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一种处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被认为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可通过性交传播。但因许多正常女性阴道内可检测出UU,且其中一部分人无性生活史或亦无任何症状,即并非都具有致病性。临床检查到UU,并不能确定是寄生状态还是感染状态,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UU致病性认识发展的矛盾运动,发现UU致病力受血清型、浓度、宿主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是一种处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被认为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可通过性交传播.但因许多正常女性阴道内可检测出UU,且其中一部分人无性生活史或亦无任何症状,即并非都具有致病性.临床检查到UU,并不能确定是寄生状态还是感染状态,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UU致病性认识发展的矛盾运动,发现UU致病力受血清型、浓度、宿主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压力致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与多种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多个器官系统的激活和反馈、不同发育阶段对疾病的易感性等。这个过程中,神经可塑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神经可塑性为切入点,阐述了压力、发育阶段、个人发展、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压力致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与多种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多个器官系统的激活和反馈、不同发育阶段对疾病的易感性等.这个过程中,神经可塑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神经可塑性为切入点,阐述了压力、发育阶段、个人发展、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行天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人行天桥不仅有效地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还在不影响机动车行驶的前提下确保了行人的安全通行,有效提升了交通效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行天桥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功能为侧重点,在造型上过于单一,缺乏美感。这不仅不利于公众审美,更对"美丽中国"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文章基于建筑美学思想,从多个角度思考建筑美学思想下的人行天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道教义理中,"无"和"有"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道门先哲研究天地万物的起源、运化及归根的一对高层次概念,是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哲理工具,应用范围极广。对宏观可以无限大,对微观可以无限小,不论有间无间,以"无""有"论之,无不中的。不断加深对"无""有"内涵的学习和领悟,对生活与修道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无"和"有"的体悟。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对各种社会风险的预警成为不同认识领域共同关注的普遍认识活动。在本质上,社会预警是一种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的超前性认识活动,是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特殊方式。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哲学认识论维度对社会预警加以透析;从"社会"、"预"和"警"等多维度考察与辨析其内涵;从社会预警主体、客体与中介的确定中揭示其动态认知活动系统的内在结构;从多种相互关联的认知环节的划分中揭示其认知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旷三平 《哲学动态》2004,2(7):10-13
一 关于评价尺度的问题,我国哲学界一直是在以下三个方向上展开研究的: 其一,认识论方向.这种研究的定势是把评价归结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进而把评价 尺度理解为一种特定的认识标准.例如,在传统教科书体系中,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问题被 纳入是否正确认识了社会客观规律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了社会客观规律,才能 对社会进步做出科学的评价.而评价所运用的尺度或标准,一是看物质文明(主要是生产力 的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二是看精神文明(主要是思想教育的水平)提高到了什么状 况.由于评价尺度的问题被局限于认识论的讨论范围,因此,讨论本身往往内在地受制于传 统认识论"排除主观性"原则的约束,即排除主观性因素越是彻底,就越是接近对事物的客 观评价,评价过程成了一个不断排除主观性而接近客观性的辩证认识过程,评价尺度也成了 一个反主观主义的客观认识标准或一个唯物主义地建立起来的标准体系.这种研究的定势旨 在确立评价活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公正性,但用沃尔特·李普曼的话来说,它却犹如"现代性的酸",一切有关评价活动的主观性、民主性和个别性都被溶解了,主体在这里被"困惑"了.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化到技术化的认识论"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认识过程上技术的介入日益增多,使原先依赖自然天成的认识手段所展开的认识活动日趋依赖人工技术手段;二是在认识论研究中存在着基于自然科学的自然主义进路和基于技术隐喻的计算主义进路。双重意义的自然化与技术化,需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在认识过程中适度平衡自然因素与技术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认识论研究中积极促进自然化进路与技术化进路的结合,三是在形成认识论研究进路与不同的认识过程相互匹配的关联中,促进更加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为丰富的认识论探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论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基本概念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疾病谱和疾病死因顺位排列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个严峻的问题凸现在人们面前 ,这就是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致病作用。对于相当一部分疾病而言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疾病。据文献报道这些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共有 2 4 6种 ,诸如高血压、高血糖、过量进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A型行为类型等等 ,其中绝大多数与生活行为方式有关[1] 。值得强调的是 ,在全球疾病死因顺位中 ,前几位都是与生活行为方式关系密切的…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疾病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功能性疾病”的由来与现状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疾病概念为 :“人体在一定条件下 ,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此时 ,在不同程度上 ,人体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 ,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 ,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疾病是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和人体对这些损害的防御代偿等作用的矛盾。这一矛盾双方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不断进行斗争 ,直到疾病痊愈或人体死亡时才告终结”[1] 。生物医学模式有两个基本假设 :(1)还原论 ,即认为所有疾病均可线性地还原到某一病因或细胞结构变…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助学贷款的产生到深入实施,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因素不断出现,不断变化。而关于这些因素的讨论主要从相关的政策制度展开,本文从借贷双方心理的维度展开,通过对借贷双方的心理剖析,进一步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过程,以利于其顺利实施。一、国家助学贷款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招生收费制度的实行和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没有能力支付标准学费和起码生活费的贫困生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面对日益凸显的贫困生问题,高等学校相继建立健全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多元…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以来,人们对Hp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阐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溃疡愈合"和"溃疡治愈"与溃疡愈合质量关系;(2)Hp发现是消化性溃疡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根除Hp才能降低或预防溃疡复发;(3)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基本的手段;(4)消化性溃疡治疗新策略应该是: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根除Hp。希望对读者在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上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必然。人们通过实践,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在实践中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获得预想的结果。这时才有自由。必然和自由,是对立的统一。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根据必然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从盲目的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的主动状态,也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广大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个临床难治病,其病机复杂,病情缠绵难愈。基于以往认识基础上,本文侧重于对糖尿病足溃疡局部病理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了解溃疡局部因素在糖尿病足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能在理论上对既往认识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三大影响因素基础上作一定延伸。由此引入的新疗法可能成为现行治疗糖尿病足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以来,人们对Hp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阐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溃疡愈合"和"溃疡治愈"与溃疡愈合质量关系;(2)Hp发现是消化性溃疡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根除Hp才能降低或预防溃疡复发;(3)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基本的手段;(4)消化性溃疡治疗新策略应该是: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根除Hp.希望对读者在对消化性渍疡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上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7.
损伤与抗损伤是机体对病因作出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正确地认识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现代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有利于传统医学提高辩证施治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癌症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抗损伤反应中的辩证关系,可望逐步提高医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认识是反映和建构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8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认识论研究中逐步发展起来一种主体性的倾向。主体性倾向,就是着重从主体方面来考察认识论,认为主体在认识中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真正的主动者,认识是主体积极进行创造的过程。主体性倾向几乎影响了人们关于认识论一切主要问题(诸如实践、主体、主客体关系,认识过程、认识的评价和检验等)的看法,因而,这种倾向也就不可能不影响到人们对认识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权不离经","行经必假之以权"的权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动态地认识事物,注重相关事物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复杂性,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权变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随着现代科学地发展,事物的"整体性"、"不确定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权变理论与方法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进一步充实了权变方法论的内容.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其整体、宏观、动态的辨证思维特点,成为临证权变的重要基础."权变"是相对于人们的既有经验和思维定势而言,是对临床诊疗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工作卷入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卷入的研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复杂、泛化的多因素的概念与结构发展到简单、内化的单因素的概念与结构;从理论上关注个体评价过程到重视个体--环境相匹配的观点;从工作场所的卷入研究到非工作场所的卷入度研究;以及从原来的只有在美国的研究扩展到开始关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最后,文章还对今后研究的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