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抑郁组(80倒)、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130例),两组检测血糖、血肌酐、血脂等指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血浆肾素(r=0.283,P<0.01)、血管紧张素Ⅱ(r=0.312,P<0.01)、醛固酮水平(r=0.276,P<0.01)与HAMD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AAS系统激活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关系密切,这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1 传统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认识及困惑长时间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内只存在惟一的醛固酮合成途径 ,即肾小球旁器分泌释放肾素 ,激活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 ,生成血管紧张素Ⅰ ,十肽的血管紧张素Ⅰ在循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强有力地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为最重要的潴钠激素 ,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重要位置。尽管如此 ,人们发现血浆醛固酮的降低并不与靶器官功能的改善相平行。自1995年以来已有若干个实验报道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39例、单纯冠心病组35例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非糖尿病组)27例进行研究,比较三组间AngⅡ水平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AngⅡ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确定独立性。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82.5±22.0)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72.7±20.0)及对照组(70.1±14.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r=0.398,P=0.012)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且具有独立性。因此,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ngⅡ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人附睾蛋白4(HE4)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Ⅱ级~Ⅲ级),HE4值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4)ng/ml vs.(12.6±0.5)ng/m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尿酸、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T和HE4中,HE4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7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HE4可以独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χ~2:11.75,HR(95%CI):2.15(0.64~4.3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HE48.6ng/ml的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的风险是HE4≤8.6ng/ml的患者的8.74倍。HE4可以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能够独立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观察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选择2010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NYHA心功能Ⅱ级~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2年的疗效评价指标变化。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2年后,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QOL)、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骨桥蛋白是一种糖基化的多功能蛋白,其具有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参与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促进肿瘤的生长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心室重塑、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其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顸后亦密切相关。本文就骨桥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特点及诊治方面的经验,以早期诊断、根治,改善预后。对确诊的原醛53例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男女比为1:1.65,30~49岁年龄段最多。50.9%高血压首发,15.1%低钾血症首发,并发高心痛9.4%,尿毒症1.9%,脑卒中13.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激素检查,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200者80.7%,ARR>400者占半数,血浆醛固酮(PAC)>140pg/ml者占84.6%。CT及MRI阳性率高。术后病理肾上腺皮质腺瘤占85%,结节性增生占15%(其中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占12.5%)。手术后血压及血钾均较前改善,非手术者口服安体舒通有效。原醛是可治性内分泌性高血压之一,建议高血压和/或低血钾者应常规检查RAA系统激素,并争取行影像学检查,以使原醛得到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特点及诊治方面的经验,以早期诊断、根治,改善预后.对确诊的原醛53例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男女比为1:1.65,30~49岁年龄段最多.50.9%高血压首发,15.1%低钾血症首发,并发高心病9.4%,尿毒症1.9%,脑卒中13.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激素检查,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200者80.7%,ARR>400者占半数,血浆醛固酮(PAC)>140pg/ml者占84.6%.CT及MRI阳性率高.术后病理肾上腺皮质腺瘤占85%,结节性增生占15%(其中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占12.5%).手术后血压及血钾均较前改善,非手术者口服安体舒通有效.原醛是可治性内分泌性高血压之一,建议高血压和/或低血钾者应常规检查RAA系统激素,并争取行影像学检查,以使原醛得到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是收缩性心力衰竭进展的关键机制,针对上述机制的生物学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利尿剂、洋地黄等常规药物治疗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应用奠定基础;近年来,从阻断心力衰竭发生机制方面研发了很多新药,但尚没有一种能对长期生存率有显著改善.器械治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心室再同步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降低特定心力衰竭患者病死风险,预防猝死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心室辅助装置及干细胞治疗则为心力衰竭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左室射血分数(LVEF)≤49%的慢性稳定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训练组(高强度组,A组)和低强度运动训练组(低强度组,B组),分别以储备心率的60%和40%的运动强度进行12周运动训练,入选患者严格除外运动测试和运动训练禁忌证。运动训练前后进行运动耐力测试及生活质量评定,比较最大运动负荷量在运动训练前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观察对SF-36量表评分及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运动后两组最大运动负荷量均较运动训练前提高[A组由(7.34±2.03)METS提高到(10.7±3.21)METS,B组由(6.21±1.95)METS提高到(9.8±2.84)METS](P0.05);运动训练后高强度组的运动耐量高于低强度组(P0.05);运动训练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除疼痛评分外均显著提高,高强度组总体改善优于低强度组(P0.05)。