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0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镇痛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125mg/kg组(B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h+布托啡诺0.125mg/kg组(DB组)。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组疼痛感觉较B组轻;DB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1h(T_1)、2h(T_2)、6h(T_3)和12h(T_4)时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组的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与B组相比较,DB组恶心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DB组总的满意度高于B组(P0.05)。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布托啡诺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布托啡诺消耗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观察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小儿9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N)组、氟比洛芬酯(F)组和空白对照(C)组,所有小儿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三组剂量分别为纳布啡1mg/kg+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2mg/kg+舒芬太尼2.0μg/kg和舒芬太尼2.0μg/kg。观察并记录小儿术后4h(T_1)、8h(T_2)、12h(T_3)、24h(T_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及CHEOP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C组相比,N组、F组各时间点CHEOPS评分降低(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F组和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和F组(P0.05)。纳布啡可安全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探讨对精神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后肌痛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MECT病人120人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于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静脉麻醉下进行MECT。治疗组病人在麻醉前5min静注布托啡诺1mg,结果显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有效减轻精神病人MECT后的肌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术后镇痛对创伤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IL 6、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术后镇痛泵,加入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持续注入.B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杜冷丁每次50mg~100mg肌肉注射,每日不超过3次.发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患者舒适程度要优于B组,随访患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术后两组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术后12h左右达峰值,24h后开始回落,但均明显高于术前.血糖和血胰岛素值也在术后升高,术后24h左右达峰值,之后逐渐回落.ISI在术后开始降低,术后24h降到最低,之后逐渐回升,但均低于术前,说明IL-6、TNF-α水平升高与创伤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A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的血糖、血胰岛素、IL-6、TNF-α水平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而且术后48h基本可以恢复术前水平.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以通过抑制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从而抑制围术期胰岛素抵抗,降低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和降低或缩短IR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术后镇痛对创伤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IL 6、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术后镇痛泵,加入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持续注入.B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杜冷丁每次50mg~100mg肌肉注射,每日不超过3次.发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患者舒适程度要优于B组,随访患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术后两组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术后12h左右达峰值,24h后开始回落,但均明显高于术前.血糖和血胰岛素值也在术后升高,术后24h左右达峰值,之后逐渐回落.ISI在术后开始降低,术后24h降到最低,之后逐渐回升,但均低于术前,说明IL-6、TNF-α水平升高与创伤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A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的血糖、血胰岛素、IL-6、TNF-α水平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而且术后48h基本可以恢复术前水平.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以通过抑制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从而抑制围术期胰岛素抵抗,降低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和降低或缩短IR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下开胸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组在关胸前以0.5%的ropivacain行肋间神经阻滞;B、C组术后均给予fentanyl(0.01mg/ml)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直观模拟标度尺(VAS)测定术后疼痛,三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血清皮质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P>0.05),C组与A、B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A、B两组和C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小切口开胸手术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选择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Ⅰ组静注丙泊酚2mg/kg~2.5mg/kg;Ⅱ组静脉先注入芬太尼1/μg/kg,1分钟后静注丙泊酚1.5mg/kg~2mg/kg.两组均直至患者睫毛消失即可插入胃镜.观察检查中麻醉效果、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两组检查完成率均为100%.两组注药后HR稍有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SPO2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5),但很快恢复到97%以上;Ⅰ组SBP、DBP下降比Ⅱ组显著(P<0.05).Ⅱ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Ⅰ组,两组苏醒时间相仿.丙泊酚用于门诊实施无痛胃镜安全可行,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用药效果更佳,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选择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I组静注丙泊酚2mg/kg~2.5mg/kg;II组静脉先注入芬太尼1μg/kg,1分钟后静注丙泊酚1.5mg/kg~2mg/kg。两组均直至患者睫毛消失即可插入胃镜。观察检查中麻醉效果、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两组检查完成率均为100%。两组注药后HR稍有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SPO2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5),但很快恢复到97%以上;I组SBP、DBP下降比II组显著(P0.05)。II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I组,两组苏醒时间相仿。丙泊酚用于门诊实施无痛胃镜安全可行,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用药效果更佳,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9.
