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TM4SF1是跨膜四蛋白超家族(TM4SFs)的一个远亲,在多种上皮性来源的恶性肿瘤及供应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高表达。TM4SF1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肿瘤病理血管的生成,并参与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及微环境的形成,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并与不良预后相关。TM4SF1在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特性,使其成为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和抗体靶向治疗中的一个有潜力的靶点。本文对TM4SF1的结构、功能及与人类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与肿瘤标志物研究中证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目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但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肿瘤与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实验设计以及对结果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直接或确凿的证据,甚至出现偏差的结论,以致于影响到临床的准确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目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但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肿瘤与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实验设计以及对结果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直接或确凿的证据,甚至出现偏差的结论,以致于影响到临床的准确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和转移的生物学特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转录子。多数LncRNA在肿瘤组织中显示致癌基因的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生、迁移、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部分LncRNA已成为特定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LncRNA的现状,并讨论了膀胱癌核心途径中涉及的异常LncRNA,以及LncRNA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及其诊断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肿瘤学的几乎所有研究一直在关注肿瘤细胞本身,从哲学角度看这无疑是正确的。肿瘤细胞是肿瘤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因。近年研究表明,肿瘤的外因,即肿瘤微环境中的非肿瘤细胞及其产物,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肿瘤微环境的外因,通过作用于内因选择了更具抵抗性的肿瘤细胞,促进了肿瘤的进展与转移。因此,重视肿瘤微环境的外因研究,对肿瘤治疗学将会开辟以外因为靶点干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肿瘤生物学治疗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众多,经历正常体细胞的突变,免疫系统对突变细胞的识别及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三个阶段。人类在攻克肿瘤的斗争中农渐认识到,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是关系到肿瘤是否发生的关键,重建免疫识别是人类攻克肿瘤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死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肿瘤生物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肿瘤临床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 ,每一种方法都能给患者带来福音 ,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手术治疗和放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一旦肿瘤发生远端转移 ,手术治疗将束手无策 ;化疗方案应用最为广泛 ,但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是针对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快的特点设计的 ,必然祸及人体内同样代谢快的组织如肝、肾、血细胞等 ;某些药物能诱导细胞分化 ,正所谓让肿瘤细胞“改邪归正” ,或是触发肿瘤细胞凋亡 ,正所谓让肿瘤细胞“自取灭亡” ,但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是十分有限的。近年来 ,被人们十分看好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 ,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但…  相似文献   

9.
麻醉作为肿瘤手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改变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对肿瘤的治疗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相关临床随机试验的开展,有助于肿瘤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为进一步制定肿瘤外科麻醉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死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选择学说看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越来越高,肿瘤细胞面对强大的免疫系统生存下来,说明肿瘤生存能力增强已经适应了其生存环境,这是环境对肿瘤细胞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始终贯穿于肿瘤免疫学的免疫监视理论和免疫编辑学说之中,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免疫学,将为肿瘤治疗策略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原来的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上皮细胞的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上调,因此也称其为上皮间质转变的重要标志及特征。上皮间质转化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胆管癌是肝胆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临床症状表现的较晚,大多数情况下已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机会。如何认识胆管癌的发展过程,并寻找早期的预警指标,对于胆管癌患者来说EM T 的发生以上皮细胞标志物的减少、间质细胞的表型增加为特征,严重影响着胆管癌患者的肿瘤进展过程及预后,对EM T 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抗癌靶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TCs)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其应用价值日益体现,可用于肿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尤其是对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其富集技术及检测方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微流控分析芯片技术运用于 CTCs 的富集及检测,具有高丰度、高富集度、高活性及不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等优点使得人们聚焦于此技术,本文对微流控分析芯片在 CTCs 检测中的运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肿瘤临床治疗中应关注肝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有不同程度毒副作用,有些严重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随着临床肿瘤治疗关注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与关注疗效同等重要的发展,本文对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与肝损伤、发生机制、诊断、分型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有不同程度毒副作用.有些严重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随着临床肿瘤治疗关注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与关注疗效同等重要的发展,本文对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与肝损伤、发生机制、诊断、分型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 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开了肿瘤治疗的新局面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等微观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肿瘤的发生、转移与人类自身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监视、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可以防范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并能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分子.研究中发现,肿瘤细胞不易被肿瘤患者的免疫细胞识别,自身的T、B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导致机体不能有效清除肿瘤.针对肿瘤患者这些特点,人们运用免疫学原理对肿瘤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实验室将具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发现肿瘤变小;在临床上还有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LAK/IL-2等细胞及细胞因子回输体内,杀伤肿瘤细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7.
肿瘤生物学中一个矛盾现象是:曾经被认为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的癌蛋白,现在发现它可以引起肿瘤细胞自杀。自杀行为由癌蛋白促凋亡介导完成,MYC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癌蛋白的这种行为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治疗癌症是否完全合理,有待临床实践的进一步验证,今后的抗癌治疗应该辩证合理地看待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1 实体瘤的传统治疗手段与方法肿瘤主要是由肿瘤细胞组成 ,肿瘤细胞具有增殖自主性和分化失控性 ,侵袭性生长等生理特性。长期以来 ,肿瘤的研究主要针对肿瘤细胞 ,早期理论认为肿瘤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80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增殖不仅与肿瘤细胞增殖旺盛程度有关 ,也与细胞死亡速度有关 ,很多肿瘤是由于细胞增殖与死亡平衡失调而造成的。随后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肿瘤不仅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而且还是一种肿瘤细胞分化紊乱及成熟障碍性疾病。在这些基础理论指导下 ,肿瘤的治疗手段在采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 ,还…  相似文献   

19.
肿瘤生物学中一个矛盾现象是:曾经被认为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的癌蛋白,现在发现它可以引起肿瘤细胞自杀.自杀行为由癌蛋白促凋亡介导完成,MYC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癌蛋白的这种行为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治疗癌症是否完全合理,有待临床实践的进一步验证,今后的抗癌治疗应该辩证合理地看待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肿瘤抗原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手段。肿瘤抗原与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之间形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研究肿瘤研究自身的免疫学特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中的热点。一方面,可利用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另一方面,纠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增强其刺激免疫应答的能力,并辨证地分析了这两方面在肿瘤免疫排斥中的作用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