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宽亮 《哲学动态》2003,23(7):12-1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 ,是基于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但长期以来 ,人们在对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理解上存在重大的偏差 ,只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与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 )相关的一个话题 ,只把它当作是一个抽象的、标签式的终极性结论 ,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具有过程性意义的理论来理解和运用 ,严重地消解了这一理论应有的价值内涵。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 ,的确是以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为话语背…  相似文献   

2.
于桂芝  郭瑞涛 《学海》2008,1(3):11-16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们实践越是复杂,时代变革越是强烈,就越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今天中国人需要的是解放的哲学,是解放中国人精神的哲学.人的精神解放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以人的自我解放为历史前提,以人的生活境况为现实依据,以人的精神解放为最终目标和检验标准的.那么,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解放理论的实质、路径以及研究这一理论的重大价值又是什么?笔者循着这一研究思想在本文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完成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对西方民本观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学观。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哲学、人学与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哲学家们不同的哲学理论 ,在某种层面或意义上 ,都是关于人的理论的某种独特的表现形态。从世界观层面上说 ,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 ;从人学观层面上说 ,人学就是哲学视野中人自身的理论 ,或者说是关于人自身的一般本性的理论。因此 ,既不能撇开人、撇开人的活动来理解哲学世界观 ,也不能否认或消解哲学的世界观本性 ,把哲学归结为人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观是科学的人学观。它的创立 ,实现了人学研究中方法论上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转变 ,从而开创了当代人学发展的全新前景。一、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  相似文献   

5.
王光荣 《心理科学》2003,26(2):380-380,383
近些年来 ,人学成为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在人学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苏俄著名心理学家安纳耶夫 (Б .Г .АнанЪев)的人学理论。 2 0世纪 60年代 ,在列宁格勒大学心理系由安纳耶夫倡议和领导 ,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安纳耶夫把这个研究领域称作人学 ,或是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 ,以期整合关于人的问题的一切研究成果。1 人学的一般问题1.1 人学的基本架构安纳耶夫于 1969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人是认识的对象》 ,该书被认为是人学的奠基性著作 ,它概括了列宁格勒学派自 5 0年代以来在人学领域的各种理论与实验…  相似文献   

6.
邓亚乔 《美与时代》2013,(11):111-112
从古至今对于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滞。对于艺术又是谁人的艺术,艺术品的目的何在,艺术品的本质为何?这些与艺术相关、丰富艺术内含的思考让我们更了解它,无限接近它。艺术围绕人的存在而存在,以人为创造主体而展开。艺术,它也是人学的一个表现方面。作为人学的艺术以艺术家为创造主体,从人的视觉角度去认知世界,力求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仅在于艺术品本身,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孔子思想从其本质来说是实践性的人学。本文从人学的视角 ,从四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进行了规定和梳理 :一是对待“仁”的态度 ;二是“仁”的价值内涵 ;三是“仁”的表现方式 ;四是“仁”的实践价值。“仁”的学说构成了孔子人学思想的价值核心 ,它既是一种原则 ,又是一种方法 ,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境界和价值目标。“仁”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内在原动力之一 ,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相似文献   

8.
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辉明 《学海》2002,(2):16-20
人道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源渊流长 ,其影响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可以说 ,除马克思主义之外 ,它是最具影响的一种社会学说。在当代 ,一些左翼政党和学者提出 ,要挖掘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 ,是指马克思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自由平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这些重要思想。概括地讲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即马克思以前关于人的学说的主要理论形态是人道主义。因此 ,我们今天研究人学必须深刻理解人道主义 ,包括历史上…  相似文献   

9.
《传统人与现代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一套最新的人学丛书。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丛书从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引申到现实社会问题,对于处在传统与现代转化中的人们的诸多困惑,作出了新的回答。由张立文撰写的《新人学导论——中国传统人学的省察》一书,系统地评议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卡西尔、从孔孟至王夫之关于人的规定,作出了“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动物”的新结论,并全面论述了人学结构,说明了人面临着第三次发现。在社会大变革中,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走上成功之路?这是当今一些青年面临的困惑。韩钟文撰写的《人生成功的道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一书围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到现在 ,随着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人学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 ,人的素质问题逐渐凸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所关注 ,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推进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深入 ,丰富人学理论研究 ,对近 1 0年来的研究加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一、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近 1 0年来关于人的素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 :1 .人的素质的定义和内容 这是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也始终是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 ,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学”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常用的哲学范畴,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学范畴?人学能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从而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谈一点看法,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这是本组讲座的第三讲,以上一讲对静修主义人学的重建为基础,概括出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两大因素,即对人的描述中能的原则和极限原则。这是对待人的问题的完全新的立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学不同于以本质为基础的欧洲古典人学。这是一种新人学,即协同人学,它用能和人学表现来描述人。由此推导出展开的概念,新人学因此也叫展开的人学。人的展开方式很多,但符合极限性和构造性原则的展开只有三种,即本体论的展开,在存在者意义上的展开(人与无意识的关系)和虚拟的展开。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等问题,都可以归入人学的范畴。中国古代哲学以人为中心,向来注重对人的研究探讨,因此虽无完整形态的人学,但人学思想却非常丰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关于人的理论也异说纷呈。本文试对法家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演变轮廓,作一初步的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兴起法家是战国末期的重要学派,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人,是法家思想的先驱。战国初期的李俚,是法家思想的实际创始者。吴起、商秧、…  相似文献   

14.
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是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关于人的研究是推进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必要前提。而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生存、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一般科学理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省察经济伦理学,既有助于深化其研究,又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前言爱好心理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活动和经验持肯定态度,并发生积极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简称爱好。爱好是个体心理活动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退休老年人的爱好心理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他人的认识所形成的社会态度对退休老年人的爱好心理影响颇大。E·B·Hurlok 认为:关于老年的传统观点明显地影响了人们对老年期和老年人的社会态度,但大部分传统观点是不适当的,所以社  相似文献   

16.
论人的实质的自然方面——新三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菽 《心理学报》1985,18(1):3-16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己的一门主要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它所以要从人出发,就在于研究开始之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先要有一定的大体正确的基本看法以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指针。而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又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以求取得对人的实质充分的正确理解。所以,人的实质问题对心理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学研究的历程,它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80年代初波及全国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带有较为浓重的政治启蒙色彩和思想解放的性质。就人学研究本身来说,它只能算是一个自发的阶段。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学术界开始站在更高的视界上,开始反思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问题,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问题,等等,人学研究进入自觉阶段。9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构思建立中国的人学理论。学术界在一系列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人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和由人所组成的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贾旭东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的《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一书 ,选择“亚当·斯密问题”为切入点 ,以市场经济为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 ,在吸收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理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 ,对这个问题作了全方位的解析。理论层面 :从逻辑、价值和制度三个方面界定了利己与利他的含义 ,阐明了利己与自私、利他与无私的区别 ;从逻辑、价值、制度和行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面子问题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国家政要,下到市井平民,都要讲面子,它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对面子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人面子的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同时利用进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生物、历史、区域、心理的角度分析了面子的心理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学研究已成为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引人注目的基本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排斥人学,但绝不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事实上,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人学遗产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人学的理论体系,是普适一切的人学公式,恰恰相反,它是研究在现实历史活动中的人的人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因此,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的形成逻辑及其最终形态的确立,对于上述问题的科学解决以及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