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随机选取2008年10月到2011年6月本院83例经B超或B超联合钼靶检查阴性的中青年女性行乳腺MRI检查,对MRI发现可疑结节病灶的患者进行手术活检,通过病理诊断来评价MRI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83例中青年女性中,发现病变7例(8.4%),癌前改变4...  相似文献   

2.
非哺乳期乳腺炎也被称为慢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内或乳管内残留炎性结节或肿块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乳腺迁延性炎症.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诊、误诊,且须与乳腺癌尤其是炎性乳癌相鉴别.B超、钼靶、MRI等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但病理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疾病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包括中西医结合在内的综合治疗.一旦发现乳腺炎性改变,就应考虑到炎性疾病可能,并及早获得病理学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纤维乳管镜主要应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小了手术切除范围,并修改了部分乳腺疾病的手术指征.但由于乳腺导管系统解剖的复杂性以及乳管镜本身的限制,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切除、导管炎症治疗、乳腺癌筛查、保乳手术中辅助判定切缘等临床应用方面,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争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第二次阅片会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因乳腺图像数据库的来源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方法的应用存在很大分歧,所以不同试验结果很难具有可比性.因此,计算机辅助诊断能否作为“第二次阅片者”还没有被证明.乳腺摄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住院医师和放射科医师都将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经皮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肺活检技术应用已有100多年历史。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发展成为肺部疾病的重要诊断技术。本文综述了经皮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和比较了不同引导技术的特点,以及适应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经皮超声造影引导细针淋巴结穿刺活检。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细针病理结果。结果表明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57%(281/288)、100.00%(54/54)、100.00%(281/281)、88.52%(54/61)、97.95%(335/342)。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在术前准确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阳性患者可避免前哨淋巴结活检,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价值。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影像表现。常规超声、ABVS及钼靶X线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3.16%、86.84%、84.21%,ABVS及钼靶X线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及5.68,P0.05)。ABV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率,有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4.1N 蛋白和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1N蛋白及E-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二者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4.1N和E-adherin之间呈正相关。二者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可为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有6%为Ⅳ期乳腺癌,而这类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局部处理(外科、放疗)可以根除局部病灶及微小转移灶,以延缓或者缓解症状,但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尚无定论。本文对Ⅳ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局部处理等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增长以及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性病灶,尤其是直径<1.0cm的肺部微小结节被发现.在这类肺部微小结节的诊治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都存在各自的"利"与"弊".本文辩证地对这类肺部微小结节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肺部微小结节诊治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筛查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每年以3%~5%速度增长。目前乳腺癌防治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为了阻断高危险性的乳腺向乳腺癌发展,乳腺影像学筛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本文就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诊断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前期病变,近几十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在上升。目前对于DCIS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尽管大量证据证明保乳术和全乳切除术对于DCIS患者术后的复发率相似,但是目前DCIS的手术治疗依旧应用全乳切除术较多。而且对于保乳术切缘的宽度大多数学者推崇2mm的阴性切缘宽度,但尚未达成共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可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避免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遭受过度治疗带来的创伤。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认识,以及对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价值的辨证分析,将有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正确、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报道近年来较多,小儿方面的报道甚少。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期少见:但随着儿科医师对MS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如MR检查的应用),儿童患者并非罕见。有人报道最小年龄24个月,10岁以前发病较少见,不足MS总数的3‰。因其危害性较大,在儿科领域已引起重视。本文总结了1991年10门以来共20例小儿MS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其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临床的逐渐广泛应用,肺部小结节诊断率明显上升。即使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或者经皮穿刺活检等技术,准确诊断肺部结节仍面临挑战。微创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和根治切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胸腔镜本身的局限性,术中准确找到并切除肺内小结节是手术的难点,也成为限制胸腔镜手术开展的因素之一。目前,胸外科领域已有多种胸腔镜术前肺部结节定位技术,本文则对临床上最常用的三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小结节定位技术:经皮hookwire穿刺定位法、经皮穿刺碘油染色法以及经皮穿刺弹簧圈植入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盆腔脓肿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100多年来,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观念不断更新。B超、CT、MRI、镓,锢标记的白细胞扫描等技术诊断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B超、CT引导下的穿刺以及广谱抗生素的运用,使得盆腔脓肿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盆腔脓肿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100多年来,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观念不断更新.B超、CT、MRI、镓,铟标记的白细胞扫描等技术诊断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B超、CT引导下的穿刺以及广谱抗生素的运用,使得盆腔脓肿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的标准处理模式,但由于传统示踪剂(蓝染料、核素和荧光示踪剂等)定位特异性差及药物准入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蓝染料和荧光示踪剂由于分子颗粒较小导致其易通过前哨淋巴结使次级淋巴结显像。核素示踪剂虽然可以特异性定位前哨淋巴结,但存在药品准入和放射安全性等问题。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膜上CD20分子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将吲哚菁绿偶联于利妥昔单抗,将兼顾荧光显像与靶向定位的优点,其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9.
探讨B超配合在麦默通微创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作用。对569例乳腺肿块进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分别于术前进行B超定位,术中进行B超引导,术后B超探查及随访,分析B超配合对手术的彻底性、安全性和准确性等所起的作用与意义。结果569例患者的乳腺病灶均被准确切除,B超熟练程度决定手术的准确性、彻底性及手术时间。术中B超配合20次以上者,其一次定位成功并一次完全切除率达87.4%,与初次(B超配合20次以下)配合者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手术时间亦比初次B超配合者要短,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熟练的B超配合,有利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准确、有效、快速而安全的切除乳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诊治过程中的多学科协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全身疾病,其治疗和诊断都需要多个学科的积极参与协作才能完成。本文就自身体会认为乳腺专科医生掌握诸如肿瘤外科技术与肿瘤内科治疗措施,熟悉乳腺癌放疗与美容整形的相关技术,并能掌握诸如乳腺B超等检查手段等多个学科知识,同时和病理等相关科室紧密协作,是处理好乳腺癌诊治过程中的多学科协作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