,在政治选举中推选教会官方候选人。福音派教会希望通过参与政治来巩固其制度化基础,在与天主教教会及本教派内众多教会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同时,福音派中政治参与最积极的五旬节运动教会也拥有有效的组织结构进行政治动员。由于福音派教会的广大信众基础及其参政意愿,他们越来越成为巴西党派政治竞争中重点拉拢的对象。他们在近年来加入并促成了右翼保守主义浪潮的兴盛,同时有可能导致政治庇护主义的滋生。  相似文献   

3.
在独立过程中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大力支持之后,出于整合社会精神空间、塑造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俄罗斯世俗政权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建立起较密切的关系,并给予其国内宗教组织活动的优先权。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更是明显地偏向俄罗斯东正教会,并从多方面给予教会以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充实、巩固了俄罗斯东正教会所获得的特殊地位与社会影响。俄罗斯东正教会也依靠自己所拥有的宗教信仰与信众力量,配合、支持世俗政权,特别是普京政府的内外政策、立场、主张并借助国家力量推动教会动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蒋陶然在《中国天主教》2004年第1期撰写文章,认为如今传统宗教所支持的价值观、所实行的教阶制以及教会在司法和国家大事方面曾经享有的无上权利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教会在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的无足轻重。可以说,现代或俗化生活干扰了传统的宗教信仰,俗化运动使人们公开反叛宗教的教义良知和道德观念的约束,教会所依存的传统环境濒于崩溃。面对这些问题,教会应给予积极的应对:首先,应该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来巩固自己的信仰;其次,应该利用历史上宗教对国家的贡献来激发自己的宗教感情;再次,应该利用宗教改革来唤起宗…  相似文献   

5.
《原道》2017,(1)
经典世俗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中国乡村基督教传播现象。具有多维形态的基督教不仅蕴涵"人—神"结构的精神信仰体系,而且包含"信徒—教会"结构的地缘信众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信徒在精神层面的超越性体验和对教会组织的集体归属合二为一。嵌入熟人社会的教会组织实现功能延展,发挥出生活互持、生产互助、纠纷调解等社群功能。基督教不仅为信徒提供了超越性的意义世界,而且提供了具有独立评价体系和交往规则的关系网络,成为一种"社区性宗教"。基督教迅速传播反映出结构转型背景下村庄社会竞争加剧;村庄非正式规范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和执行,针对弱势群体的越轨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弱化,村庄公共品供给不足。需要将宗教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切实解决宗教传播反映出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期以来的研究表明,西欧11-12世纪的修道改革与同时代的格里高利改革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形成了天主教教会在11-13世纪改革后的历史格局。作为12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教会人物,改革派修会西多会的领军人物,明谷的贝尔纳穷8年之功,弥合了1130年裂教,维护了教会的统一,捍卫了格里高利七世之后的教会改革成果;同时引入修道改革的属灵原则,以补充格里高利派过于强调法律与威权,而导致作为教会基石的德性与灵修下降之不足,为推动12世纪教会改革继续发展并取得整个世俗社会的支持,提供了神圣性和凝聚力的有力保障。贝尔纳还创造性地扩大宗教教育方式和范围,奠定教宗道德象征共识原则,并主持建设了一个庞大的西多会母子修院系统,在促进修道改革的同时,为改革后的教会提供了最高修道典范标准和足够的优秀属灵人才队伍。贝尔纳对教会改革措施和道德体系建设的远见卓识,对今天宗教文明的发展走向,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06,(10):64-65
美国西来寺举行“9·11”事件5周年追悼法会;澳大利亚各宗教共同举行“青少年世界和平日”祈福会;各地教会为世界和平祷告;乌克兰基督徒帮助穆斯林重建清真寺;  相似文献   

