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儒家文化的泛道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化作为传统化的核心和精华,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解读和梳理儒家化,必须正视儒家化的泛道德性。儒家道德衍射到儒家化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突出表现为以德治代政治、以礼治代刑法、德本财末、以载道及关善统一等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家化是泛道德化。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道德建构阮纪正儒家文化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它在建构我国古代道德和维系传统社会方面,积累了不少的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伦理道德作为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别是对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来说,任何发展都不可能断然地割断原先的传统。但问题在于当今时代我们的社会转型中,文化转型也是不可避免的。儒家文化所规定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境界,明显地跟当代社会的走向不符,由此也就产生了儒家文化传统自身的扬弃和超越问题。本文从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归宗儒学、…  相似文献   

3.
4.
佛教文化与道德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佛教修行就是提高道德修养与塑造人格的过程。《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和其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的劝善箴言是衡量人们的言行举止和判定人们道德生活的是非准则;《坛经》能够引导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进行积极地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5.
张卫 《伦理学研究》2022,(1):106-112
“内在主义”(internalism)是技术伦理学新兴起的一种研究进路,它不同于传统“外在主义”(exter?nalism)进路的地方在于,它主要关注技术的积极伦理后果,主张把伦理要素“嵌入”对象之中,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伦理问题。“道德增强”的基本理念符合“内在主义”进路的特征,它通过对人的“基因”和“神经”进行技术干预,调节人的道德情感,增强人的道德动机,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道德行为。尽管“道德增强”的初衷是助人向善,却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需要从学理上权衡其利弊。  相似文献   

6.
以道德创伤为出发点考察道德韧性概念,超越传统文献中的"能力"定义,通过系统梳理现有对韧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以及道德韧性的特质及表现等内容,认为道德韧性本质上是大脑对道德创伤事件能动地、良好地应答处置的反映,道德韧性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个体的道德创伤过程中,"道德韧性"与"韧性整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通过整体和解构两大层次、解构分析的三个主要分支(心理、道德、社会),协同承接道德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邪教"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有其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一般指的是那些打着宗教信仰等旗号从事危害社会活动的有组织的邪恶势力,与西方语境中的"膜拜团体""异端教派"在词义上有相近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应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邪教治理体系。当代邪教对国家安全产生很大影响,国家安全应作为处理我国邪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时代,要加强我国邪教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邪教犯罪,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与道德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佛教修行就是提高道德修养与塑造人格的过程。《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和其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的劝善箴言是衡量人们的言行举止和判定人们道德生活的是非准则;《坛经》能够引导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进行积极地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9.
道德韧性是成功应对道德逆境的高尚道德操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华民族的道德韧性得以彰显,有效地遏制了道德创伤的发生;但社会个体道德韧性的缺失,也使得部分道德创伤不容忽视,如果任其恣意蔓延必将消解和冲击人们抗击疫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抵御疫情中的道德创伤,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传承道德韧性,在应对道德逆境中塑造道德韧性,在探寻生命意义中升华道德韧性,在领导和权威人士履职尽责中激发道德韧性。  相似文献   

10.
闵兢  华学成 《学海》2011,(4):108-114
基于协同学理论、公民社会和治理理论及当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以社区应急准备为基础的社区应急管理正在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石。对社区进行脆弱性评估是社区应急准备的必要前提,而社区居民的应急准备现状和社区应急工作的组织现状是脆弱性评估的重点,它们直接决定着社区的应急能力。在整个应急准备的机制中,应急计划是其核心环节。应急计划的过程是由成立计划小组、定义计划、潜在问题分析、资源分析、描述任务与责任、发展策略与系统构成的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为了提高社区应急准备的整体绩效,提倡构建基于多层PDCA循环模式的社区应急准备体系。通过调查还发现在应急资源的投资问题上,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互有博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深受群众欢迎。经济环境要治理,道德环境要不要治理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以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道德治理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道德治理的总体格局和价值导向,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治理价值目标,采取先公德后私德的道德建设路径,强调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从而展现了道德治理思想的深刻性、系统性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道德治理的目标,既是道德治理理论亟须探讨的首要和中心问题之一,也是现实道德治理活动的着眼点和归宿点。道德治理的目标,往往决定着道德治理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且对整个道德治理活动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使整个道德治理过程不断趋近于目标并最终实现既定的治理效果。基于此,从道德治理目标的内涵出发,分析道德治理目标的层次性依据,提出道德治理的目标所具有的理想性、层次性、实践性特征,有助于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进路对道德治理的目标问题进行相应的考察,进而对推动道德治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所裨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道德治理承担着"扬善"和"抑恶"两个方面的社会职能,发挥着调整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的社会作用。新加坡在道德治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通过对新加坡政治、经济、社会公共秩序三个方面道德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以为我国整治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道德治理是党中央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所提出的一项新举措。从道德的源发动力和历史进程来看,"抑恶"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必要的逻辑基础,"扬善"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可能的逻辑保证,"奖善惩恶"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可行的逻辑依据。在必要、可能及可行的逻辑推演中,道德治理既是道德发展进步的逻辑要求,也是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超 《道德与文明》2018,(5):145-149
党和政府对道德问题深重关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宏大背景下,将道德问题的整治纳入治国理政的范畴,进而提出了"道德治理"的理念。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互动协作的治理理论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总体性方法论,为走出道德教育实效低迷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施上,道德治理应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把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作为基石,把公德治理作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为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羞"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羞"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从人类"羞"现象的起源来看,存在着惩罚论、先天论、立法论等不同看法,对于"羞"的起源看法不同,人们对"羞"的认识与判断就会截然不同。人类"羞"的情绪或情感并不总具有道德意涵,不同学说对"羞"的界定不同,因而"羞"的意义就不同。"羞"的面相与类型比较丰富,不具伦理价值的"羞"有时具有其他价值。"羞"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值得肯定,但人类并非所有的"羞"都具有积极价值,对人类尊严与权利的贬损而导致的负面之"羞"则需要杜绝。从起源论上讨论"羞"是为了打破"羞"仅与伦理相关的刻板印象,进而为真正具有伦理价值的"羞"提供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外军研究表明,道德创伤已逐渐成为其老兵自杀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治疗与预防道德创伤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对道德创伤的治疗目标、原则、方法及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目前,国外对道德创伤的治疗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基于神学的教牧关怀疗法和灵魂修复疗法,基于心理学的正念疗法、消除战争中杀戮影响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适应性披露疗法,以及基于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疗法和互伴互助小组。并且,提出了通过提升凝聚力、领导力和加强训练,以减少道德创伤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的道德生活是各少数民族对道德文化和伦理价值的历史认可和现实感知,是少数民族的生活追求和行为方式.它是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其主旨是重视人们的价值评价和道德选择,关涉的是各民族的伦理导向和人们的道德心态,因此道德生活必然涉及少数民族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取向、道德评价等方面,以及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对这些方面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纵观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其道德生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渗透并表现在人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研究应呈现出多角度、全方面、更立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道德规范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西方伦理学传统中,古典德性伦理学整全性的"目的规范"被现代道德哲学肢解为义务论的"前提规范"和功利论的"后果规范",道德规范陷入了形式与内容割裂的现代性困境之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对现代性道德规范困境思辨超越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话语揭示了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伦理维度上重塑了道德规范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重新理解和深入阐释道德规范性问题,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