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2004,(1):63-63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2004,(3):63-63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  相似文献   

3.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 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宋金元明历代高道大德和文人学士,曾多次发起编修《道藏》,恩荫后昆。方今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科教振兴,中国道教协会仰承前辈功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国家列入“十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发起组织全国百名专家学者整理点校,编修这部道教文献总集——《中华道藏》。  相似文献   

4.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宋金元明历代高道大德和文人学士,曾多次发起编修《道藏》,恩荫后昆。方今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科教振兴,中国道教协会仰承前辈功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国家列入“十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发起组织全国百名专家学者整理点校,编修这部道教文献总集———《中华道藏》。《中华道藏》以…  相似文献   

5.
一《太平经》是一部原始道教的经典。从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宗教神学著作。因此,它的哲学思想,从整个体系来说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但是,产生于东汉时期的原始道教,究竟与魏晋以后的正宗道教有所不同,它还带有某种原始的、朴素的性质;它也曾为起义农民所利用,当作他们思想的旗帜。原始道教的这种特点在它的经典《太平经》中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教》2004,(6):63-63
《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宋金元明历代高道大德和文人学士,曾多次发起编修《道藏》,恩荫后昆。方今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科教振兴,中国道教协会仰承前辈功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国家列入“十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发起组织全国百名专家学者整理点校,编修这部道教文献总集———《中华道藏》。《中华道藏》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本土宗教——道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之中,积淀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珍贵道教文化遗产。其中较为世人所重的主要是道教的经典文献,而对传承久远的古代道教文物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重视不够。实际上,分藏于各地的道教石刻文物,既是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自初创之始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医道同源""十道九医"的说法历来被修道者和医家所共认。日本著名学者吉元昭治认为:"所谓道教医学,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这些被看作是道教经典中的主要内容。"~1国内的道教学者也认为:"道教医学模式是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  相似文献   

9.
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套以尊重道 教固有的经教体系为原则,充分采纳当代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促进道教文化的研究和阐扬为目的的大型道教文化经书宝典丛书——《中华道藏》即将面世。该丛书是由中国道教协会组织教界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学者,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在保持原《道藏》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归类综合的道教大型典籍。《道藏》是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者,该书所收道教典籍十分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历代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  相似文献   

10.
易学与道教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已逐步为学术界所承认。但是,过去,学者们多注意《周易》象数学对道教的影响问题,而相对忽略了义理派在道教理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作者首先分析了易学义理派对道教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而具体阐述了易学义理派在经典注疏、教理建设诸方面对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道教界的朋友们:值此老子诞辰2581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道教是我国的固有宗教,老子所著《道德经》是道教的根本经典,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  相似文献   

12.
<正>有这样一段描述仙人生活的语句:高山崖顶、白云深处、仙鹤飞翔、童子引路。这短短十六个字所描绘出来的场景,也许是我们修道之人共同的梦想——得道成仙。成仙固然美好,至于其方法、途径该是如何,却历来是千人千语,各有看法。为了找到最终的答案,我们还需从道教经典中得到启示。道教经典浩如烟海,对道教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必然有一些经典,面向普通民众,传扬教理,提出要求,以利于弘道。也就是说,要有一些"成仙指南"。所以,《太上感应篇》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老子想尔注》──道教祖师宣道的金科玉律唐明邦一、《想尔注》是道教祖师传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又称《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以下简称《想尔注》)是道教创建初期的珍贵文献,道教祖师张陵、张衡、张鲁共同撰述的道教经典。对老子《道德经》进行别开生面的诠释,全...  相似文献   

14.
徐佳 《中国宗教》2023,(9):64-65
<正>《南华真经》,即《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作,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因庄子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华真人”而得名,与《道德真经》《周易》合称“道教三玄”。《南华真经》所阐述的“神仙学说”,历来被后世道教所继承和演绎,其中关于“道”的描述、神仙形象和仙境的描写、修身养性的方法等,都对后世的道教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华真经》的长生久视理论,是道教“仙道贵生”思想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一、《太平经》与道教的创立《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出现于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初由于吉授之宫崇,尔后襄楷、张角均曾有此书。因它是道教最早行世的经典,所以我认为它的出现与传播,实际上即标  相似文献   

16.
刘红 《中国道教》2006,(6):9-14
前言从道祖老子《道德经》以及汉代道教经典《太平经》开始,关于音乐的论述在道教经典中屡见不鲜。可以说,道家、道教及文人学者研究道教音乐由来已久,纵横深广。然,将道教音乐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学术专题进行研究,把道教音乐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推广,却是近  相似文献   

17.
道教神系的渊源与发展,是与道教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它既与道教思想、组织、人物、经典、方术等的“杂而多端”有关,又与道教本身发展的逐渐完善同步,是研究道教史不应忽视的部分。若从东汉顺帝时 (126—144年)道教从组织上兴起之后,它所树立和信奉的道教诸神,大概经历了约八百年的历史过程,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系统,一般认为在宋代才有一个较为定型的道教神系世界。道教神系的渊源和形成,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要全面了解中国文化,道教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要了解道教文化,离不开对道教经典的研读。道藏就是道教典籍的总集。道教大约形成于东汉中期,早期经典主要有《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等。据文献记载,《太平经》原有170卷,但流传至今的《太平经》仅残存57卷,其余部分亡佚。《太平经》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由道教早期秘密流传的经典逐渐汇集增广而成。《老子想尔注》2卷,学者多以为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所撰。此书久已失…  相似文献   

19.
<正>宋词中有大量与道教活动、道教宫观相关的内容。宋代文人喜欢前往宫观拜谒道士,感受道教文化。图为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雪景。一在宋代,道教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在宋朝社会上层出现了"崇道"现象。早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宫观官"制度,由朝廷的文官充任宫观官,并且参与道教事务;甚至在科举考试中,道教经典也成为考试命题的来源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宋代文人必然与道教文化发生广泛关涉,道教  相似文献   

20.
6月3日,2013年首期道教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在中国道教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院校处处长赵红宇,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秘书长王哲一等出席典礼.张继禹副会长主持典礼. 任法融会长和赵忠海副司长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任法融会长说,这是中国道教学院新校址投入使用的首期培训班,学员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此次培训意义重大;今年是道风建设年,道教经典、道教仪范、教理教义等是培训的重点.他对道教中青年骨干寄予厚望,指出道教的发展要靠年轻的道友,年轻的道友应树立经典意识,努力学好道教经典,践行道教精神,加强道风建设,坚定自身信仰,从而为道教的发展与弘扬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任法融会长还对国家宗教局给予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