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卫生法》将强制住院类型分为医学保护性住院和保安性住院。针对严重精神病患者,若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有伤害自身的危险,可以对其实施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但其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属性。而《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一条却将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的同意权单独授予监护人,患者出院也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此规定缺乏正当性,侵害了患者的正当权利。而这一规定存在的原因有多种,如医疗父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将精神障碍当然地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止“被精神病”,《精神卫生法》作了较详尽的规定,但在“送、诊、治”三个环节及再次诊断和鉴定等程序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严格规范强制送治主体,细化送治程序;重新确立精神障碍诊断权及宣告权的行使主体;完善强制住院治疗制度及强制住院患者的出院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明确精神障碍患者自主权应当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基础上,以《精神卫生法》确立的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自愿原则为基础,辨析《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自主权的保障力度。针对法律制度设置的不健全之处,提出应结合现实逐步完善立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权问题做出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对监护人的监护权做出合理限制和监督,并完善权利救济程序,使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有法可依,避免"自愿原则"在实践操作中陷入困境,更有效地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英国精神卫生法修订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精神卫生立法的国家之一 ,立法经验和相关制度成熟。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英国展开了对精神卫生法的修订讨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修订主张有可能成为国际精神卫生法发展的新趋势。作者期望对正在开展的英国精神卫生法修订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研究 ,能对我国的立法有所借鉴作用。1 英国精神卫生法修订的背景英国是最早进行精神卫生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 18世纪末 ,英国就开始对精神卫生领域进行综合性立法 ,并于 180 0年颁布了《精神错乱者法》 ,1890年更名为《精神错乱法》 ,强调要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和财产 ,不…  相似文献   

5.
我国《精神卫生法》非自愿留院观察诊断制度是其非自愿住院治疗制度的唯一的法定前置程序。其兼具条件法定性、发生抑制性、手段强制性、实施紧急性、诊断及时性等特性。上述特征阻却了其对患者人身权利的侵袭性,减少了设置其内部纠错机制的必要性,但制止不了其造成人身权利侵害甚至"被精神病"现象的可能性。为此,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嵌入完善的医疗诊断回避纠错机制,实施后通过该法第八十二条寻求司法救济,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人身权利侵害。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一大亮点是实行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性原则,这一原则也体现了知情同意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贯彻。然而,由于法规并未对患者监护人的代理同意作明确的限定,因而,它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被精神病"现象的重演,二是一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论文指出,知情同意原则在精神障碍治疗领域的贯彻,不仅需要从法律上对患者的自愿同意和监护人的代理同意作出区分,对患者、监护人、精神病专业人员的作用和责任作出界定,同时,还要对代理同意的误区有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真正把握知情同意原则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精神卫生法》在"送"、"诊"、"治"、"出"四个环节全面确立了自愿原则。该原则渊源于私法领域,是指精神障碍患者(含疑似)在法定无害的前提下自主决定一方对其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的接受、中止或终止的单方意愿。与私法自愿原则相比,该原则具有单方性、相对性、双方地位不平等性、实施标准国际性、相对方必须接受等特征。精神卫生健康权利兼具"自由"和"权利"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自愿原则的特殊性:精神障碍患者单方自愿的决定权和医疗机构必须接受的法定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公安机关有权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该条对实施行政强制送治的主体、条件做出了规定,但是该条款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的比例原则、明确性原则以及有关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的规定,应属无效。因此在实施行政强制送治时,公安机关应适用《行政强制法》有关当事人权利保护以及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大陆《精神卫生法》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是人权法治原则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体现。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彰显了对精神障碍患者个人权利尊重和保护的价值取向。在对大陆《精神卫生法》与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从立法宗旨、主要内容等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台湾地区的具体措施,细化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权益保护规定,构建多元的照护体系,进一步明晰法律责任规定,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保护以及精神卫生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立法与实践中在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程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精神障碍诊断的主观性与滥用问题、"危险性"诊断标准较为抽象与缺乏"可治疗性"诊断标准、非自愿住院的决定主体不适格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对"危险性"标准进行界定,确立合理的标准;增加"可治疗性"要件作为非自愿住院诊断标准,以实现治疗精神障碍的根本目的;建立针对非自愿住院治疗的司法审查或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查模式,防止精神障碍诊断的滥用,确保公平和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1.