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S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R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均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但前者术后短期内镇痛、镇静效果优于后者;PR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PS组。  相似文献   

10.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在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效果。行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足月儿60例,男女不限,出生1天~2个月,体重2.5kg~4.5kg,ASA分级Ⅱ级~Ⅲ级,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Ⅳ级,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n=30)和气管插管组(B组,n=30)。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插管前(T0)、插管即刻(T_1)、手术开始(T_2)、拔管时(T_3)的MAP、HR。记录插管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并发症情况(如恶心呕吐、哭声嘶哑、呼吸抑制、喉痉挛等)。与B组比较MAP在T1、T3时显著高于A组(P0.05),HR在T_1、T_2、T_3时显著高于A组。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的MAP、HR均明显升高(P0.05),T3时B组的MAP、HR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A组高于B组,拔管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操作简便、对机体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用于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重复处理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检验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行为敏感化发展和转化的影响。实验一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10mg/kg,吗啡组)、吗啡(10mg/kg)+东莨菪碱(3mg/kg,吗啡-东莨菪碱组)前处理,36小时腹腔注射4次(第1~2天)。自然戒断7天(第3~9天)。第10天,所有动物均使用吗啡(4mg/kg)激发,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量;第24天,吗啡组和吗啡-东莨菪碱组动物重复第10天的操作。实验二动物分为3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10mg/kg,吗啡组)、吗啡(10mg/kg,吗啡-东莨菪碱组)处理,36小时腹腔注射4次(第1~3天);间隔12小时后,3组动物分别接受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和东莨菪碱(3mg/kg)处理,仍为36小时腹腔注射4次(第3 ~5天)。第6~9天不进行药物处理。第10天和第17天,分别使用吗啡(4mg/kg)激发,记录动物的活动量。记录时间均为两小时(10分钟为一个记录单元)。结果表明,东莨菪碱能够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延缓行为敏感化的转化但没有阻断这种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与干预组(B)。A组常规术前准备,B组增加心理干预,结果A组较B组麻醉前心率快、血压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拔管时间长,儿茶酚胺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可见心理干预能减少应激反应,利于麻醉手术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下开胸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组在关胸前以0.5%的ropivacain行肋间神经阻滞;B、C组术后均给予fentanyl(0.01mg/ml)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直观模拟标度K(VAS)测定术后疼痛,三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血清皮质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P〉O.05),C组与A、B组差并存在显著性(P〈O.05)。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A、B两组扣C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O.05)。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小切口开胸手术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毒扁豆碱对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药物滥用导致的行为敏感化被认为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探讨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关系。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吗啡(10.0mg/kg)、吗啡(10.0mg/kg)+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0.2mg/kg)前处理,36小时腹腔注射4次。前处理结束1周所有动物注射小剂量吗啡(4.0mg/kg);使用生理盐水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毒扁豆碱(0.2mg/kg);使用吗啡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小剂量吗啡+毒扁豆碱(0.2mg/kg),第3周再次注射小剂量吗啡。动物每次接受注射后立即记录其在两小时内的活动量(10分钟为一个记录单元)。结果表明,毒扁豆碱既能够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也能够阻断小剂量吗啡对行为敏感化的“点燃”作用。由此推论,吗啡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其抑制乙酰胆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鼻内镜手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的影响。选择100例行鼻内镜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拔管结束;对照组(C组),持续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诱导药物均为依托咪酯0.3mg/kg,舒芬太尼0.4μg/kg,罗库溴铵0.6mg/kg,术中以丙泊酚6mg·kg-1·h-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观察并记录诱导前5min,手术开始后10min及30min,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的MAP及HR;记录术野质量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呛咳评分、拔管后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D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血压和心率与C组相比降低(P〈0.05);D组的术野质量优于C组(P〈0.05),术中出血量D组少于C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呛咳评分D组低于C组(P〈0.05);D组拔管后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5)。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使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期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6.
探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术中及术后的镇静效果。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麻醉诱导期分别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2.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和等量生理盐水滴鼻。结果三组滴鼻前时刻T0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滴鼻后45min时刻(T1)和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刻(T2)D1组与D2组较C组心率和血压低(P〈0.05),但在允许范围内;T1、T2时刻,D1组与D2组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躁动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2组较D1组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需求,D1组与D2组较C组少(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起到有效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减轻疼痛。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剂量麻醉诱导期滴鼻减少术后躁动效果更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疼痛为我国广大剖宫产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的身心康复及亲子关系。而既往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应用镇痛药物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导致很多产妇强制忍痛。面对错误认知,作为麻醉医生一定要有所行动,积极给予专业帮助。常用的镇痛方法有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椎管内单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与局部切口浸润麻醉。而目前,多数专家倡导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希望在麻醉医生及产科医生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可以直面剖宫产术后疼痛,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面对剖宫产术疼痛,麻醉医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在门诊隆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ASAⅠ级行门诊隆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B组,且术后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将2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对照组单纯应用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镇静-躁动评分、血压达危险值例数、颅内压监测值、72h的NIHSS值、48h内再出血率、7d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稳定血压及颅内压,保护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再出血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护理角色,回顾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的全方位镇痛健康教育指导,突出了护士在镇痛治疗中的基础作用。护士参与围术期镇痛管理不仅减轻了临床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优化了镇痛管理流程,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镇痛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且围术期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提供舒适化麻醉,术后加强镇痛随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提高了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