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拇外翻畸形的发生、发展与外科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拇外翻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发病是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足的一个过程。遗传、足结构的异常和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是常见的内因。而足部负重和鞋的挤压等是常见的外部原因。随着畸形的发展,会引起拇趾一系列病理改变。认识这些病理变化对拇外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是治疗拇外翻的主要方法。治疗中既要重视恢复足的功能也要重视足的外观。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理改变,另外,术者还应熟悉每种手术的适应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要求以及术者的经验和条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拇外翻畸形的发生、发展与外科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外翻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发病是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足的一个过程.遗传、足结构的异常和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是常见的内因.而足部负重和鞋的挤压等是常见的外部原因.随着畸形的发展,会引起拇趾一系列病理改变.认识这些病理变化对拇外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是治疗拇外翻的主要方法.治疗中既要重视恢复足的功能也要重视足的外观.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理改变,另外,术者还应熟悉每种手术的适应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要求以及术者的经验和条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评价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和控制。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出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相结合,提出了几点认识和思考。药物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既对立又统一;药物治疗效应向毒性反应的转变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与不良反应联系强度的判定必须符合前因后果性;药物与不良反应联系强度的判定必须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找到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和控制.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出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相结合,提出了几点认识和思考.药物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既对立又统一;药物治疗效应向毒性反应的转变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与不良反应联系强度的判定必须符合前因后果性;药物与不良反应联系强度的判定必须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找到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系统化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德教育是医科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医务工作者高尚道德情操、医德医风、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医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全方位的思考,科学的设计,坚持医德教育的系统化。1坚持医德教育的整体性医科大学生的医德是诸多因素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医德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既要重视院校内环境的“小气候”教育,又要重视社会外环境的“大气候”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特别是临床教师对医科大学生教育和影响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潜…  相似文献   

6.
关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外因也可以规定运动的内容、性质和方向,它和内因同样可作为变化的根据,而且外因有时可以转化为内因。我们认为:从因果关系的基本概念出发来讨论这一问题,不能得出这样  相似文献   

7.
为形成正确的药物治疗决策,需要从诊断、病情、患者和药学四个角度进行思维。首先,正确全面的诊断不仅要对每个疾病做出完整的诊断,还要对该患者所患的所有疾病做出诊断;其次,充分的病情评估,包括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疾病特点、病情进展及疾病预后转归等;第三,具体患者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物学特征、社会人文背景等;第四,对治疗本身进行评估,包括治疗计划中总体安排的评估、药物治疗具体方案的评估、治疗计划执行的评估、治疗反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沮丧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病态表现,它既不是一种行为,也不是意志力失败的结果,而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疾病。它是由于大脑神经之间的化学信号——即“神经传递质”不正常导致的。其发病的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在外因方面如生活中的某些不幸;内因方面如生理  相似文献   

9.
核黄素缺乏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补充核黄素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但这一作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从而限制了核黄素补给在食管癌变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是食管癌的重要易感基因之一,后者对核黄素有效转入细胞内起重要作用,提示C20orf54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补充核黄素预防食管癌存在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对补充核黄素预防和治疗食管癌变提供理论指导.核黄素缺乏(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遗传因素)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食管癌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晔 《心理学报》1986,19(1):73-80
本文从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分析了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外因主要是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和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影响。内因主要是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冯特、顿德斯、屈尔佩、格式塔心理学、新行为主义以及近代布鲁纳的新观点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5,(6):121-125
规制变迁的内因是规制失灵,外因是制度环境、意识形态等的发展变化。1997年以来,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从规制类型到规制体系均经历着持续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是规制变迁的重要外因,同时也是规制变迁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患者的医疗质量不但与手术本身有关,也与药物治疗息息相关。外科手术患者常常合并疾病复杂,用药种类多,药物治疗的矛盾、风险和困难,一点不比内科病房少。而且外科疾病、术前术后处理和手术本身也会对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无疑使外科医生在药物治疗决策时更加艰难和必须更加慎重。因此外科手术医生不但要精于手术,也要善于药物治疗。作为临床药师,我们也意识到外科将成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岗位和阵地。临床药师可以全程化监护患者的用药和开展药学服务;可以发挥自身学术优势,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瘙痒和湿疹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在临床上仍然是一个挑战。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避免激发因素、基础皮肤护理和外用抗炎药得到较好的疗效,少部分患者皮损广泛且对常规治疗抵抗,需要系统药物治疗。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的病变及发病年龄变异很大,在治疗上应遵循按照疾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在选择系统治疗时,在考虑其治疗收益的同时应考虑其安全性和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是事物矛盾性的具体体现.缺血预处理把矛盾两个对立面统一起来,将损伤(缺血)转化为战胜损伤(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手段,同时缺血预处理也是外因和内因两者作用的辩证统一.缺血后处理是近年发现的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在缺血后处理中亦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及外因和内因两者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病因研究的近况当前心身医学的病因观点是把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看成是由多因素所决定,而且在本质上是多相的(Weiner 1979)。因此,既要重视,但又不主张过分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所以,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事件或“心理应激”对躯体疾病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二是某些人格变量及特殊行为对个体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有些修辞书在讲述用比喻说明事理的时候,例举了毛泽东同志《矛盾论》里的这样一段话: (1)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是运用的比喻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比喻的特点谈起。什么是比喻?它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此类患者的病情,影响其预后,因此,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高血糖要积极处理。在血糖控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选择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案,避免低血糖和药物的副作用。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常主诉记忆减退,反应不敏捷。这些改变有些属年龄增大,记忆逐步减退和反应迟纯的生理趋势所致,但也有些则是由疾病引起的,尤其是在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良好的记忆。对非生理现象的脑记忆功能减退和反应迟纯的患者通过临床治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后,其短时记忆功能和反应时能否提高?对此作者在使用体外反搏方法治疗1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着重观察了脑的短时记忆功能和选择反应时的变化。方法对象,12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人,年龄55—75岁。(诊断依据全国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  相似文献   

19.
内因和外因     
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它们的关系如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对这个问题早已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也对此做了十分明确的解释。然而,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学说表示反对和怀疑者从来没有绝迹。我们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也做了些探讨,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混乱和错误。本文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0.
自害的动机与诱因有多种,探讨此问题涉及多学科.早期法国实证社会学家迪尔凯姆(Durkheim,E)在<自杀论>中,从社会整合度角度阐述了社会的外因作用;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则用精神疾患、重度抑郁症解释了个体的自害行为.前者是宏观的;后者适于个案.大部分的自杀者是内外因素互动的结果.日本中村一夫[1]认为:吉益修夫所著<犯罪心理学>一书中阐述了犯罪者素质(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关系,同样适于对自杀者动机的理解.如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