8.
君士坦丁堡牧首授予新成立的乌克兰东正教会(ПЦУ)自主教会地位之后,引发东正教世界各方冲突不断。2019年乌克兰国内宗教冲突此起彼伏,俄乌教会争端加剧,俄君教会纷争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世界其他地方东正教会也被卷入其中,东正教世界的统一被破坏。为应对东正教世界的危机,耶路撒冷牧首提议在约旦首都召集全体东正教会议,旨在建立一个沟通对话平台,促使教会纷争各方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9.
国外宗教立法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法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宗教信条的法律化,即宗教政治集团借助于国家政权使宗教信条具有法律意义,通过宗教组织及宗教法庭,惩罚违反宗教信条者,例如产生于中世纪的教会法、伊斯兰教法等;二是调整宗教社会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10.
上海第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注意对信仰宗教的教师和技术人员落实政策,对他们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上海第二医学院(前震旦大学旧址)及其附属医院过去多数是(天主教)教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的重点在美国当代基督教与政治的关系。全文分三个部分。分别探讨基督教对美国政治的参与方式 ;美国政治 ,尤其是选举政治后面的宗教因素。本文又以福音派新右翼作为具体个案来揭示美国政治生活与宗教的现实联系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数百年的"黑暗时代",公元12世纪初之后的近200年,亚里士多德著作先是经过阿拉伯文转译,后来经过希腊文翻译,重新为西方所知晓.亚里士多德理论与基督教信仰和神学构成了全面而深刻的冲突.在政治理论领域体现为亚里士多德理论与奥古斯丁政治传统的冲突.阿奎那的百科全书式神学/哲学体系力图调和亚里士多德理论与基督教神学,教会对阿奎那体系的承认标志着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合法化.合法化后的亚里士多德理论爆发出了教会未曾逆料的政治后果,不仅政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于神学的学科,生发出许多与现代早期政治理论直接相关的重大论题,而且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王权派逐渐占据上风,王国成为"政治实体",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国家论"在此过程中占据了政治理论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苏联为了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其主要政策措施为:一方面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处理好国家与教会、国民教育同宗教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对宗教有神论的无神论宣传教育。这些政策为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提供了教益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的涵义 此处的独立自主自办,首先是针对旧中 国教会处于殖民地状态时,被剥夺一个地方 教会应有的主权而言的。旧中国教会数百年 来,一直处于无权地位,甚至在我国教会成立 圣统制后,长期以来依然向外国传教士进行 统治。此外,国外教会内的敌对势力往往假借 宗教名义干涉我国内政,对这种违背我国家 尊严和教会原则的殖民主义现象,以及利用 宗教搞政治渗透的罪恶勾当,应予彻底清除。 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和我国教会的尊严和 纯洁,并充分行使我们中国教会的主权,我国 教会就要独立自主自办。独立自主自办是…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一带一路"沿线非常重要的国家,也是多趟中欧班列的必经之地。本文将在探讨乌克兰的宗教历史、宗教信仰格局的基础上从宗教法律政策、政教关系、教派矛盾等维度对乌克兰的宗教风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非洲大陆新兴宗教运动的增多 ,以及个人在信仰中寻求新的意义 ,引起宗教专家们关注。但是 ,对于“宗教热”的意义的这种种解释产生了许多疑问 ,特别是在宗教“创新”的意义和影响问题上。其实大可不必咬文嚼字 ,这种宗教“创新”应该主要从横向的和纵向的两种信仰融合形式来解读 :首先 ,就其横向的形式而言 ,这种宗教创新一方面应看做是非洲各种传统宗教通过同起源于西方或者亚洲的宗教的和平的或者暴力的冲撞 ,所产生的不断革新 ;正是这样的冲撞导致了形形色色的新传统主义、先知主义和独立教会的诞生。我们将从一些先知派宗教的…  相似文献   

17.
靳云鹏 《天风》2023,(7):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基督教中国化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教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直以来,河北教会高度重视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工作,积极引导全省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自身建设,依法依规办好河北教会。  相似文献   

18.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信仰划一、有限宽容和宗教多元化加速实现的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期.其间,英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经历了从信教自由、政治平等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平等的渐进过程,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对象依次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唯一神派、非基督教徒和无神论者.同时,现代英国的宗教多元化存在明显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初,英格兰、苏格兰的政治家都将合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最佳选择。虽然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同为新教,但两者在教会组织制度、宗教礼仪、教义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因担忧在联合王国中有被安立甘宗同化的危险而强烈反对合并。为顺利实现两国合并,英格兰、苏格兰最后达成默契:以法案的形式确保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在联合王国内共存并相互独立,两者均为联合王国的国家教会。两国政治家对宗教问题的明智安排是英格兰、苏格兰顺利实现合并,以及两民族能在联合王国内长期平稳共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受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关于居家隔离令的影响,包括基督教堂在内的大部分美国宗教场所被迫关闭。各宗教领袖对是否关闭教堂存在异议,但争议是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的,诉诸的话语也是世俗的法律语言,而非圣经语言。面对疫情期间的信仰需求,美国教会及时转型,开展在线崇拜,帮助信徒建构意义之网,并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疫情对美国的"教会形式"造成了冲击,以马鞍峰教会为代表的巨型教会开展线上敬拜和在线捐赠,通过对资源和技术的控制在疫情中影响力倍增。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教会礼仪也被迫进行了改革。宗教因素不可能单独起作用,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攻击迎合了福音派的善恶二元论和极化思维方式,福音派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关系走向让今年的总统竞选和未来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