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是在人类的现实处境下,处理现实利益关系的政治智慧,其实质是人类运用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能力,以自由和平等为价值目标,在现实的利益协调和分配关系中所把握的一个"度"。由此可见,"正义"形式的背后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的利益关系,抽象的正义理念需要通过把握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形态来予以揭示。我们把正义的现实形态区分为普遍正义、具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普遍正义是社会合作的伦理基础,具体正义通过"求同存异"维护公共利益,保护个体利益,程序正义则是追求社会治理工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体美是自然美的高级形态。作为“包装”身体的服装总是以展示人体美为主要功能,人们想尽办法用服装将自身修饰、装扮得更美。然而有时候服装并没有以彰显人体美、修饰人体美为主要目的,恰恰相反,而是隐藏人体美。尽管服装将人体之美隐藏起来,但是它所传递的审美观念却用潜在语境告诉我们它的存在是由于符合种种社会文化的需要,因此,我们说隐藏也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3.
功能与形式是景观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尤为重要。功能与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景观设计中既不可以只重视功能而忽略形式,也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不考虑使用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功能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本真形态是“天理”和“良心”,即普遍的、至高无上的实践法则及其在人心中的体现。道德要通过人的理论和实践体现出来,就需要实现道德的学理化和规范化,从而形成道德理论与社会规范两种道德的派生形态。  相似文献   

5.
论人体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与人体科学的交叉学科,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对人体的宏观和微观的结构,人体的特殊功能,心身关系问题,人体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社会功能的定义、特征、作用、理论机制及评估方法,概括了社会活动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衰老的关系。诸多研究提示,生理、心理、生活方式、个人习惯、宗教、种族以及社会紧张状态等因素与社会活动功能有关。随着时序年龄增加,人体生理功能衰老的同时也伴随社会活动功能的降低,如组织能力、社会参与功能等。同时,社会活动功能也反作用于衰老,表现为社会活动功能良好者其衰老程度及老化速度更低,反之,则衰老更甚。总之,年龄与社会活动功能呈负相关,且两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虚浮的人啊!你愿意知道信德没有行为是无用的吗?我们的祖宗亚巴郎,把他的儿子依撒格献在祭坛上,不是由于行为而成为义人的吗?你看,他的信德是和他的行为合作,并且这信德由于行为才得以成全,这就应验了经上所说的:"亚巴郎相信了天主,因而这事为他便算是正义,"得被称为"天主的朋友"。你们看,人成义是由于行为,不仅是由于信  相似文献   

8.
(一) 近两年来,学术界在道德继承问题的讨论中发生了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不单涉及如何对待遗产并如何批判继承的原则问题,甚至涉及到怎样区别某一种社会的精华与糟粕,我们今天能否不分革命与反动,把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遗产拿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问题。在这场争论中,王煦华先生在《统治阶级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和《关于道德讨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两篇文章中以十分鲜明的态度表示赞成那种主张继承剥削统治阶级道德的见解,强调“无产阶级批判继承一切统治阶级道德,根本不是‘能不能’、‘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怎样理解这种批判继承的问题。”他一方面认为别人对于“抽象继承”论还“理解”得不  相似文献   

9.
医学作为治病救人的学问,从来都是立足于医生应当如何实施干预。如何使医学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相互配合治疗疾病、恢复健康,是当前医疗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生命体的自我调节、自我生长、互补、更新、自洽,免疫的活力,是在"体内平衡"状态下实现的。着眼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是实现医学干预与人体自然力平衡的关键点。重视人体自然力修复机能,减少对人体自然力没有必要的干预,在医学对人体干预中坚持冷静而不是疯狂的态度,值得医学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岑大将军的原型是元代土官岑世兴,对他的信仰最初来自土司家族的祖先崇拜,后来经过神化与普世化成为地方性的神祇。岑大将军信仰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改造,形成地方民众自己心目中不同的将军形象,从而产生了众多的次生形态。但就实际而言,岑大将军信仰无论其原生形态或次生形态都反映了土司社会权力的文化网络。  相似文献   