获得适当治疗是精神障碍者在强制住院期间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美国,依据联邦宪法寻求救济是早期治疗权诉讼的重要路径,但联邦最高法院在Youngberg v.Romeo等案件中对宪法治疗权的回避,使得治疗权诉讼的依据转移至联邦法律和州法,而治疗权是否为宪法权利之争议也逐渐淡化。尽管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治疗权,但治疗权仍具有宪法上的依据,尤其是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精神卫生法》亦明确规定精神障碍者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从而肯定治疗权是精神障碍者的法定权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应当向着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故而,旧有的分散性法律法规已然不能有效地应对新一轮医改所带来的挑战,这也为出台整合性立法提出现实需求。理论上,卫生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学界的主要问题,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证成其内在一致性。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卫生法研究相对完善且论点鲜明。选取并评述了美国6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以信任为基础的立法模式、以救治为核心的立法框架等,以期为中国的医疗卫生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伦理是在传统德性伦理衰落、基督教神学信仰式微情况下,依据各种理性的形而上学为基础而奠基的.在此过程中,基督教神学以世俗化为代价,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以适应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变.但已经彻底转变了的世俗精神,有其自身的大地之根,它宁可单凭强大的外在立法来规范公正生活(政治)的秩序,也无法真正接受道德的内在强制而按灵魂的高贵法则提升自身的存在层次.因为现代人的心,不在灵魂之内,而在外在价值物中.结果,原本属灵的基督教虽然自愿适应现代精神,自愿现代化,但最终发现,它与现代精神根本格格不入,使得它与现代的"结合"完全是"同床异梦".于是,解决现代伦理危机的途径,不能寄希望于一个本身世俗化了的宗教,而是要从存在的根基上发现人身上的神性力量;人类的自由伦理不能靠外在于它的神圣精神来范导,而是需要人类去挖掘和明察自身存在根基中的神性力量,继而呵护它、培植它,最终使之成为与伦理真正结缘的既尊贵又有范导性的规范力量.在这种理念下,作者考察了西方精神的灵魂秩序和伦理秩序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所展示出来的伦理问题,以此来定位马丁·路德、康德、施莱尔马赫、黑格尔和谢林他们在宗教现代性和现代伦理变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卫生法学者关于卫生法是一个独立部门法的理论存在缺陷,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从社会法的属性及其起源和发展历程来看,卫生法应属于社会法的范畴;从卫生法自身的特点、立法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现存的社会危机来看,卫生法是社会法领域为应对现实的社会危机而实现其内容扩张和功能勃兴的独立部门法。  相似文献   

15.
民主法制国家:矛盾的诸原则之间一种背谬的联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主的现代理解有别于经典的对民主的理解.是由于同一种法权类型的关联这种法权的特别之处在于有这样三个标志:现代的法权是实定的、强制的和按个体构建的。这种法权由一些规范所构成,这些规范是通过立法形成,得到国家方面承认,并以保证主体的各项自由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16.
张赟 《大众心理学》2020,(1):44-44,39
我的本科及硕士专业是心理学,所以身边时常有朋友让我推荐应该去那家机构做心理咨询。其实,这还真不好推荐。国内心理咨询市场良莠不齐,虽有《精神卫生法》施行促进了行业规范,但国家关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培训体系仍然是"短、平、快"的模式,咨询师本身的从业背景、受训经历、个案督导时数都远未达到国际标准。所以,要找到一位合格的且价格合适的咨询师,难!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认识《中医药法》,助其有效实施,通过逻辑推理法、价值分析法和类比论证法,剖析了《中医药法》立法之实然状态,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予以深刻反思,进而论证了《中医药法》未来实施时的矫正策略。我国《中医药法》过多强调对于中医药事业之扶持,扶持之方法多为降低门槛、放松管制,而对于"监管"和"规范"的关注明显不足,这需要反思。在《中医药法》之实施阶段,我国应着重强调"监管"和"规范",从前、中、后端进行全面、动态、严格和持续的监管,以实现整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条文比较与法理分析方法,对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进行比较,主要就立法目的、立法调整范围、人体器官自愿捐献、禁止人体器官商业交易、医疗机构与人员的准入和退出、违反人体器官移植之规定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作了探讨与分析。本研究将为我国大陆地区的具体立法探索一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条文比较与法理分析方法,对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进行比较,主要就立法目的、立法调整范围、人体器官自愿捐献、禁止人体器官商业交易、医疗机构与人员的准入和退出、违反人体器官移植之规定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作了探讨与分析.本研究将为我国大陆地区的具体立法探索一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的颁布出台,是深入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宗教事务条例》确立的宗教教职人员制度的细化和实化,是保障教职人员合法权益、规范教职人员管理的法规依据。《办法》制定过程中,先后两次向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征求意见,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广大伊斯兰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及时提出了意见建议。《办法》公布后,伊斯兰教界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更要用《办法》来规范教职人员资格认定、清真寺主要教职聘任、教职人员管理等,全面提升伊斯兰教界依规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