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2,(9):20-20
10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11月神学教育中国化12月中国化的基督教社会服务探索基督教中国化如何在各地教会走深走实,是当前中国教会教牧同工与信徒共同关注的话题。请牧者同工从各地教会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神学教育、社会服务探索等方面的中国化的经验、措施与展望展开讨论。篇幅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tianfeng@ccctspm.org。  相似文献   

2.
陈志华 《天风》2022,(3):13-15
编者按:牧养是教会事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最终必须落实到教会牧养中去。在后疫情时期,教会牧养如何把握时代处境、找准信徒需求,使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各地教会又有什么经验、成果与大家分享?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苏喜乐 《天风》2018,(5):11-12
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内涵包括教堂建筑中国化在内的方方面面,过往人们总是以西方教堂的样式为教堂建筑的“样板”,其实,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本民族丰富的建筑文化,基督教在某一处境中要生根开花结果,一定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而这融合当然也包括基督教教堂建筑方面的融合。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同工讨论教堂建筑应有的中国元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岳清华 《天风》2018,(9):16-18
基督教牧养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教会牧养是关乎信徒信仰与生活的大事,也是使教会有好的社会见证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会牧养中实践中国化?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同工谈谈对此话题的看法(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今天,不仅在神学理论上要中国化,也要在教会礼仪生活、圣乐艺术、教堂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大胆尝试。而四川近代"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可以在天主教建筑中国化方面,为今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伟 《天风》2018,(9):34-35
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教会文艺的中国化是可行之路。杭州思澄堂近年来尝试将民乐、戏剧、民族服饰引入教会崇拜生活,深受信徒喜爱2018年6月《天风》"众议苑"栏目的议题是"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刊登了来自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家纷纷就"基督教文艺中国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方向、思路等。笔者看了颇有感受。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中国基督教界的主旋律。从国家层面到基督教全国两会、各省市基督教两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研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灵修中国化"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一是讨论基督教中国化不能只停留在论证重要性、必要性的阶段,很有必要做一些纵深的推进与尝试。二是过于学术性的神学思辨或艰涩的哲学思考,对基层教会牧者来说或许并不太适应,而灵修中国化是一个相对容易"有话可说"的主题。但这不等于说这一主题可有可无。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其"接地气"、更具普及性,因此对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可以产生更大的实践意义。研究与思考中国神学绝对不是在象牙塔里,而是在教会具体生活场景中,它是能指导信徒实际灵性生活的践履之学。  相似文献   

8.
蒙闽 《天风》2008,(2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蒙闽 《天风》2008,(24):12-14
今日教会的很多教牧同工正面临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徒素质需不断提高以及教会事工与个人生活的多重压力,为此,本期主题栏“教会与教牧”中的三篇文章从教牧同工可能面对的试探、教牧同工的阅读以及灵修的需要等方面作了分享,相信读后对教牧同工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督教堂,既可以为"体现中国特色"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教堂建筑的多样性"提供样本,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准确把握教堂建筑对宗教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堂建筑与传统建筑、民族建筑的关系。在我国现存很多具  相似文献   

11.
胡玉明 《天风》2022,(9):13-15
基督教中国化的本质是神学中国化,灵修中国化则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马丁·路德以圣经为最高权威,重申"因信称义"的教义,不仅推动了宗教改革,也回应了时代的挑战.路德以信心为特征的灵修观,是在其灵性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基督教中国化不断走向深入,神学思想建设成果向信仰实践转化时,路德的"信心灵修观"为灵修中国化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玲 《天风》2009,(8):6-7
突如其来的事件,扰乱了往日生活的秩序,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日子。 照例每个礼拜一都是在忙碌与有序中度过,先送孩子到幼儿园,然后去明德路教会参加教牧同工的灵修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习培训     
《天风》2020,(9)
正广东省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7月15日至17日,在广州市举办"学习新条例,推进中国化"培训班。培训班邀请讲员作"三自与基督教中国化""讲解新修订《广东省宗教事务条例》""广东省抵御渗透及反邪教概况"专题讲座。讲座学习之后,与会同工围绕"广东教会推进中国化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10)
正崇拜(或礼拜)是教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一个教会年即将开始之际,希望各地牧长、神学院校老师、同工等一起在坚持基本信仰、继承普世教会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教会自己独特的处境,共同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崇拜程序和礼仪及其实践,进而丰富中国教会的信仰生活,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向纵深发展。欢迎积极投稿,篇幅在20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15.
明光 《天风》1998,(8):22-23
这一期的“专题讨论”继续“传道人的灵修生活”这一话题。以下刊出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发表了作者个人的体会或经验。可供参考。必须指出,今天我们提出加强传道人的灵修是基于这些考虑:一、合理安排事务,让传道人把精力放到传好道,牧好羊上来。促进教会健全的管理体制的建立;二、不安于现状,不为人们今天能拥入教堂而自足,如传道人不提高自己,人们的离去是必然的;三、传道人的灵修是要从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得力,得享安息;四、传道人只有充实自己,才能冷静面对时代的各项挑战,作好时代工人。盼《天风》这次专题的刊出能引起各地同工同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4,(5):49-49
金陵协和神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并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在新校园内教堂建筑风格、式样受到各地教会和教牧同工热切关注,寄予很大期望。为了更广泛地收集各地教会和广大同工同道的意见,特发布征集该教堂建筑风格式样草图方案的通告。请各位关心本教堂建设,并有建筑专长的人士,根据以下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这一期的“专题讨论”继续“传道人的灵修生活”这一话题。以下刊出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发表了作者个人的体会或经验。可供参考。必须指出,今天我们提出加强传道人的灵修是基于这些考虑:一、合理安排事务,让传道人把精力放到传好道,牧好羊上来。促进教会健全的管理体制的建立;二、不安于现状,不为人们今天能拥入教堂而自足,如传道人不提高自己,人们的离去是必然的;三、传道人的灵修是要从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得力,得享安息;四、传道人只有充实自己,才能冷静面对时代的各项挑战,作好时代工人。盼《天风》这次专题的刊出能引起各地同工同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丁建岭 《天风》1995,(3):11-11
本期“今日教会”栏发表一组教会举办灵修、培灵、培训等活动的报道,从中可见各地教会致力于办好教会的种种努力。办好教会不仅要解决组织制度问题,更要面对大量信徒做大量具体而实在的工作。一个教会要充满生机,必须注入灵性的活力,而抓住具体带领信徒的教牧同工的灵修尤为重要,盐城等地教会从这一首要问题入手开展教会圣工,值得其他地方教会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8,(2):18-18
<正>4月谈基督教圣乐的中国化5月谈教堂建筑的中国化6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7月谈教会礼仪的中国化8月谈教会管理的中国化9月谈教会牧养模式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本期“今日教会”栏发表一组教会举办灵修、培灵、培训等活动的报道,从中可见各地教会致力于办好教会的种种努力。办好教会不仅要解决组织制度问题,更要面对大量信徒做大量具体而实在的工作。一个教会要充满生机,必须注入灵性的活力,而抓住具体带领信徒的教牧同工的灵修尤为重要,盐城等地教会从这一首要问题入手开展教会圣工,值得其他地方教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