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范引导着我国器官移植健康发展,然而,随着《条例》对器官移植供、受者条件的严格限制,尸体供器官数量迅速下降,亲属活体移植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结合《条例》,就器官来源短缺、保障活体供者安全、亲属活体供者选择和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作用等问题做出较详细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移植和其它器官移植一起实现了人类长期以来渴望生命再生的梦想,并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器官移植也面对许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难题。供体,特别是活体器官的摘取,受体的选择等,都受到社会道德观的制约。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受体的利益、人体科研的道德规范以及相关制度的伦理学要求等方面,较为详细的阐述肝移植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肝脏移植和其它器官移植一起实现了人类长期以来渴望生命再生的梦想,并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器官移植也面对许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难题.供体,特别是活体器官的摘取,受体的选择等,都受到社会道德观的制约.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受体的利益、人体科研的道德规范以及相关制度的伦理学要求等方面,较为详细的阐述肝移植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公众对活体大器官移植的认知态度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河南地区公众关于活体大器官移植态度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赞成开展活体大器官移植;(2)多数公众反对器官买卖,但赞成器官买卖的也有相当大的比例;(3)亲情是亲属活体器官捐献者愿意捐献的主要原因。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促使活体大器官移植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地区公众关于活体大器官移植态度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赞成开展活体大器官移植;(2)多数公众反对器官买卖,但赞成器官买卖的也有相当大的比例;(3)亲情是亲属活体器官捐献者愿意捐献的主要原因.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促使活体大器官移植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移植只限于在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因帮扶形成的亲情关系"之间进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多例器官"交叉移植"现象.如何界定、规范、处理这种法律事件,防止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以及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体器官移植医学实践与法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器官移植手术在临床首次展开,于70年代末,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器官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而胰肾联合移植仅次于肾、肝、心移植之后居第四位[1].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是很多终末期患者(如晚期癌症、肾衰竭等)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捐献器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提高活体器官以及遗体器官的捐献率,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潜在器官来源,即那些因为捐献者年龄太大、病毒感染(如丙型肝炎)、心死亡等各种原因被放弃的"次优(suboptimal)"遗体器官。受益于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前被认为不适合进行移植的次优遗体器官现在变成了潜在的供体。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外关于"次优"遗体器官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致力于器官移植事业的中国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就活体器官移植而言,识别变相买卖人体器官的情形并加以防范,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活体器官移植中,人体器官买卖可能发生在非亲属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亲属之间。非亲属间的器官买卖主要表现为假冒亲属关系以及非法地下器官移植。亲属间器官买卖的主要情形是通过物质利益诱导供者捐献。防范人体器官变相买卖的措施有:将参与人体器官买卖的中介及医疗机构纳入刑法调整的对象;规范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严惩器官买卖涉案人员;净化网络,铲除非法器官交易滋生的环境;切实提高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能力;提高公众生命意识,珍视生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体器官移植态度与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包括尸体器官移植与活体器官移植,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新兴社会事件。本研究对大学生人体器官移植的态度与认知进行专门调查,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认知与心理特点,并期望对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器官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那些已经不能用其他疗法治愈的重要生命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由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导致了国内器官移植的无序竞争,同时造成了可供移植器官的巨大浪费。《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同时有利于发扬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医学伦理学道德。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异种器官移植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器官短缺的问题日渐突出,80年代末起异种器官移植的应用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形成热潮。但研究表明,克服异种移植排斥非易事,异种器官移植可能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传播,以及异种器官分子不相容性造成的种属屏障,都使异种器官移植的前景难料。  相似文献   

13.
器官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那些已经不能用其他疗法治愈的重要生命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由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导致了国内器官移植的无序竞争,同时造成了可供移植器官的巨大浪费.<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同时有利于发扬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医学伦理学道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器官移植术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各类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移植排斥反应依然是困扰移植学界的难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过程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辩证思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我国新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日本现行的《器官移植法》,从立法背景、立法前器官移植开展情况、法规整体情况、立法调整范围、立法目的与理念、监督管理机构、禁止器官买卖、器官摘取事项、处罚等九个方面进行,并对借鉴日本《器官移植法》,完善我国器官移植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器官移植,特别是活体供体器官移植,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和社会方面的难题.一方面要鼓励人们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自己的器官,另一方面社会又要求医学技术保证"健康人"的绝对安全.作为活体供体,既冒着生命危险和承受健康损害,又特别关注自身器官是否能有效挽救指定患者的生命.根据我们开展临床活体肝移植的体会,从供体的知情同意权、自愿原则、风险和利益对等、优先考虑供体利益、供体的健康和经济风险、保护精神病人和青少年利益以及捐献者的骄傲感和光荣感等方面探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睾丸移植的伦理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 ,为解决男性不育及性功能障碍等疾患 ,睾丸移植应运而生。但是睾丸作为精子的生成器官 ,其移植比其他器官的移植更为敏感 ,也更易于引发伦理学问题 ,本文在简要介绍国内外睾丸移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对睾丸移植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加以探讨。1 国内外睾丸移植的发展及现状从 1889年Brown -Sequard将一只 2岁龄狗的睾丸提取液注射到自己体内寻求返老还童以来 ,睾丸移植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先后经历了睾丸组织种植 ,吻合血管的自体、同种异体睾丸移植和睾丸间质细胞移植等几个探索过程和发展阶段。尤…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我国新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日本现行的《器官移植法》,从立法背景、立法前器官移植开展情况、法规整体情况、立法调整范围、立法目的与理念、监督管理机构、禁止器官买卖、器官摘取事项、处罚等九个方面进行,并对借鉴日本《器官移植法》,完善我国器官移植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异种器官移植作为解决移植器官严重短缺问题的潜在途径,引发了诸多争论和关注,因而提出运用生命伦理学的原则,重新认识和评价异种器官移植,旨在对其研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务工作者对器官移植的认识和意愿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器官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至 1999年底 ,我国肾脏移植累计达到 2 910 6例次 ,其他如心、肺、肝、角膜以及脾脏、肠道等器官移植也在国内相继开展[1] 。但供器官来源的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临床器官移植的瓶颈 ,严重影响了器官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供器官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医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医务工作者作为器官移植工作的行为主体 ,他们对器官移植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对器官移植和相关立法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1 对象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