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 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3.
观察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患者行个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因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状CTO病变行PCI术的患者。共入选46例患者,每位患者平均置入支架数(2.3±1.3)个,支架平均长度(29.52±6.98)mm,支架平均直径(3.61±0.42)mm。其中左主干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右冠状动脉CTO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93.5%,总成功率95.7%,手术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急性血栓形成、无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心功能(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较前均有改善。随访期间[平均随访时间:(14.48±15.01)个月],发生7例靶血管血运重建(其中2例CABG),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5.2%。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状动脉CTO病变采用个体化策略的冠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这提示对于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状动脉CTO行PCI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及急性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的有效手段。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被临床广泛接受和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有研究显示高血糖是引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血糖管理。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可能血糖目标定为餐前血糖7.8mmol/L,且随机血糖10.0mmol/L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CI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53例患者中接受全乳切除术175例(69.17%),接受保乳术78例(30.83%),其中56例(22.13%)患者保乳术后接受了放疗;年龄≥55岁(OR=0.029,95%CI:0.009~0.091,P=0.000)、首发症状为乳头湿疹(OR=8.319,95%CI:2.229~31.045,P=0.002)、活检方式为切除活检(OR=3.155,95%CI:1.496~6.776,P=0.003)、病理类型为粉刺型(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瘤体最大径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为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独立因素;全乳切除术、保乳术联合放疗、单纯保留乳房术三组之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首发症状、活检方式、病理类型、瘤体最大径是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冠心病血运重建的决策因素很多,目前临床上多依据于冠状动脉解剖的具体病情,事实上还应该结合冠状动脉的斑块稳定性与否,并且要判断欲重建血运的心肌是否存活、在行PCI或CABG后能否达到恢复心肌功能、改善预后的目的.另外,更需要建立多学科的心脏团队、平衡多学科决策,避免偏科治疗.最后,还要考虑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经济条件、个人价值观,以及患者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是否需要同时手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或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血运重建的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无保护左主干(LMS)狭窄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被认为是“标准治疗”,原因就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具有远期生存率方面的益处。但是,目前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药物支架而不是CABG治疗左主干狭窄的趋势,尽管目前这方面的证据还不充分。在此,本文在汇总了经皮血运重建技术(PCI)干预无保护左主干、对比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认为,对于适合外科手术的无保护左主干狭窄患者,CABG仍旧是血运重建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研究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研究对象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87例,检测其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指标,并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冠心病组lgACR及lg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gACR与lgCRP呈正相关(r=0.275,P=0.005),且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加.ACR、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低度炎症(CRP)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患者QRS波时限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CI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92例。据术前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将时限≥110ms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时限110ms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22例)。随访12个月,记录相关观察指标。结果经术前与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PCI后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proBNP浓度、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LVEF[(59.00±8.69)%比(50.78±8.44)%,P=0.03]增加、血浆N-proBNP浓度[(542.89±135.24)pg/ml比(734.65±198.30)pg/ml,P=0.04]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QRS波时限正常范围的患者较QRS波时限延长的患者左心功能改善明显,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能够预测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左心功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服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部队医院入院的符合入选条件患者322例,收集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根据其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结果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22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8.2%,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平均为(17.92±9.28)%。将氯吡格雷抵抗的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高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100%闭塞且闭塞超过3个月的病变。CTO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故被认为是目前PCI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运重建指南中将PCI改善CTO患者缺血症状作为Ⅱa类选择(证据级别B),可见CTO病变PCI选择仍有部分争议,笔者在此对CTO行PCI开通前后左心室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试图找寻其影响因素,为CTO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急诊再血管化治疗PCI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CS的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哪个随机对照试验明确PCI或CABG哪种更好,但目前的治疗倾向于急诊PCI。合并CS的AMI患者直接多支血管PCI治疗获益增加。对于血压偏低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应该作为缩血管药物的一线选择。靶目标平均血压维持在65mmHg~70mmHg,因为更高的血压不增加临床获益。最佳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疗是CS治疗的基石。经皮机械辅助装置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但也加剧炎症反应、出血等风险。  相似文献   

13.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骨桥蛋白(OPN)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二者对ISR预测的准确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施行PCI并自愿随访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复查CAG的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再狭窄组(n=28)和无再狭窄组(n=178),复查CAG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hs-CRP、OPN等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再狭窄组患者hs-CRP及OPN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s-CRP及OPN水平对PCI后发生ISR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当hs-CRP及OPN取最佳临界值时OPN对IRS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相对于hs-CRP,OPN对PCI后发生ISR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其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在发病后能否及早到院接受再灌注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院前延误时间(PDT)即为从患者出现症状至到达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AMI患者就医大多是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能决定自己的症状是否需要治疗,也就是患者决定就医时间延长.本研究目的是分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探索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63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青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OS)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生存期与淋巴转移、胸膜侵犯、腺癌病理的亚分型、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分层、遗传倾向、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0.001)为影响青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有症状出现时分期已经偏晚,早期根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至关重要。如何在标准推荐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既达到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又可使出血风险降到最低,需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年龄、性别、合并症等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本文就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进行概述,包括非血运重建及血运重建SCA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SCAD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调整、SCAD患者出血治疗策略等。期望本文能帮助临床医生针对SCAD患者不同情况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在减少血栓风险同时降低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影响早期宫颈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预后不良因素,以期为宫颈腺癌术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35例ⅠB2~ⅡA期宫颈腺癌术后患者,18例采用单纯盆腔外照射,17例采用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放射治疗期间同步顺铂增敏。复发/转移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复发率降低(P0.05);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与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23、0.000和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均为转移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总生存率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无病生存率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分析在围绝经期女性抗孕酮与联合妈富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自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按着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纯组(妈富隆治疗)和联组(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有效率纯组vs.联组为78.05%vs.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7,P0.05);联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2(Ang-2)显著低于纯组,且纯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6.34%和3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05)。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刮宫术后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内Ang-2和性激素水平,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成熟、定型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再狭窄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者对CABG术后再狭窄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注重整体性、动态化和系统最优化。试用系统论方法探讨CABG术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首例成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完成于1960年,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成熟,CABG手术得以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为代表的微创冠脉搭桥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尽管冠脉介入技术(PCI)以其创伤小的优点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蓬勃发展,但是CABG在远期通畅性方面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因此CABG仍然是冠心病治疗的效果确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