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心理学危机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心理学界存在的心理发展的多种危机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理学的危机并非源于当前的心理学科本身,而在于心理学者的主观认识和实际工作中。要改变心理学发展缓慢的现状,必须打破心理学者之间过分独立的学术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消除存在于心理学者之间的成见,找寻存在于心理学自身和存在于社会需求中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我同一性作为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地应用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但由于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使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从而影响了同一性概念的理论功能。本文分析了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的新趋向,透视了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上的含义。最后,提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范畴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高申春 《心理科学》2011,34(4):1006-1011
本文在阐明詹姆斯心理学的出发点、并考察其心理学思想的探索和突破的基础上指出,詹姆斯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历程无疑经历了一个根本的转向;又结合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比较认为,转向之后的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的潜在意义,只有借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框架和概念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进一步的发展。文章最后还暗示了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现象学转向对于理解并构建心理学的学科同一性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从道德哲学两千多年对其研究的历史看它是古老的,而从它已转变为高度经验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看它却是崭新的。通过考察美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尤其目前状况的基本特征,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并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确立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是审查该学科发展状况的基础。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性科学,却没有按照人的本质属性来发展适合自身独特对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照搬探究物的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方法。因此,人作为心理学的主题和对象逐渐迷失在大量的经验研究中,以至于当人们读完心理学的著作之后,根本不能回答"人是什么"这个促使近代心理学诞生的古老哲学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要使心理学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本学科旨在探究人性的历史使命,必须意识到心理学作为人性科学这个基本前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起符合人性本身的方法论、学科观、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整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论、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身心关系、心理和生活实践的关系、意识、个性以及心理学的发展和未来等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它对整个心理学科的进展,尤其对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和建立,具有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心理学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一百年中,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虽然有了很可观的成绩和发展,终因根基未固而动摇不定,甚至发生“危机”。可以说,心理学至今还处在徘徊的道路之中。这门还年轻的学科究竟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进才能得到健康地发展,还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因此,开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当前仍然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头等需要,尤其在我国。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本土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困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主义倾向明显,导致很多研究者在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根本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认识偏颇。要解决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的困惑,需要重新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本土心理学研究者以思考,帮助其重拾学术自信,促进研究者在未来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进而产生更多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心理学分裂危机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心理学家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而陷入破碎和分裂之中,其它学科的蚕食也对心理学的存在构成威胁。整合并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心理学破碎的现实需要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以系统论的科学观为指导是心理学整合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rn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  相似文献   

11.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20,52(3):386-398
西方“具身认知”心理学与赋存在中国文化里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体知”心理学思想息息相通, 而中国文化又有其独异于西方文化的“身体”智慧。文化的源头实为神话。追根溯源, 本文主要从具身认知的视阈中将中西方神话中“身体”的角色两相比照, 首先从本体论维度以现象学诠释的方法来描述神话的身体母体是如何生成的, 并以天地开辟神话、万物肇始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为例揭示中国“身体”的本体论特色—— 一元论; 其次再从空间维度以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剖析神话的身体现象学场域是如何延展的, 并从物我同一角度、天人交感角度和人神相通角度来彰显中国“身体”的空间维度特色——气论; 最后再从时间维度以社会建构理论来解构神话的身体是如何在时间场域中流变的; 并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三个层面来表达中国“身体”的时间维度特色——易论。通过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具身智慧”, 以期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心理学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2.
舒跃育  石莹波  袁彦 《心理学报》2019,51(9):1068-1078
在学科的主流叙事中, “科学性”被视为心理学的基本特征。长久以来,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心理学提供了学科精神内涵。具体而言, “操作性定义”和“证伪标准”成为了心理学“科学性”甚至知识的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可心理学的这个方法论基础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并非所有的科学概念都可以给予操作性定义; 其次, 全称存在命题和统计规律无法经验证实和证伪; 其三, 共有的自然科学方法不足以体现心理学的独特价值。因此, 来自于成熟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并不足以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奠基, 心理学背后的本体论承诺对本学科的方法选取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只有本体论承诺才能为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供逻辑起点。重新反思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基础, 对于解决学科分裂危机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关西方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2,34(4):101-106
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上 ,西方心理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该文认为 ,心理学的确存在着分裂的危机 ,因为心理学至今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 ,且心理学的分化导致了心理学机构解体的危机。但是心理学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观点是可比的 ,可公约的 ,因此整合是有希望的。在迈向整合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着两个障碍 ,其一是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力主以自然科学为楷模 ,通过严格客观方法的应用 ,实现心理学的大一统。客观主义由于压抑了不同的声音 ,阻碍了对话 ,给心理学的整合造成障碍。其二是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在“怎么都行”原则的指导下 ,认为任何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相对于它所产生的背景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没有任何外在于话语群体的标准作为最终的尺度。相对主义的观点导致了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无原则多元化 ,使得西方心理学分裂危机进一步加深。该文主张心理学的整合应该是在一个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化的整合 ,即允许多元化和多样性成分的存在 ,但不同成分之间是互补的 ,而不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iscusses a role for psych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psychology as an undergraduate major, psychology’s expertise in measurement, and the assertion of some that cognitive science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advance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sychology has a responsibility as a discipline to adv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educate students about this technology. Studies suggest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 psychology can facilitate reasoning about general issues. A process-oriented course in psychology and computers is suggested as a way of incorporating computer literacy into the psychology curriculum. The role of the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Psychology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果茨基理论为社会建构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建构论从维果茨基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思想。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的反叛精神,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倡导的认识论和发展观,借鉴了维果茨基提出的工具论和方法论,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了根本性动摇和冲击  相似文献   

16.
Psychology as the discipline of interiority is the name of the psychology that has developed from Wolfgang Giegerich's work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unterview to that of Mark Saban's claim that Giegerich's psychology is ‘irrelevant’ to Jungians today and is based on a fundamental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Jungian psychology. It will be shown that, in fact, it is a fundamental misunderstanding of Giegerich's work that has led Saban to form erroneous conclusions. Links between Jung's and Giegerich's conceptions of the ‘objective psyche’ will be highlighted, along with other examples of how, contrary to Saban's conclusions, psychology as the discipline of interiority has obvious connections to, and grounding in, Jungian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7.
18.
苏得权 《心理学探新》2011,31(3):195-199
心理学的多元化是指多种心理学研究的共存,它包括认识论水平的多元化、方法论水平的多元化和学科水平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相对主义,它与实用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用主义为当代多元化的心理学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实用主义多元论认为,各种心理学分支理论在没有被强制整合到同一框架之前,它就是统一的整体。促进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学的实用价值是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