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对参保患者医疗总费用、门诊及住院费用的支付水平,探究二者支付水平的差异,为促进医保城乡统筹提供政策借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多用于支付高医疗费用,说明其对高额医疗费用患者的保障力度更强,体现了保大病的制度设计理念;而新农合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中低医疗费用,对高医疗费用的支付力度不大,说明其更好地缓解了中低费用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二者起付线、支付范围、封顶线及支付模式不同是导致支付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理治疗整合是指试图超越某单一心理治疗流派的局限,借鉴其他流派的优势,对各种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心理治疗整合主要有四种模式:技术折衷、共同因素、理论整合、同化整合.整合取向仍是目前心理治疗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开始接受整合理念,不仅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之间需要整合,而且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也需要整合.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伦理困境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技术作为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给社会的伦理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这些伦理困境成因的分析和反思,指出有些伦理困境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困境,这些困境会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和我们对基因科技的合理应用而解决。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技术作为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给社会的伦理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这些伦理困境成因的分析和反思,指出有些伦理困境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困境,这些困境会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和我们对基因科技的合理应用而解决.  相似文献   

5.
6.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历史、管理、哲学、心理、社会等多个视角来看,社会心理服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归根结底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既要遵照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也要观照复杂社会及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心理服务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风险防控或是心理咨询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也不仅仅是消解心理问题,不能过度依赖心理学专业人员。科学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基于整合的思想,围绕理念、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组织、制度、人员、技术、评价等要素全面展开,并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界共识。推进医学人文发展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人性化的医疗,然而,在当今人性化医疗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医学法律与伦理之间的某些矛盾或混沌状态更为突出,因此,实现医学人文各层面的有机契合是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医患双方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务必要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追求和谐的整合原则指导下,努力实现医学法律与伦理之间的无缝契合,推进人性化医疗的系统性整合。  相似文献   

8.
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曙光 《学海》2014,(1):52-58
目前,大部分统筹地区已经或正在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此基础上,城职医保制度与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整合将是未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从全民医保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出发,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从公平、效率、可持续性和影响全民医保目标实现的角度剖析了制度分割所造成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思路、战略重点与步骤,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方向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林  费中正 《学海》2014,(1):59-64
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如何通过整合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制度自身运行效率,提升国民享受医疗保险的公平性,被提上了重要议程。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不仅要关注制度自身,更要强调社会环境及其变迁。以制度的嵌入性理论为指导,针对我国从"总体性社会"向"个体化社会"的转型,从外部支持、制度化联系、管理主体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入手,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为医疗保障制度的合理整合创设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防控总体趋势应该是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过度干预转向适宜治疗、有创治疗转向无创或微创治疗,其结果必然导致医院门诊量下降、病床减少,不可避免的经济收入减少。慢性病防控是对现代医学的巨大挑战。医疗发展需要技术和资本支持,才能供得起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需求。但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也无疑会给慢性病防控带来诸多消极影响。面对慢性病防控中的现代性困境,务必要警惕资本强大的诱惑,要以医学理性超越资本逻辑,坚持医学资本的道德化运行,让慢性病防控取得既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数量随之增加,而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迄今为止无规范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出台。在对江苏省内5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2284份问卷进行分析,提出将高校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也能更好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双向转诊困境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引入“四一三”医保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破解双向转诊困境的可能性,有助于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医疗机构利益分配格局,有助于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医疗信息的交流,以及风险分析。建议鼓励包括“四一三”医保模式在内的各种保障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数量随之增加,而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迄今为止无规范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出台.在对江苏省内5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2 284份问卷进行分析,提出将高校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也能更好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水平.  相似文献   

14.
梳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分立构建及整合进程,提出继续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方向。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分立态势下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保存在法理、效率等方面的困境,而两种保险又有优先整合的可能性。实践中,通过医保行政管理部门、经办管理部门等方面的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不断走向统一。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应以面向统一的新思路,从管理体制、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三个维度上不断推进统一。具体体现为机构、权责、参保人信息、筹资-待遇、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16.
米丹 《哲学动态》2020,(8):104-111+128
生物学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自近代延续至今,其原因究竟何在 21世纪以来发生的生物学计算与信息转向是否标志着还原论的成功?抑或是代表了某种"既非还原又非整体"的"中间路线"?本文以经典文献为据,考察上述争论的历史演进,并对其理论困境作出反思,指出两派之争的根源在于双方均陷入了某种单向度的思维定式。据此,超越还原论与反还原论或许仍需一种持续深化与扩展的自然辩证策略,即主张生物界在根本上具有双重属性,是在"量—质"循环转化中,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而生物学计算与信息转向或许恰是这一哲学辨证路径的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17.
庞金友  赵西亚 《学海》2022,(4):86-95
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的发展伴随着政治信任的下降,一些研究者乐观地将信任下降解释为有益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怀疑。然而现实显现的是另外一幅图景: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挤压下,物质主义者的“文化反冲”狂潮席卷而来,其矛头直指政府;后物质主义者的民粹情绪被激发,无节制的民主价值追求使其走向反精英和反体制。两大阵营秉持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却同时陷入政治不信任的泥沼。这一政治信任危机给当代美国政治埋下了重大隐患,若想保持怀疑精神以坚守民主,只能在价值观的对立中不断寻求共识性原则而不是简单争论对错输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年医院医保管理和医保审核经验,结合医院医保控费管理相关文献报道的信息资料,对医院医保控费管理中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的映射和作用以及因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等人文精神的疏忽和经济利益过度追求等原因而导致的医保总费用和不合理医疗费用虚增的现象进行了具体例举、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等人文精神的宣传和根植、解决医务人员收入和薪酬问题、运用诊疗经济学评价挖掘医院医保控费潜力、采取多级督导考核等控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21,(1):132-140
20世纪末,比较政治学界对一些转型国家政权稳固而另一些转型国家政权频繁更迭这一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学者试图用"体制性整合"来阐释上述现象。本文围绕"体制性整合如何促进政权稳定"这一核心议题,对体制性整合理论进行系统讨论。体制性整合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指过程、手段、策略以及机制等。该理论能够为政权稳定提供较好的解释,但也存在局限,如理论解释与经验事实间不对称,研究视角上忽视国际环境和政党等因素,内在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宏观因素和政党,尝试进行案例研究、引入实验法和完善研究设计,这可能是体制性整合理论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指出,"问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1].而"基本问题"则是一门学科问题研究中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