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三种类型歧视所造成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耻感,论述我们应当如何利用适当的文化应对策略来消除歧视、减少病耻感,从而有效地克服病耻感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影响。文化差异与病耻感的形成直接相关,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着精神卫生问题以及相应的服务政策,深入研究和认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减少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帮助他们克服病耻感。中国道家文化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可以发展出有效的心理疗法,对于精神疾病是一剂对症的良药。  相似文献   

2.
耻感     
正邻居有一条泰迪狗叫球球,主人不很待见它,所以它总是一副脏脏的样子,就像一把黄不拉几的布拖把。它的毛发旺盛,披拂全身,难以看到眼鼻口耳,我总是很替它着急。因为不受待见,它的脾气很坏,在与群狗争食时,它撕咬狂吠,十分凶狠,因此小区里的人都不大喜欢它。球球的坏脾气让大伙退避三舍,但它的凶狠并不能让它免遭伤害。喝过酒的人会戏谑地朝它  相似文献   

3.
耻感与尊严     
耻感是我在他人面前的一种特殊情感.他人在这里成为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他人面前反观自照.我从他人那里认识我的存在、我现在的样子.因而耻感就其实质来说是我的耻感,它指向了自是,是自我的呈现.我之所以感到羞耻,是我存在的欠缺,耻感则是对这种欠缺的自觉意识.耻感的存在表明一个人善心犹存,还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存在.耻感的存在是一个人自尊的显现,并通过怨恨、苦恼等心理活动促进一个人尊严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耻感与存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从存在本体论维度审视耻与耻感。耻以否定性方式表达了人的内在规定性,耻感则是以否定性方式把握善。耻感形成于对善、自我及二者差距的自觉意识。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既是道德自律的内在根据,亦是道德义务、责任、良心的特殊存在方式。有耻无违是社会风尚清明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耻感与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 《道德与文明》2008,1(1):30-31
一个人能否在道德上自律,不仅与其理性认知水平有关,而且与其耻感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分析耻感与自律的关系,对实现个体的道德自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耻感与道德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主张德治的儒家和主张法治的法家两大道德哲学的历史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个体道德和社会伦理的两大道德哲学的逻辑体系中,耻感都是道德哲学体系的原素和原色.耻感的伦理根源和伦理动力是个体"成为一个人"的向伦理实体和人的公共本质回归的精神运动.耻感的道德本性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因而它的更深刻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是推动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病耻感是抑郁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导致患者回避或拒绝治疗,严重影响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临床工作中的经验,结合病耻感和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技术整合,形成知行分析疗法(PBAT)这一针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工作模式。从症状的主观/客观和可控/不可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觉察、接纳和专注技术的运用,降低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进而达到有效治疗抑郁症,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羞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来推定重视"面子"的中国道德观缺乏自律,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道德观赖以为基础的"羞恶之心"其实是耻感,而耻感是羞感和罪感的双重迭加。以儒学为旨,可知耻感即是羞恶之心,它出于恻隐之心,并可明确其萌发历程为:由不忍→将他者投射到自我心象→意识到对他者负有伦理责任。由于耻感非羞感,故以西方思想论羞感来理解羞恶之心,也就难以说明羞恶之心是道德本体,以及为仁与义的结合。最后,透过王船山的释义可以发现,耻感的扩充历程,即是孟子所言的"养气"。  相似文献   

9.
耻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旨在于提倡"身体文明",不是每人每事都能身体文明,但可以是每人在多数情况下和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去身体力行,"修己以敬".从现象分析的角度看,西方现象学的身体论和中国善学的身体论既有共同的理解和对话平台,又有不同之处,都有助于我们今天对"耻感"现象的认知;并希冀社会生活中愈益增多的人们踏上人际交往的"善端",发出善意,以善相待,相互发出"身体文明"信号.这样,就在实际上推进了多数人文明、减少了可耻现象,这是每个人都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耻感的内容丰富多彩,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羞耻心理体验形式表现出来.其基本样态包括:自然耻感和道德耻感、自律性耻感和他律性耻感、先耻感和后耻感、个体耻感和群体耻感、德耻感和才耻感,等等.  相似文献   

11.
孔子道德哲学体系中的耻感具有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道德品性.当耻感与"礼"相联系时,它注重的是社会的道德评价,以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条件,具体表现为道德他律;当耻感与"仁"相关照时,它注重的是主体的道德自觉,以自我行为与道德要求的关系为条件,具体表现为道德自律.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解读孔子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耻感品性,对于人们按照社会主导价值观自觉地趋荣避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耻"是一种负面的道德情感与心理状态,古汉语"耻"字由耳心结构转向耳止结构,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国人对"耻"的意义理解的变化。传统社会各阶层共享的道德耻感,主要是与"三纲"相一致的不忠、不孝、不贞,以及与"五常"相一致的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而其亚文化形态中"笑贫不笑娼"的道德耻感则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在今天仍然需要受到批判。晚明以降,传统社会主流的"道德耻感"开始受到质疑与批判,逐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德观合流,而慢慢成为当代社会合理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内在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耻感涵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耻感教育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外思想家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规律.依据社会公德的特征,结合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实际,承接中华民族耻感教育的优良传统,探索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耻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使我国传统耻感教育体现时代性,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耻感伦理的涵义、属性与问题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正>耻感是人类高级的道德情感,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和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国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变迁,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区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感指社区成员之间及其同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归属感,通过彼此承诺而使成员需要得以满足的共同信念,并且以社区历史为基础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文章首先说明了社区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然后着重介绍了西方在不同类型社区感、社区感影响因素及测量工具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最后展望了该领域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社区感能力培养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对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耻感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孔子、孟子、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耻感思想,内容丰富、特征鲜明.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一耻感文化的精华,对于人们明辨是非善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良好文明风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羞耻感是道德的根本,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核.在伦理学意义上,知荣明耻是"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的根据和基础.耻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  相似文献   

20.
采用MBI-GS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了解临床带教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发现近50%的临床带教教师倦怠感较强,分析引起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建议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培养机制,有效地降低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