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土宗从开始萌芽到最后发扬光大,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净土念佛法门被其它佛教宗派融摄,净土念佛只是佛教万行中的一行。第二阶段,禅净双修,禅宗开始吸纳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和思想理念。第三阶段,摄禅归净,净土宗开始吸收禅宗的修行方法和思想理念。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净土宗和净土信仰,从词面上看,两者关系之密切已自不待言。因净土宗之所以为净土宗,实以信仰净土而为然。换言之,净土信仰是净土宗赖以立宗的基础,也是净土宗进行宗教实践的理论根据。然而也正因如此,常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以为净土信仰是净土宗之独创.或者但凡净土信仰便是净土宗之信仰。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是由于不了解净土宗历史和净土信仰源流的结果。按大乘佛教教义,十方三世之佛多如恒河沙数,而一佛一净土,所以净土也多如恒河沙数。以此言之,净土信仰自然也多如恒河沙数,这是一个不争的理论问题。而在中国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3.
蕅益智旭继承并发展天台宗的“一念心”思想以开演净土教理,完善了净土宗的心性观,并以其融摄佛教诸宗而归于净土念佛法门。智旭发挥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论,充实了净土宗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天台的“一心三观”为基础,在“信仰式”念佛与“心性式”念佛之间开展出自他俱念、理事圆融的“中道圆修式”念佛之法。智旭的“一念心”净土思想,实现了唯心净土与佛国净土、自力与他力、智慧与信仰、精英化与大众化的深度融合,并具有统摄佛教各宗派、辐射生命各领域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此种理性与包容的精神对净土宗和中国佛教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创造出中国的净土思想,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中国净土宗传到日本后,昙鸾被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及净土真宗视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相似文献   

5.
昙鸾(476-542年),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精修净土,多有阐发,为佛教净土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就有“神鸾”之称,后世僧人亦奉之为净土宗祖师,其净土思想在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昙鸾的净土思想作些探讨,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纪华传 《佛学研究》2004,(1):261-270
明本特别重视禅宗中的“心”,通过“一心”会通诸宗。在批评传说为永明禅师撰的“禅净四料拣”基础上,提出“禅即净土之禅,净土即禅之净土”,认为禅与净一体而异名。又从禅教差别、禅教融通和以禅摄教等方面,对禅宗与天台、华严、唯识等教宗进行会通。明本的融合性思想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本站在禅宗的立场上,把禅宗看作是高于诸宗之上,在此基础上融摄诸宗。他的融合性思想反映出元代禅宗地位的下降,在面临教宗、净土等的挑战和攻击下,明本等禅僧不得不被动地给予回应,为禅宗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昙鸾(476—542),雁门娄烦(今山西原平)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一生专修净观,弘扬净业,为净土立宗奠定了基础,近代学者推之为净土宗“初祖”。慧远(334—416),也是雁门娄烦人,东晋高僧。他曾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象前集徒结社念佛,共期往生净土,被后代净土门人推之为净土宗始祖。这两位都曾被推为始祖的高僧,生活时代相差一个多世纪,那么,到底谁是净土宗的真正始祖呢?显然,有必要对他们的净土思想进行比较。这样;  相似文献   

8.
净土宗是普及性最强、流传最广的一个宗派。本文叙述了净土宗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以及由道安的弥勒净土信仰转变为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的过程,并阐述了昙鸾、道绰、善导三位著名高僧对净土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从古至今就有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来此创宗立派,弘法利生,因而形成了"诸宗竞秀,汉藏并存"的局面。时至今日,五台山除藏传佛教外,华严、禅、律、唯识、天台等宗派,都以净土为归。目前,五台山有许多寺院专修净土宗,特别是汉传佛教寺院中,基本上都有修行净土宗的僧人,充分说明五台山净土宗十分兴盛。  相似文献   

10.
香积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距西安17.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和日本净土宗的祖庭。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在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宋元明清时期,净土宗与禅宗并列为中国佛教两大主流宗派。净土思想源于印度,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原是太虚一次学术讲演,表达了太虚对佛学基本思想和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共分五章:第一章“佛学大纲”,简要勾勒出了中国佛学的大纲。中间三章用三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中国佛学的发展脉络:一、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二、禅观行演为台贤教,三、禅台贤流归净土行。最后一章表达了作者重建中国佛学的意旨。  相似文献   

12.
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实际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 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  相似文献   

13.
肖越 《法音》2004,(5):21-30
序言(一)日本净土三曼陀罗———当麻曼陀罗、智光曼陀罗、青海曼陀罗所谓“曼陀罗”,是梵语Mandala的汉语音译,有轮圆具足、聚集、坛城、道场之意[1]。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祭供,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陀罗的本义。描绘佛、菩萨及其庄严净土的组合图画,亦是“曼陀罗”之一种。净土宗所谓“曼陀罗”,严格说应为“净土变相图”[2]。被世人尊为弥陀化身的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就是在看到一幅奇妙的净土曼陀罗之后,而发出真诚恳切之心求生西方净土的。善导大师生前曾亲自创作了三百余幅净土曼…  相似文献   

14.
许颖 《管子学刊》2012,(1):93-96
中国佛教史上禅净双修三种传统模式在近现代的转型时期均得以重建.以禅摄净模式以虚云为代表,理论上坚持禅宗的唯心净土观,修持上以禅宗的看话融摄净土念佛.导禅归净模式以圆瑛为代表,教法上融通性相,教禅双弘;教行上禅净双修,导归净土.以净统禅模式以印光为代表,反对宗教混滥、禅净混融,主张诸宗归净,倡导净土念佛.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  相似文献   

16.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初叶大力弘扬“禅净合一”的临济宗高僧,其禅法特色是把净土宗的持名念佛融入了看话禅,促进了禅净合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憨山的佛教修持始于参禅 ,终于念佛。憨山以“唯心净土”指代净土法门 ,又不废西方净土作为修证指向的存在 ,但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 ,而不具实相 ,并立足禅者立场 ,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 ,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 ,在明末佛教净土信仰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方立天 《法音》2003,(9):3-9
一、前言佛教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和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观念流传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间也日益增添了中国佛教学者的思想创造。最初盛行的是弥勒信仰,后来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发生争论,并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天台、禅等宗派与弥陀信仰结合,约自中唐以来,唯心净土观念又日益流行,并成为此后中国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更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就是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佛学小词典     
《佛教文化》1995,(2):16-16
净土宗:亦称“莲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说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相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谷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故被后代奉为初祖。次后影响较大的是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著《往生论注》,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力’”解脱甚难,靠“自力”解脱甚难”,而主张“乘佛愿办”(“他力”)往生净土,这种教义为“易行道”;称“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净土信仰是随着汉译经典的传入而流传到日本的,在日本的古代和中世广为流行,十二世纪后期由法然上人创立了净土宗,从而使日本佛教走向平民,并完成了日本本土化的过程。净土思想的兴起以及法然净土宗的诞生,究其缘由无疑是来自于末法思想在当时时代的流行。法然提出了专修念佛的思想,并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视为净土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他所撰写的《选择本愿念佛集》是该宗派的思想理论的集大成之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