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题域是指某一理论体系可能提出的全部问题的总和,问题域从第一问题、基本问题到具体问题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的逻辑体系。以重建医学人文性为己任的医学人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的"人文性"和"去人文性"之间的矛盾产生、转化的条件、机制和规律。医学人文学的基本问题是:何为医学的人文性、去人文性,促进或阻碍医学人文性的基本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并最终决定医学人文性变化的机制和规律是什么。医学人文学的具体问题是基本问题在现实的医学系统、医学组织、医学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文教育就是针对医学生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与提高医学人文执业技能,使其成为具有较高医学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的教育形式。医学人文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同时,教育内容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教育属于医学专业教育范畴,这是由医学科学的人文本性决定的,是建构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反映了医学人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本质出发,重新界定了医学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在对病人的医疗过程中,以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重视病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关爱和友善的态度为特征,以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之建立为标志的职业理念。进而明确其主客体关系、确认其医学固有属性之性质并强调其积极主动的实践意义,阐述如何使医学人文关怀的意识和理念根植于医学生心灵、体现于医疗卫生工作之中并真正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自在的职业本能。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关乎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影响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社会转型的大潮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引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必将能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以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构建和设计出更有效、更高水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的基本要素是:现代医学实践过程(包括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途径),实践的主体对象人和掌握与运用现代技术的人.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关于人的现代医学特征;(2)现代医学的人文文化特征;(3)现代医学工作者职业理性特征;(4)现代医学的人文社会化特征等.现代医学和人文医学的融通才是医学发展之未来.提出加大人文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人文医学学科机制和搭构行业平台,由政府出面制定现代医学领域行业道德规范,医学科学公约,医疗行业行医准则,医疗道德公约等,四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实际内容和真正意义上的融通.  相似文献   

6.
道德,一般包括政治道德、经济道德、文化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等。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因此,整个社会的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各行业道德的好坏密切相连。医德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是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之间、医务工作者相互之间以及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医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医务工作领域内的特殊表现,而决不是同共产主义道德相脱离的另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急诊急救越来越高的要求,急诊医学和急诊医生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然而,当前国内急诊医师却人文素养普遍薄弱,一方面,种种言行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引发社会与患者的极大不满;另一方面,急诊医生也在高压工作状态下身心俱疲满腹委屈,丧失了从事急诊事业的内在动力和职业成就感.笔者认为急诊医师人文素养薄弱根源在于人文积淀不足.人文素养对急诊医师提高综合素质必不可少,是急诊医师自觉奉献于急诊事业的动力源泉,是急诊医师与患者进行良好有效沟通的前提,因此要高度重视急诊医师人文素养.提高急诊医师人文素养要外部引导与自身积累并重.  相似文献   

8.
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医学人文、温情陪伴,是实现良好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叙事医学使医学人文教育方法论进一步优化、完善,成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自然结合的润滑剂,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建良好医患关系搭建了理解、同情、陪伴、互信的桥梁,从而实现和谐、创新、精准、共赢的医疗效果。在医疗实践中学会用叙事医学的视角、平行病例的笔墨,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自信、提高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培养新形势下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医学的真正目的即人性化医疗。  相似文献   

9.
对医学科学领域内存在的和某些一度充斥的唯心科学观的社会表现进行分析,从过程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入手,提出防范学术腐败和发展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从教育和民生的角度探讨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学家必须关注的医学领域内的唯心科学观,并举例说明医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琼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3):499-510
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须依托具备可持续职业能力的人才来引领、支撑和保障。鉴于此, 本研究考虑职业与日间工作行为的联动效应, 探究个体于工作中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动力、路径及干预机制。首先, 确定职业可持续力的概念界定与结构测量, 并揭示其潜在的影响因素、动态发展机理以及对职业主动行为的作用路径。其次,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探究职业可持续力与员工工作重塑行为的动态交互作用机制。最后基于职业可持续视角, 探讨组织层面对个体工作重塑行为的纵向干预机制。本研究将为个体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组织开展共赢的职业管理支持提供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床思维的逻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临床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反映疾病的思维方式。在临床思维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医学假说的提出、验证、推理和遵守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医学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医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逻辑修养,不断提升我们临床思维水准。  相似文献   

12.
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透过医学与艺术的联系,深入到医学与美学关系的层面,进而发掘希波克拉底关于"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指出希波克拉底警句蕴涵着: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相似文献   

13.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医学人文课程普遍实用性不强,内容与医疗实践脱节,缺乏实践过程。在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中设置医学人文技能训练模块包括:医患沟通模块、医疗法律意识和医疗纠纷防范模块、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模块三部分。通过在临床操作各项教学环节中模拟医疗活动真实场景和医患诊疗行为来训练学生的多项人文执业技能,避免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理论教育分离,有利于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诸多医学伦理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认识和解决精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困境,更好地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精准医学中如何贯彻知情同意原则,基因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隐私保护和保密问题,精准医学以及精准药学开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原则以及测序结果反馈中的伦理问题。结合国内外精准医学开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讨论,建议尽快搭建完善的精准医学伦理学框架,维护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发现,无论是从学医的动机和目的、学医的过程,还是从就业的取向来看,部分医学生的医师职业情怀被金钱超越,体现着拜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淹没了对患者的同情心,篡改医患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为商业关系,必然会引致刻薄寡恩式的行医。这种价值观因家庭功利性的学医考量,社会和医务界商业化的侵扰,人文情怀教化力度的不足而形成。医学院校应肩负和弘扬医学教育内在的善的使命,匡正拜金价值观;播种善因,引导医学生回归医学至善的初心,涵养其善良之心;行中庸之道,培养医学生"温柔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 ,我们热烈赞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2 9个单位数十位教授、专家提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我们认为 ,这个建议非常及时 ,非常正确 ,应该得到医学界、人文社会科学各界以至全社会的重视。医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阶段 ,医学教学如果再不把人文学科的教育和学科建设 ,提到应有的高度 ,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将很难应付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对医学的需求。为了使医学与今天的社会需求相适应 ,也为了使医学与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单元,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诊治技术,为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治疗,部分急危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生命得以延续。然而当我们从ICU获得益处的同时,又常常会面临一系列与生命质量相关的伦理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担忧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在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转变医疗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以及人格尊严,同时,医务工作者实施的治疗抉择必须经得起医学伦理准则的推敲。  相似文献   

18.
医务社会工作是适应新医学模式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职业,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中有着重要功能和角色作用,对顺利实现治疗康复目标、缓解生理痛苦、提供心理支持,延长生命或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回归社会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新医学模式下的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必将成为普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 史无前例的快速社会变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在十多个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包括文化价值、人格特征、自我建构、人际信任、幸福感、情绪、动机、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总体上, 这些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 (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 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 (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化还包括:中国人的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 努力建构能同时解释心理和行为变化一般规律及中国人的变化独特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叙事医学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叙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叙事医学模式在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共情水平、人文素养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健康指标的提升作用。我国的叙事医学已经从早年的理论引进和应用推广逐渐步入实证验证阶段,但其本土化应用和推广还存在理念、制度、实操等方面的瓶颈,因此,提出大健康视野下资源取向的推广路径,从中医文化资源、医学生课程资源、医务工作者心理资源、社工组织资源等方面切入,探索以叙事为抓手的新时代医学人文融合的大健康赋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