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心脏超声观察中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以评估疗效有无差异。将2009年1月~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中危急性PTE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单纯抗凝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右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和单纯抗凝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中危急性PTE患者的右心功能,两种方法对PTE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探究非精神病凶杀者在博彩测验上的决策特征,对26名凶杀组被试和43名对照组被试实施博彩测验,发现(C+D)-(A+B)在5个试验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B+D)在5个试验区间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被试在A卡片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C、D卡片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凶杀组在博彩测验上采用了比对照组更多冒险的决策,但是总体上无意识地选择了损失较少的卡片.  相似文献   

3.
探讨手术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意义.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291例瘢痕疙瘩患者分为3组,A组86例,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术后90Sr-90Y敷贴治疗;B组79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C组126例,采用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56%、93.02%;B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4.68%、89.87%;C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95%、57.94%;A、B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有效率略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愈率与有效率略高于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际心理治疗(IPT)、认知行为治疗(CBT)对躯体形式障碍(SD)的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81例SD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IPT联合度洛西汀;B组,CBT联合度洛西汀;C组,仅用度洛西汀。治疗后三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治疗后A组和B组的评分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治疗后A组和B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IPT和CBT均可显著提高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IPT在疗效上与认知行为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及二者联合运用(PLIF+PLF)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对5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三组,回顾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植骨融合率以及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显示:B组(PLF)的植骨融合率低于A组(PLIF)及C组(PLIF+PLF).在椎问隙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并且与C组无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优于C组(P<0.05),并且与B组无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得出结论:PLIF和PLF均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有效融合方式;PLIF及PLIF+PLF的融合率优于PLF;综合分析P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优于PLF及PLIF+PLF.  相似文献   

8.
观察使用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160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A组);托烷司琼2mg(B组);格拉司琼3mg(C组);D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2h、6h、12h、24h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的例数。结果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A、B、C三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6h、12h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4h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87.5%和7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24h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但12h内托烷司琼的有效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探讨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在Ⅰ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A组)、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组(B组)、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6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C组的麻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近,但均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的麻醉成功率相等,但均高于A组(P0.05)。三组的麻醉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较A组略高,C组最高。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可以满足Ⅰ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麻醉需要,麻醉安全,不良反应最少,费用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6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40.5岁,其中男60例,女36例,按照AO分型,A型54例,B型30例,C型1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B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C组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A组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避免了过多的医源性辐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2.
探究非精神病凶杀者在博彩测验上的决策特征,对26名凶杀组被试和43名对照组被试实施博彩测验,发现(C+D)-(A+B)在5个试验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B+D)在5个试验区间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被试在A卡片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C、D卡片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凶杀组在博彩测验上采用了比对照组更多冒险的决策,但是总体上无意识地选择了损失较少的卡片。  相似文献   

13.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问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脂肪干细胞复合脂肪颗粒对裸鼠皮下血管化的影响。将12只裸鼠身上标记三个点,将三组试剂分别注射,分析结果如下:肉眼观察:取材时,裸鼠背部注射部皮下有一团状组织块,脂肪组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微血管密度: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颗粒作为生物支架可加速脂肪干细胞的促血管化作用,从而促进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 474.11±16 126.00元、35 107.30±19 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 959.64±22 033.28元、53 382.10±24 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474.11±16126.00元、35107.30±19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959.64±22033.28元、53382.10±24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I~II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毒品注射导致假性股动脉瘤(femoral false aneurysm,FFA)的术后合并症或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10年来46例毒品导致FFA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愈合不良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髂股动脉缝扎后4例患肢缺血,1例人工血管感染,4例切口淋巴瘘,1例惠肢肿胀,2例深静脉血栓,2例患肢麻痹,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因此,综合评估毒品导致的FFA患肢的血供和假瘤,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级联激活的免疫细胞(CAPRI)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给予化疗+CAPRI治疗和化疗。结果示治疗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CAPRI治疗可以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观察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抗凝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组68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 000U,1次/d,皮下注射,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对照组56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3.69%和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状态评分(KPS)改善率分别为64.71%和3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含量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得出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凝联合化疗,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探讨延迟支架置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病12h内的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81例,罪犯血管行血栓抽吸后前向血流达TIMI 2级~3级且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延迟治疗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心肌灌注呈色分级、术后6月心功能及术后6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延迟组支架置入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心肌呈色分级、术后6个月LVEF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6个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延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后延迟支架置入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提高心肌灌注,改善老年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