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享受生命     
刘鸣娣 《天风》2001,(3):40-41
但他们的确活出了生命的尊贵、生命的喜乐、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样的神奇能力在支配着他们呢?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7)
<正>关怀生命,就是要让生命在身体、心理、灵性方面得到整全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包括灵性生命、精神生命等,都是不容忽略的。如刚刚发生的"东方之星"轮船翻船事故,我们在为死者祈祷哀悼的同时,也需要对死者的亲人进行生命关怀和心理辅导,及时舒缓他们的情绪,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牧养辅导上,要使牧养和辅导与生命关怀结合起来,改变以前在某些方面只有牧养没有关怀的单调模式。这也是今天教会圣工要加强的一个维度。所以,今天的教会牧养和辅导的新模式应该是: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父母没有权势,自己没有一份好的工作,生活的环境和质量都太差等等。其实,这些人是被假象迷惑了双眼,他看不见生活中的光明,是因为他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中国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他们不但给予你了生命,而且还给予你了生命中的拐杖。小时候,他们为你吃喝拉撒睡费尽了心机;上学时,他们陪吃、陪读、陪睡;长大后他们还得为你买房、娶妻、生子。  相似文献   

4.
技匠形象是《庄子》思想中比较特殊的人物形象,他们承载着庄子的生命美学意识。技匠形象所呈现出的生命意识有"道"与"技"的互释;无为、顺势的生命情怀;虚静、坐忘的追求自由生命;藏与显的生命态度。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技匠形象所呈现出的生命意识也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美学意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花巷堂 《天风》2008,(13):32-33
花巷教会青年团契成立于1994年,以青年人为主要服侍对象,为要在这纷繁复杂、需要平安的世代里带领更多的年轻人、乃至他们的家庭认识耶稣基督;并建立他们在基督里得着更加丰盛的生命,引导他们委身服侍,培养他们成为福音的使者。在整个服侍的同时,团契特别注重同工自身灵性生命的修养以及服事同工家庭祭坛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神修讲话默想祈祷关于默想祈祷,要注意三点。第一,默想祈祷的好处和重要性;第二,妨碍默想效果的弊病;第三,疏忽默祷的借口。第一端先谈默祷的好处和重要性。义人的生命是信德的生命,义人是靠信德生活的。我们要修德成圣,必须接受耶稣基督在福音经上给我们的训诲和基督教会的教导。这是大家都知道,都承认的原则。大家也都一致认为,如果他们的信德更大一些,如果他们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信德对他们的教导,他们的行为一定会更好一些,他们自然会放弃某些不正当的生活。我们仔细  相似文献   

7.
君子之思     
《天风》2015,(6)
<正>(一)生生神学2010年4月,袁益娟的《生生神学——汪维藩神学思想研究》出版。导师牟钟鉴、段琦在"序言"中写道:汪本人神学的主题,突出一个"生"字,即突出一位动态的生生不已的创造生命、维系生命、广生万物的上帝;一位体现上帝始生万物之至善的、"开生灭死"、拯救生命、成全生命、完善生命的耶稣基督……而这些神学最重要的是落实在中国基督徒身上,要使他们成为"以护生为大德与至善,以至诚应天,保护生命,扶植生命,直到个人修养上借助天力,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8.
范爱侍 《天风》2004,(2):10-11
神子耶稣降世,宣告神是爱。神的爱显明在他将独生爱子赐给他们,让他道成肉身,住在他们中间;更显明在他以爱子为赎罪羔羊,以其尊贵圣洁的生命,在十架上为人赎罪,承担了他们律法上应受的刑罚与咒诅。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的伟人中有一部分人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对大自然中的花开花落,对自己生命历程中变化,都特别敏感。他们善于抓住生命的每一天,会享受,会创造。在事业需要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赴汤蹈火,舍生取义。在死亡威胁自己时,他们会积极生活,甚至冒着危险去争取生命的转机  相似文献   

