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尽管医联体作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数地区成效并不显著。我国医联体建立的实质是构建以初级卫生保健为核心的整合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应通过资源、技术、服务、管理要素的纵向整合,提升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其充当居民健康"守门人";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连续性的、整体化的服务,促进预防、治疗、保健、健康促进的整合,使医联体成为确保全民健康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改革的举措。最后提出,根据新型医联体的定位和内涵,建议改称为"区域健康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公共卫生、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的三重结构,是当代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结构的合理选择。三重服务体系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为广大公众提供疫情管控、患病人群的诊治、居民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全方位的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和其他各方面一起,担负着从源头上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实现健康国家、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的重任,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关键。医联体必须从健康中国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部署的大局出发做根本性的调整,强化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不仅重视提升初级卫生保健的医疗功能,更要重视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的功能,将医联体建设成为防治并重、预防优先的医疗卫生保健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目前较成熟的四种医联体模式及其特点,总结其在就医流向、信息共享、软硬件设施水平的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医联体建设存在医疗资源配比失衡、医患互信差、全科人才紧缺、各部门等级之分严重及"紧密型医联体"限制患者就医选择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医联体的完善进行了讨论,建议医联体各部门应独立、平等,横向分工,提倡"以技养医",尽早推行基层首诊,并且认为医联体应将既能守健康又能守费用作为建设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推进医联体建设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同向,医联体联动机制不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的天然激励和后天动力均不足;在现有依靠做大服务量、做大收入获利的运行机制下,医疗机构的运行目标和利益实现途径与系统目标不相一致;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的动机各异,尤其是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同向,是有效实现医联体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应建立起同向激励机制和联动机制,通过供方"整合"实现医联体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首先讨论医联体的概念和定义,辨析了"整合"和"整合医疗"的概念,即整合是改进有关可及、质量、使用者满意和效率等服务的一种手段,而整合医疗是一个将有关诊断、治疗、照护、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投入、配送、管理和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同时指出了整合医疗的原则应该是国家指导的、聚焦于公平的、以人为中心的、依赖有效的信息和财务系统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以伦理学为基础的且可持续的。接着讨论了医联体在有关国家的实践,包括整合医疗的类型、利益攸关者及整合的强度。最后介绍了美英两国医联体不同做法的有关案例。  相似文献   

6.
从伦理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医联体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其中包括医联体的概念问题,以及医联体实践的后果或效用问题,并对医联体实践后果的解释进行了分析。进而,根据对上述问题的研讨结果,指出我国决策者在建立医联体上存在的认知误区。最后,指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改造我国"支离破碎"的初级医疗系统,使之成为健全的基础医疗卫生系统,并将此置于整体医疗卫生工作的优先地位,唯有在此健全的基础医疗卫生系统基础上,才能使为特定目的建立的医联体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香港医疗一体化建设,提出其对当前内地医疗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从香港医疗体系的成功经验入手,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方法,探讨香港医疗一体化建设对当前内地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通过研究香港医疗体系,指出其资源配置的高效、转诊制度的完善等特点与实践,均源于香港政府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要深化内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注重主导推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统筹机制、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建立专项预防保健基金。  相似文献   

8.
防病治病、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是医学的初心。然而,目前医联体偏离了初心,主要表现为:医联体没能增加基层卫生资源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医联体没能促进社区首诊,甚至可能相反,没能促进双向转诊;在促进卫生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和缓解结构性看病贵、看病难方面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医联体发展偏离初心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下各个主体的目标不协调、利益不协调和分工不明确;公立医院补偿不合理、不到位。因此,建议对公立医院分流并建立有差异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分类对医联体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辽宁省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医联体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主要路径和办法。从政府主导作用、医联体利益分配机制和内部的分工协作机制、信息化建设、双向转诊的角度分析了制约医联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未来医联体建设应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医联体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医保政策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联体利益分配机制和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加快省级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群众对医联体的认可度等。  相似文献   

10.
对深圳市罗湖区的医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其具体措施和成效,如实施医院集团一体化管理,运营成本降低、职工薪酬增加;去编制化管理、改变财政补助方法和激励机制,群众满意度提高;将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给基层,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和接诊量大幅度上升;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居民享受个性化服务,签约率逐年上升;创新"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成功入选"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医保经费总额包干,医疗服务成本和医疗费用降低;加强居民健康管理,签约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等,进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实现为人人提供保健服务目标的医疗改革,要求卫生服务与医药购销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覆盖、低成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与合作医疗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建立合作、互补、互制的关系;坚定地对大医院实行调整和管理;构建医药分开的管理与流通体制;政府主导作用到位,投入方向合理,以顺利推进新一轮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实现为人人提供保健服务目标的医疗改革,要求卫生服务与医药购销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覆盖、低成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与合作医疗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建立合作、互补、互制的关系;坚定地对大医院实行调整和管理;构建医药分开的管理与流通体制;政府主导作用到位,投入方向合理,以顺利推进新一轮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丁建定 《学海》2014,(1):40-44
英国健康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健康保险制度、医疗救济制度和国民保健制度。医生促使了英国医疗救济制度的出现,并使其在20世纪初成为健康保险制度的补充,改变了英国健康保险制度的内容及其管理体制。医生推动了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的出现,而且对其服务内容、管理体制及其实施进程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拥有成熟的医疗体系,家庭医生服务是其医疗服务体系中最普及、最基础的一层,家庭医生成为了新加坡居民健康的重要"守门人"。为了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就诊秩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始逐渐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新加坡综合诊所的发展概况,结合新加坡综合诊所家庭医生服务实施中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理念、资金来源、服务内容现状,分析得出补贴形式多样化、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内容综合性、转诊制度专业化、重视健康档案的建立、正确引入公私合作并合理分配家庭医生服务负担比等,值得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定位与功能,总结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设备设施落后、全科医生短缺且水平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和接受上级医院转诊率低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与医疗财政投入不足、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不健全、基层全科医生职业获得感低等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从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和医学人才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健康老龄化的推进,老年医学迅速发展,备受人们关注。在人们追求"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的目标进程中,必将遇到因年老而器官组织功能减退等原因出现慢性病的问题,如何对待慢性病,近年来北京老年医院开展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合作为一体的慢性病管理,通过慢性病管理向"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努力。作为三级医院,在建立老年医学模式的进程中,在大力宣传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开展人性化的医  相似文献   

17.
从公共管理新视角,重点探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其高端医疗资源基于区域健康信息互操作的发展战略,旨在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提出"新型和谐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为政府管理及其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既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为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开展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省最早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平凉市9所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新农合运行、患者和基金流向及补偿差异化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合理的以病种为基础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呈现出"一高两低"的良性运行态势,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模式已初步形成,成效明显,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为了确保分级诊疗制度体系高效合理、优质便捷、可持续发展,尚需在政策保障机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联体建设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发挥中医药学优势,构建和完善小康社会卫生服务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面分析和阐述了中医药学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建设和医疗实践中所具有的作用、意义和优势.提出利用中医药学优势,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确保小康社会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