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高等中医院校师承教育试点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部分学校在中医专业恢复师承教育,开办试点班。试点班以中医课程为主,培养方向是中医特色临床。在师承教育试点班里,已经把纯中医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相对分开。恢复师承教育试点班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它在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清末、民国与社会主义中国的能海法师,经历了中国佛教由衰微到复兴再到新生的整个历程。他的教育思想,曾在清末居士佛教兴起与民国庙产兴学之风的双重影响下犹豫徘徊。最终,他选择了“以丛林为学校,以僧众为学僧,以执事为教员,以清规为章程,以寺产为经费”的复古式僧伽教育,同时又吸收社会教育的一些先进理念。他的这一佛教教育模式,正在为现代佛教教育所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的中西医教育从课程内容和学位教育形式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在中西医的学术内部.中医学理论属于哲学范畴,缺少自我更新的能力,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进步.而西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会带动其迅速发展.这就是当前中医教育面临的结症所在,需要中医人士潜心研究,为中医教育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4.
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在分析中医“范式丢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范式丢失”是引起近现代中医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范式丢失”后的中医在管理层面上失去了话语权,并直接导致中医教育、研究的去中医化,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医自身的发展。寻求中医的“范式”回归是现代中医发展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医教育的重心在继承--再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批能主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医疗和保健问题的专门人才。但是 ,目前的状况非常不尽人意 ,其表现是我国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和中医科研部门中 ,中医毕业生不能主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诊治疾病 ,使中医乏人乏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尚有少数老中医支撑着中医院的门面 ,再过几十年 ,真正信中医、懂中医、业中医的人就更少了。如果真的没有了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从事实践并创造效益的思维着的庞大群体 ,中医就只有其名 ,而无其实了 ,“中医”这个珍宝也只能像其它中国传统文化一样 ,以古籍的形式存入“宝…  相似文献   

6.
研究民国教育的开拓之作──简评《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孙宅巍由南京大学申晓云同志主编的《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以下简称《民国教育》)一书近期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清晰地描述了民国教育的面貌,探讨了民国教育的发展性质和运动...  相似文献   

7.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粹,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对病人全面调理、副作用小、治本等优势。艺术教育也是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逐步形成的,中医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这些调理原理和功效对有着相同目的的艺术教育来讲有着不可低估的启示作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它们之间相得益彰,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相似文献   

8.
<医学与哲学>2002年2期和2003年4期分别刊载了王庆宪先生的两篇文章<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和<中医教育的重点在继承--再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以下统称王文)笔者不敢苟同,试商榷之.  相似文献   

9.
正引子自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以来,陕西回民在民族自觉的召唤下,因时、因事成立了一些民间自治组织。民国初年,为唤醒民智,倡导新式教育成立了中国回教联合俱进会陕西支部。该俱进会由王宽(字浩然)阿訇、侯德山等人发起在北平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民国十二年至十八年(1923年—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连年干旱,最终酿成民国  相似文献   

10.
1952年中央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办了一个5年制的“中学西”培训班,以期提升中医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通过追述“中学西”班的开办始末及该班学员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作用,探讨了“中学西”的教育模式在中医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希望对于中西医结合途径以及中医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否定和废止中医的思潮中,偏居内陆的山西统治者阎锡山特立独行,成立了"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弘扬和发展中医。对中医的认可,源于阎锡山接受的儒家教育和"中的哲学"思想基础,更与他务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密切相关。在中医改进中,阎锡山倡导系统的方法和中西医兼容的原则,并在政策、经济、人才引进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作为政要名流对中医的支持令中医界倍感可贵,他们对阎锡山的行为高度赞誉。中医改进研究会18年的探索,一度使近代山西的中医改良位居全国前列,也树立了一个行政主导中医科学化的独特样本。  相似文献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办学近六十年来,注重挖掘与提炼中医学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资源,形成了富有中医文化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教育理念。1994年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中医文化学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目前中西医争论的现状,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出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认为西医与中医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两者还会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中医学界都把整体观作为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之一。但是 ,作为特色和优势 ,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中医的特色与优势 ,应该是指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这才能真正称得上特色和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呢 ?今以第六版中基教材上关于中医整体观的阐述为基础 ,对中西医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些新的认识。1 整体观念并非中医独有1 1 首先是就中医整体观的医学内涵来看 :“中医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 ,不可分割 ;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 ,彼此为用 ,在患病时 ,体内的各个部…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不仅是传统文化,更是治病救人的传统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世界上没有万古不变的科学,科学总是不断地汲取新的东西而随时抛弃那些过时的东西,中医药学也不应例外。在医疗市场中,中医药必须有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生存与发展。针对中医日渐式微的局面,从中医药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等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医药所处的市场环境,并结合近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医临床现状等方面,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生存与发展内在需求的观点,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1 方法论指导误区学习中医文献是中医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 ,关于学古文 ,国学大师王力先生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篇文章中谈到了关于“从思想上去体会还是从语言上去说明”这一问题 ,他指出 :“我们读古人的书 ,必须很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 ,但是 ,当我们阅读一本古书的时候 ,是应该先体会古人的思想呢 ,还是应该先弄懂古人的语言呢 ?这个先后的分别非常重要 ,这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毫无疑问 ,弄懂古人的语言是体会古人思想的前提基础 ,有意无意地曲解古人的语言 ,或者说“断章取义” ,使它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这样 ,即使把古书“讲通…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性理解和发展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反思 2 0世纪中医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 ,中医发展一直笼罩在科学主义的光辉与阴影之中 ,并在不懈地追求医学一元主义的理想目标。科学主义视科学 (现代科学 )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用这种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 ,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非科学” ,而一切非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视域里是应被废除或改造的 ,于是便有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等口号和主张 ,中医至今仍没有摆脱被质疑和改造的尴尬境地。医学一元主义与科学主义具有内在互补性 ,并“构成了 2 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个主旋律”[1] 。医学一元主…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国各报上展开中医大讨论,袁宗军等提出:“拿什么拯救中医。”符少花等提出:“中医路在何方。”杜治政综合出四大问题及十个小题,指出中医争论已一百几十年了,也许还要继续一、二百年。他希望这个争论在短期内达成共识,发表了《以理性思维看待中医》长文,其中他反对“中医  相似文献   

19.
略述临潭穆斯林女子教育马凤仪在中国教育史上,女子学校的出现是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争取妇女解放的一大尝试。而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派从创建之日起,就因为注重科学文化,注重教育,不惜化费巨大财力和人力,兴办了由村学、完小到中学的各类学校。尤其是女子教育...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应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摆在工作的首位。民国初期著名中学南开学校张伯苓校长主张“教育救国”,强调以德立校,开设了修身课,注重体育道德、公民教育及培养具有示范作用的教育者,这些办学举措使南开学校声名远播,并最终形成南开精神。本文着重阐述张伯苓“教育救国”及以德立校思想,通过揭示清末民初教育宗旨的演变、南开中学办学的成功教育经验,探究出民国初期南开中学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