10.
林超群 《天风》2017,(5):16-17
<正>他们都有一颗"真"心,亦是"真"信徒陈民和邱仁强弟兄是福建教会的信徒,他们因着信仰及相同的生命经历而一起合作,一起追求、同心侍奉。虽然年龄不同、性格迥异,但他们都有一颗"真"心,亦是"真"信徒。一、真实的生命见证陈民弟兄:受苦于我有益。"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陈弟兄是福建福清人,父亲是传道人,他从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熏陶。陈弟兄自1977年开始担任福建省南平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1.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国外大量研究证实其在提升生命末期患者尊严感、减轻心理痛苦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尊严疗法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且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从医护人员、生命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生命末期患者心理特征的实施方案,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的生命意义感和存在感,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纪勤 《天风》2010,(12):I0053-I0054
我在他们的生命里,而你在我的生命里,为要使他们完全合一,好让世人知道你差遣我,也知道你爱他们,像你爱我一样。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的<医学与哲学>杂志,集中发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委员会UNESCO(IBC)第九届会议上几篇关于遗传学伦理问题的报告和论文,以供读者了解遗传学领域里伦理学的研究进展,推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学委员会是联合国重要的生命伦理学的咨询机构,由来自世界各国几十位委员和几十位咨询专家共100多人组成,于每年11月前后举行一次会议,讨论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专门问题.我们所以经常把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推荐给读者,是因为这个委员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会议的专家能够较多地反映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信息,带来这些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在生命伦理学的决策和动向;同时也因为这个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建议、宣言,都是经过多方准备和研究的.从这些文件和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主流倾向,知道世界生命伦理学领域里发生了什么,了解他们现在做什么,他们下一步打算怎样做.显然,这些对于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7)
<正>主耶稣基督,生命的主宰:炎炎盛夏,一群充满朝气的神学生即将步入禾场,成为天国福音的教导者和见证者,求主加给他们信心和智慧、勇气和力量,使他们始终以基督的心为心去服侍众人,在侍奉中尊敬牧长,尊重同工,脚踏实地,追求上进;也求主教导年轻的神学生,赐给他们健康活泼的灵命,使他们能够看淡周围的赞誉、反思自身的不足,操练他们成为胸怀普世、关  相似文献   

15.
B.善牧和贼 羊群是否是跟随牧人,直接涉及到羊群的生命与死亡。所以耶稣更进一步说,“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灭;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10:10)。贼和牧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目的,贼来的目的是为了从羊身上得到利益。为了获得利益,他会不择手段。这也就是耶稣所说的:偷窃,杀害和毁灭。而牧人所关心的是羊群的利益,为了羊群,他能够舍掉自己的性命。为羊群而言,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生命,当然耶稣说这生命是指永生。对于教友而言,我到底是贼或是牧人,则要看我们如何对待教友。在我们山东  相似文献   

16.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17.
虹子历经两年,用中英文双语创作的童话《梦幻森林》,在《梦幻森林》中,所有动物都和睦地幸福地生活着,这是美妙的生态美,也是美妙的生命美,同样体现了生态美与生命美的交叉和共生,互补和融合。虹子的童话启示我们:让儿童的身心涵养生态—生命美,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在全社会倡导儿童生态—生命美育,能够在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生命之力与生命之美,激发他们对人和动物的爱心与同情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儿童生命得到净化、优化和美化,使儿童获得生态—生命美的感悟,从而呵护生态和善待生命,培养和激发儿童精神自由和诗意想象的创造性潜质,促使儿童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美和人类的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的维系,内化为儿童掌控生态—生命美的审美素质——"内在的尺度"。  相似文献   

18.
张焱 《天风》2002,(3):24-24
在施与上,主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存着怜悯的心肠医治有病的人,帮助贫苦的人,安慰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耶稣的无私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自私和吝啬。自私不能令我们更加快乐,只能使生命之泉变得浑浊和枯竭,使我们无法体会到生命中助人为乐、帮人之困、济人之危的喜悦。其实,生命的价值是与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程度成正比的。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不仅能赢来他人的尊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得到升华。从  相似文献   

19.
自唐代韩愈至近人章太炎、郭沫若,皆以为庄子传孔子之学。孔、庄之间是否存在师承关系,是另外一回事,但在我们看来,二家哲学确有贯通之处:他们皆以生命价值立论,其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和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形成,既是道教本身历史性变革的标志,同时也对后世乃至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生命伦理观所具有的道德导向和自然主义倾向,为当代社会伦理价值的追求提供了有益的滋养。一、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建立生命,是中国道教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道教组织的最初形式,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主要代表。他们一方面企图通过斗争手段实现自身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庄子贵生、养生和全生的生命内涵,把个体生命的追求与社会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但由于他们在现实的斗争中累累失利,致使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无法实现,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