11.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第二,更多地是注意儒教中的信仰观念,包括它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命观念。此外,有不少研究虽也注意到儒家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但往往是从纯粹的思想来论述的,因此即便冠以儒教的名称,其宗教性特征其实并未得到彰显。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现在对儒教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考察儒教问题。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1)儒教形成的时间概念,共包括五个节点,即周代、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和魏晋南北朝;(2)儒教的主要信仰观念有四个方面: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占卜与巫术、天命论;(3)儒教或儒学的两个问题:由祭祀活动导致了仪式化和形式化,作为儒家精英层面与社会普通层面的疏离或隔离;(4)儒教在宋代以后出现了新气象,这主要是儒教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儒教从原本的信仰性宗教发展成伦理性宗教;(5)儒教伦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戒律化,并且有法规的担保,这与犹太教是相似的;(6)儒教伦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普世性,其中包含了大量人道、仁爱、趋善、改过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儒教与基督教相同的地方。而宋代以后的伦理性儒教正是儒教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2.
周海金 《学海》2007,(2):169-174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身体不仅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志,还是人思想品德、精神状态和心灵境界的表现形态,因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犹太人的认识中,对身体的重视不仅是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需要,也是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犹太人对身体的珍视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对身体的保养,如洁净身体,遵循犹太饮食法,也表现在对性所持的正面态度上,这些方面在犹太经文上都有特定的条例。不同的文化土壤滋生出不同的人体观,研究犹太人的人体观对于我们了解犹太人和犹太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林彪、“四人帮”一伙横行猖獗之时,棍子到处挥舞,冤狱遍于域中,不仅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惨遭迫害,就是洋人、死人亦难幸免。已故的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被他们扣上“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现代西方科学家中最大的孔老二”的帽子大加讨伐,他创立的相对论被当作相对主义的一面“黑旗”横遭唾弃。还说他“在哲学上是唯心主义的”,把  相似文献   

14.
音乐形象靠的是乐音的运动来表达内容与情感,美术形象靠的是色彩、线条的具体造型来表达内容与情感。二者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之处。音乐家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得到启发,而画家也可以从音乐中获得灵感。这种“互动性”为它们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间艺术是人们理解生活、表达情感的符号形式,它负载着原始先民对宇宙人生感悟的“集体无意识”。本文在历时性层面上对民间艺术的类型作了文化意义上的探讨,认为民间艺术存在着三种类型:原生态、次生态、异化态。原生态民间艺术是华夏艺术的母型;次生态民间艺术因受商业浸染出现了民间艺人,具有程式化特点;异化态民间艺术只具有民间艺术的躯壳,三种形态的民间艺术至今仍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西方美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武术的审美形态,分析武术的审美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人们对武术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可分为三个方面:1.武术的悦耳悦目审美形态;2.武术的悦心悦意审美形态;3.武术的悦志悦神审美形态.三者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都助成着也标志着人性的成长和心灵的成熟.在研究武术的发展时,尤其在对武术的艺术性进行研究时,要兼顾这三种审美形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论复合形态的萨满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地萨满教演变史的纵向研究,提出了世界各民族的萨满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形态正在走向习合、衰落的历史轨道的观点。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地、各民族萨满教之历史发展都有一段习合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考察萨满巫俗时必须弄清楚保持原貌的纯萨满巫俗和经过习合化的复合形态的萨满巫俗。  相似文献   

18.
1、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发生的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动的、内在的关系,是一个由其生成、展开到解决的各个环节所组成的过程。 2、矛盾存在形态是指矛盾在其形成、展开和解决的过程中由其两极的时空分布而呈现出来的感性形态。矛盾作为事物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关系,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但又必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矛盾存在形态就是矛盾在现象层次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疾病可分为"病损"(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和"病痛"(患者感受到的不适感)两个方面,此二者可一致亦可背离,故治疗必须分别对待.特别指出"病痛"于康复过程的重要意叉,提出了合理祛除"病痛"的要点.分析也揭示了中西医之间的优缺点,于正确诊治疾病和认识中西医之关系,促进医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疾病可分为“病损”(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和“病痛”(患者感受到的不适感)两个方面,此二者可一致亦可背离,故治疗必须分别对待。特别指出“病痛”于康复过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合理祛除“病痛”的要点。分析也揭示了中西医之间的优缺点,于正确诊治疾病和认识中西医之关系,促进医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