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老龄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不仅存在其自身生育权与生命健康权的矛盾,还存在其生育权益与子代健康发展权益、配偶健康幸福权益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权益之间的矛盾。考虑到老龄女性生育获益与风险的差距,并出于对各个主体权益的平衡,我国有必要对老龄女性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自由予以权衡和规范,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法规,将年龄因素纳入辅助生殖技术适用对象评判标准;生殖伦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全面考虑、综合衡量基础上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决策;生殖医疗机构正确引导老龄女性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并辅以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成为女性的自主选择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科技进步之一的辅助生殖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治疗男性不育措施的重要方法。从女性关怀角度思考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即造成生育与婚姻分离,冲击传统家庭模式,造成遗传物质、代孕的“商业化”倾向等,并提出倡导女性关怀的意义,以更好地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叶红  曹立人 《应用心理学》2010,16(3):272-279
采用自编问卷等测评工具对杭州市两个高星级酒店270名员工进行酒店员工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酒店员工的年龄变量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主效应十分显著,总体呈年龄段越低,心理压力越大的趋势。学历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显著,小学学历的员工高龄段的比低龄段的心理压力更为高些,与其余几个文化段的员工呈不同的趋势。(2)酒店员工的压力反应与其工作属性、职业态度、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等因素呈显著相关。员工的消极应对方式和职业态度是影响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成为女性的自主选择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已婚少数民族妇女的性生活和谐程度和夫妻交流性感受程度较高.民族、年龄、职业、家庭年收入、小孩数目、因避孕不适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参加生殖健康培训以及与配偶讨论性是少数民族已婚妇女性生活是否和谐的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殖健康干预措施要结合各民族文化习俗,才能保证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爱情与婚姻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的领域。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的影响,也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婚姻家庭道德的影响在内。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药学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优生学的产生,试管婴儿的出现,优选精子与遗传工程的应用,器官移植的推广,已经和正在给婚姻家庭生活带来许多变化,提出并改变了许多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对于这种变化,有些人持宏观态度,认为它将使家庭职能逐渐削弱,一夫一妻制趋向瓦解,从而出现“人的危机”、“家庭危机”、“社会危机”。这是不正确的。我们不应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高离婚率、两性关系放荡和家庭生活混乱的原因,从科学技术中去寻找,而应该归罪于日益没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从社会历史前进的总趋势看,科技的发展是有利于婚姻家庭道德进步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从治疗开始已经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这足以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此项技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受术女性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尊重其平等就医权和知情同意权,保护身心健康,尊重人格及尊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案例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技术虽然给无数个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它的滥用还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通过对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7个典型案例的伦理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选择、自我表达与选择扩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  陈红  高笑  Todd Jackson 《心理学报》2009,41(8):753-762
自我表达会影响西方人的态度, 产生选择扩散效应。国外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东方人不存在该效应。通过4个实验研究中国文化下自我表达对选择态度的影响, 发现选择方式(主动、被动)和自我表达形式(直接、间接)对选择态度产生影响。无论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还是强加的被动选择, 直接的自我表达会增加对所获对象的喜爱程度, 表现为对获得性的肯定。研究者认为, 两种选择方式下不同的心理加工过程导致了这种获得性:直接表达使个人态度暴露在外, 进行主动选择时要对他人的给予做出肯定回应; 而进行被动选择时, 人们要减缓因利益受损可能导致的失调, 同时中国文化下的面子策略也使人们增加对所获对象的喜爱程度。不过, 间接的自我表达对选择态度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者认为, 多个影响因素的相互消长使选择态度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1.
曲佳晨  贡喆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236-2245
信任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学界观点莫衷一是。一派研究者持信任水平性别差异观, 其中风险偏好理论被用于佐证男性信任水平更高的观点, 女性在亲社会领域的优势则为女性具备更高信任水平提供支持; 另有一派研究者以性别相似性假设为依据, 持信任水平无性别差异观。两派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虽得到一定程度支持, 但还有待从研究范式、东西方文化差异等角度阐明其合理性。未来研究可在合理运用信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澄清信任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性别特征, 深化两性信任差异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 从而更好地揭示信任水平的性别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患者带来了希望,为肿瘤患者保留了生育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一系列伦理学问题。因此,用哲学的观点客观地看待辅助生殖技术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的认识,选择最佳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待争议问题的观点,对已开展多年辅助生殖技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认知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配子和胚胎的处理、捐献问题、子代问题及有关新技术的问题。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态度相对宽松,但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情况仍然不足,在伦理知识方面需要更多培训普及。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观点认为,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对技术是持否定态度的,实则不然,庄子多次肯定了技术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只不过,庄子对技术的局限性也有着深刻的认知,因而容易给我们造成其忽视技术的印象。一方面,庄子认为技术对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强调技术之"用",人类的生存要依靠技术带来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庄子对技术又保持着高度警觉,认为  相似文献   

15.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诊疗策略及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诊疗及伦理问题。探讨对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策略及其引起的伦理及相关法律等问题,认为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早期的创造性研究是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紧密相联的,甚至认为人的创造性与病态人格有关。20世纪以来,许多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任何优秀的创造者都具有独特的、良好的人格特征。近年来,教师的创新意识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关注,我国大量研究者在中小学对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提出了构建创造潜能开发的环境的一些主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待争议问题的观点,对已开展多年辅助生殖技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认知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配子和胚胎的处理、捐献问题、子代问题及有关新技术的问题.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态度相对宽松,但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情况仍然不足,在伦理知识方面需要更多培训普及.  相似文献   

18.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诊疗及伦理问题.探讨对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策略及其引起的伦理及相关法律等问题,认为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特征及意义,采用类比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归纳概括出该<原则>五方面特点,认为该<原则>是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调控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发展,对提升我国该技术领域的伦理水平,促进该技术健康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早期研究者如Adler、Homey和Ellis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单维的人格结构。后来的研究者如Hewitt、Frost等多持多维观点,认为完美主义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复杂结构。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认同完美主义的二维观,认为完美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今后研究应考虑完美主义的文化因素,同时应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角度来佐证某种结构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