以储备心率的60%和40%为运动强度的12周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无运动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以储备心率的60%为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维格列汀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连续入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维格列汀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3例)。对照组采用心衰优化治疗+二甲双胍单药降糖治疗,维格列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观察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6分钟步行试验及不良事件。12个月随访时,糖化血红蛋白整体降低均数为2.52%,较基线明显降低(P0.001)。LVEF、LVEDV、LVESV及6分钟步行试验整体及两组均较基线无明显变化(P均0.05)。组间不良事件比较无差异(P均0.05)。因此,维格列汀未导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恶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保护作用。选取脓毒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脓毒症常规治疗)和CP组(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观察患者入ICU 0d、3d、7d外周血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入ICU 0d、7d LVEF、LVED、CO变化。发现入ICU 3d、7d与对照组比较BNP明显下降;CP组入ICU 7d时LVEF、CO较入ICU 0d有改善,LVED虽得到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CP组LVEF、CO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降低、病死率降低。提示在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可改善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效果。入选病例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万爽力治疗,3个月后,观察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3个月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治疗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患者QRS波时限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CI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92例。据术前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将时限≥110ms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时限110ms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22例)。随访12个月,记录相关观察指标。结果经术前与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PCI后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proBNP浓度、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LVEF[(59.00±8.69)%比(50.78±8.44)%,P=0.03]增加、血浆N-proBNP浓度[(542.89±135.24)pg/ml比(734.65±198.30)pg/ml,P=0.04]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QRS波时限正常范围的患者较QRS波时限延长的患者左心功能改善明显,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能够预测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左心功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将盛京医院肾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名慢性肾脏病2期、3期和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康栓组,相同基础治疗,肾康栓组加用肾康栓肛入,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肾康栓组治疗后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1),血尿素氮、血清尿酸下降(P0.05),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仅血红蛋白上升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按照早期及中晚期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分析后结果显示肾康栓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对于指标异常程度较小的早期患者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明显延缓其疾病进展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效果.入选病例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万爽力治疗,3个月后,观察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3个月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治疗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慢快综合征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对心功能,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将植入具有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39例患者分为2组,A组起搏心率55次/分,B组起搏心率65次/分,术后1年内程控获取心房起搏百分比(Ap)、心室起搏百分比(Vp)、高频心房事件发生率(AHRE)、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脑钠肽(BNP).结果显示,A组相比B组Ap、Vp明显降低,LVEDD、LVEF明显改善,BNP明显降低,LAD、AHRE两组无差异.故对于慢快综合征患者,适当降低起搏频率可明显改善LVEDD、LVEF,使BNP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静息灌注总积分(SRS)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对142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并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左心室各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利用半定量分析法得出SRS,并与上述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SRS的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2组间EDV、ESV、LVEF、SV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分析表明:SRS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5;与EDV、ESV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730,均为P0.05。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RS与左室收缩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仍然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所造成的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高额医疗费用促使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医疗措施.近几年有关干细胞用于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生、心肌内新生血管形成,可能还会改善梗死后的心功能的研究成为心脏病学研究的最热门领域.尽管干细胞治疗有可能使心力衰竭的治疗得到彻底的革命,但仍有部分问题需要澄清.已发表的各个研究结果设计不尽相同,致使对该项治疗的效果较难得出一致的结论.但这些研究都强调干细胞治疗在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能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干细胞治疗与药学、外科及介入治疗的结合会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关注降压药物的选择,促使更有效的降压达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降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如何进行正确选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目前,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断剂6类。因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为了提高降压达标率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目前多主张低剂量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