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志愿者在安宁疗护/缓和医疗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目前我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志愿者培训、评价、督导工作以及对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支持尚不成熟,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由各机构分散管理运作。文章汇总国内外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的管理经验,包括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督导、考核,志愿者团队的资金及行政管理,以及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及其团队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及如何应对,以资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安宁疗护是姑息治疗在患者终末期的具体实践,终末期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控制是安宁疗护的核心,合理用药是症状控制的基础,终末期患者躯体、心理因素的复杂性和伦理背景给合理用药带来巨大挑战。安宁疗护通过缓解患者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生命尊严,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正首届"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于2018年9月14日~16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习会由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和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柏林禅寺及北京赵州茶馆协办。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和肿瘤终末期患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善终需求同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效借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尤其是临终患者,面临着躯体病痛、生理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压力及医疗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问题。肿瘤临床医生是癌症患者全程管理最主要的参与者,更多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肿瘤疾病本身的治疗,对于临终患者缺乏足够的医学人文指导下的"安宁疗护"工作。这既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让癌症临终患者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患者的人格及尊严尽失。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尝试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就安宁疗护存在的问题、医生的定位、如何进行安宁疗护等方面进行综述和探讨,以期为医生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从安宁疗护认知、接受安宁疗护和影响安宁疗护因素等方面,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安宁疗护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安宁疗护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相关部门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以2016年4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标志,最近两年安宁疗护已被不少业内人士所熟知。座谈会对"安宁疗护"一词做了如下阐述:"为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在临终前提供减轻痛苦的医疗护理服务",用以替代曾经比较流行但过于直白的"临终关怀"。易名的初衷是希望符合民众的心理认知,便于在整个社会推广安宁疗护的理念,同时与境外华文地区的文献接轨,方便学术交流。安宁疗护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事涉千家万户、影响民生的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安宁疗护对癌末患者家庭压力的实际缓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全国4 732例患者个案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居家服务为主的安宁疗护是必要且有益的。应持续改进和推广全人照护服务,为癌末患者提供疼痛控制药物、定期电话询诊、护理指导以及心理舒缓行动。安宁疗护机构还应重视对患者家属/照顾者的服务支持,为有需要的患者家庭提供稳定和持续的义工服务,并引导患者家庭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最大限度地消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完善医保政策和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等外部制度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概念,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了解和重视,进而促进实践发展。研究系统检索中英文常用医学数据,根据相关标准纳入31篇文献,从概念的演化史、属性、前因、后果、同义词与近义词5个方面进行分析。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4个属性为: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症状控制;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性照护;多学科合作的系统性照护;强调沟通咨询的个性化照护。  相似文献   

9.
患者在临终过程中常常面临极大的身心困扰,安宁疗护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和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镇痛镇静是安宁疗护的首要任务,在治疗时应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鉴别、评估和分类管理,连续监测用药过程,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提前告知用药风险、满足患方需求能够有效避免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在临终前提供的旨在减轻痛苦的安宁疗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阶段可能长达数月,存在多种问题,特别是营养不良的风险较大,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还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为更好地进行安宁疗护阶段的营养支持治疗,本文就此阶段的营养支持用药治疗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自填法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医生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为提升基层安宁疗护医生服务能力,更好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关于疼痛评估的题目正确率总体较低,动态评估、剂量换算、阿片类药物耐受定义等知识正确率最低。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测试及格率与上一年度培训天数、职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县有关。提示基层安宁疗护医生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应加强针对性的知识培训;加强激励提升医生工作态度;适当给予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多数患者处于中晚期,癌症生存者位列世界第一,他们的生命质量亟待提高。安宁疗护作为一种系统的临终照顾模式,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在安宁疗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癌因性疲乏、肿瘤相关性失眠、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癌性厌食症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王荣伟 《天风》2018,(5):58-58
临终关怀也称"安宁和缓医疗""善终服务""安宁.疗护""姑息疗法",通常是针对癌症晚期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由于物理治疗对晚期患者逐渐失去效果,反而令患者受到更多的痛苦,因此便提倡以临终关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令患者能够以安详而有尊严的姿态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缓和医疗"和"姑息治疗"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辨析和界定,明确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在介入时间、服务对象、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及潜在风险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继续原发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提出本土化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的准入标准和适用范围,目的是消除医务人员和民众对两种理念的混淆和误解,为宣传和推广相关服务提供借鉴,实现生命全周期的连续性服务。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福利多元论、社会支持论、社会角色论和社会网络论的起源、内涵、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现状,旨在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提高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四种理论对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对社会支持实践指导意义亦各有差别。此外,虽然不同理论各有侧重,但仍不乏共同之处。我国安宁疗护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完善,因此在借鉴不同理论的同时,既应求同存异,又要博采众长,才能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区域发展实际的安宁疗护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荣伟 《天风》2018,(5):58-58
临终关怀也称“安宁和缓医疗”“善终服务”“安宁疗护”“姑息疗法”,通常是针对癌症晚期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由于物理治疗对晚期患者逐渐失去效果,反而令患者受到更多的痛苦,因此便提倡以临终关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令患者能够以安详而有尊严的姿态离开人世.这项服务虽然在中国已经实践了30多年,但是还未普及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老年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量表,探讨适合老年癌症患者照顾模式。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法与资料整合法发现,对于老年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我国尚未有本土化灵性需求评估量表。而对于老年癌症患者的照顾,安宁疗护的居家照护和安宁共同照护比较能符合老年人的期待,且老年癌症患者对维持正常活动功能有需求,不希望被护士全权照顾。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将老年癌症患者剩余活动功能视为核心,以安宁居家模式为主导,安宁共照模式为补充,患者主/被动、护理人员部分补偿/全补偿的照顾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晚期癌症患者宁养疗护强调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其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成为姑息医学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姑息医学快速发展,宁养疗护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宁养疗护伦理在医疗方面强调适度治疗与合理用药,护理方面强调患者生理、心理、灵性、社会和宗教等层面的整体性照顾。梳理宁养疗护伦理有利于在宁养疗护服务中做出最优伦理选择,这种选择需遵循不伤害原则,注重生命质量原则、适度治疗和舒适生存原则、尊重患者意愿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医学人文角度出发,做好安宁疗护可从加强沟通能力、重视灵性照护、注重家属的哀伤辅导三方面进行。医护人员应在提供足够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尊重患者需求,共同制定临终决策,通过协助患者自我实现来帮助患者寻求生命价值与意义,并协助家属平稳度过哀伤期并开始新生活。为了避免理论化的抽象阐述,从三个临床案例入手,分别通过案例介绍、案例评估、照护策略与计划、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沟通技巧、灵性照护与哀伤辅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谵妄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组神经精神综合征,并且与共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负性结局,如医疗花费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长期认知功能下降。对于谵妄早期评估、预防以及治疗近10年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研究。本文就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进行综述,表明在癌症患者中,研究证据多支持使用短期、低剂量抗精神病药控制谵妄症状。癌症患者谵妄的预防也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非药物干预对于存在谵妄或谵妄风险的癌症患者有着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