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T/CT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CT(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整合在一台机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两种图像优势互补,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分期和分级上体现了巨大优势.本文就应用PET/CT诊断肺癌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动脉炎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大动脉炎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并结合大量文献进行分析讨论。3例大动脉炎患者血管成像表现为动脉管腔狭窄、扩张及管壁增厚。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同时显示大动脉炎的管壁改变和管腔情况,对大动脉炎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源性猝死(SCD)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SCD高风险多存在于心肌梗死和/或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对SCD进行危险分层,旨在有效预防高危患者SCD发生,同时对低危患者避免过度医疗。随着现代医用检查技术的发展,心脏超声、磁共振、PET、SPECT、动态心电图及介入心电生理检查等,可用于量化心肌瘢痕、评估自主神经功能以及研究猝死的心电学机制,检查所得各项指标对SCD有很高的预测价值,但是其中的许多指标能否用于SCD危险分层尚需进一步试验证实。多项检测方法联合并量化评估,或许是更好的SCD危险分层的前景所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螺旋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50例,患者先后行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所得图像由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0例小肠肿瘤性病变CTEG检查敏感性94%,准确性90%。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86%。两种方法相结合准确性98%。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随手涂鸦课本内的人物图像。这种涂鸦有些是基于图像认知与创意思维的。我们选择《蒙娜丽莎》画作为研究题材,以问卷方式对课本涂鸦进行了调查,对象为15~18岁的高中生。结果发现,涂鸦表现内容大部分跳脱了蒙娜丽莎本身的性别限制,如添加胡子同时也画上乳线或腮红。比较值得关注的在于,男、女学生对图像内容的涂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聚焦。观其涂鸦手法又可分为写实作画(拟真)和概念作画(符号的转化)两类,概念作画的手法受到漫画表现的影响,因而经由符号的转化及简化,让观看者可察觉图像转化为图形的程度及构想。  相似文献   

6.
中期测试对错误信息效应的影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提取加强暗示感受性(retrieval enhancedsuggestibility,RES)是指接受中期测试的被试在最终记忆测试中的正确率较低,且更可能报告错误信息;测试的保护作用(protectiveeffectoftesting,PET)则是指中期测试削弱了错误信息效应,并改善了被试的记忆表现。对现有研究的系统回顾表明:首先,这两种现象可分别采用记忆再巩固理论、注意捕捉假说、提取流畅性假说(RES)以及记忆强度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差异检测理论(PET)等进行解释。相关理论在作用阶段和解释角度两方面存在不同,并被整合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中。其次, RES和PET的分离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始信息材料、中期测试类型以及错误信息特点等。最后,未来研究可从模型验证和研究拓展两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简·詹姆斯对汉画像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可分为图像志阐释和艺术功能分析两大部分。她的研究受到了费慰梅、包华石、时学颜、白瑞霞、布林等海外学者的影响,同时,她又关注蒋英炬、吴文祺、夏超雄、周保平等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詹姆斯关注对汉画的图像志阐释,一方面主张从图像本身出发进行图像意义的阐释,另一方面她提出了汉画像研究的"上下文"概念(也可理解为"原境"),强调图像阐释要从整体出发。图像的类型也是詹姆斯关注的焦点,她引用巴特森的"模式"概念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简·詹姆斯对汉画像个别图像的一些阐释虽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作为海外汉学研究者,为汉画像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和更为合理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应用鼻声反射测量评估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建人体鼻腔模型的可靠性,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志愿者CT医学图像,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体鼻腔进行三维重建,并用有限元方法对腔体中气体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采用鼻声反射仪测试得到志愿者鼻声反射曲线,分别提取并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鼻腔多个轴向横截面面积数据。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有很好的吻合。由此得出结论,所建模型较真实的反映了鼻腔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对临床上呼吸道解剖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的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跳端公"是一种以舞蹈为中心,兼及图像、音乐、诗歌和戏剧元素的传统信仰疗法,是人类巫医文化的类型之一。西南地区的"跳端公",以楚巫文化和氐羌民族从西北携带至西南的巫文化,兼及古傩文化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及佛教的文化元素,是一种混合型信仰形态。作为一种信仰疗法,"跳端公"以神灵信仰为基础,充分利用舞蹈、音乐、图像、诗歌等综合性艺术治疗手段,使疾病和治疗的经验具体可感,在人与神交流、人与病患心理交流、表演者与观众交流三位一体的交流模式中,对病人进行积极地心理干预,从而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应用鼻声反射测量评估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建人体鼻腔模型的可靠性,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志愿者CT医学图像,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体鼻腔进行三维重建,并用有限元方法对腔体中气体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采用鼻声反射仪测试得到志愿者鼻声反射曲线,分别提取并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鼻腔多个轴向横截面面积数据.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有很好的吻合.由此得出结论,所建模型较真实的反映了鼻腔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对临床上呼吸道解剖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的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单元,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诊治技术,为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治疗,部分急危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生命得以延续。然而当我们从ICU获得益处的同时,又常常会面临一系列与生命质量相关的伦理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担忧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在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转变医疗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以及人格尊严,同时,医务工作者实施的治疗抉择必须经得起医学伦理准则的推敲。  相似文献   

12.
内镜治疗方法是目前处理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要的手段。然而,静脉曲张存在不同的分流特征可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效果。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T门静脉成像特点,测量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主要分支管径,记录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具体位置、曲张程度及数量,比较CT成像结果与胃镜分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可以清晰显示门脉系统和侧支血管,并可详细了解分流的解剖学特征,准确确定分流类型,对于血管管径的测量也具有很好的准确性。CTPV检查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方法选择、用药剂量以及预后评估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肝脾CT值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关系.对163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别根据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及肝脾CT值差值进行分组.结果三种评价方法对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样本中出现28例肝脾CT比值>1,肝脾值差值与肝脾CT值比值在对脂肪肝严重程度上有明显的相关性,肝脏CT值与肝脾CT值比值在对脂肪肝严重程度上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肝脾CT值分析在重度NAFLD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肝CT值高于脾CT值不能完全排除NAFLD.肝脾CT值差值也可作为NAFLD严重程度量化的参考评定标准.肝脏CT值不宜作为NAFLD严重程度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7,(4):27-35
提高村委会选举质量是村委会选举制度改进的重要着眼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选举期间外出的登记选民可以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简称为"户内委托"),家庭机制由此正式介入投票过程。这在以保障选举权利作为选举质量中心的主流观点看来,会对选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本文质疑这种观点,认为村委会选举质量应同时包含改善村社共同体治理和保障村民权利两个方面。家庭机制对这两个方面分别有正反两面的影响,利弊加总后,户内委托相比不限制受托人在近亲属范围的委托投票能带来更高的选举质量。家庭机制对选举质量的影响,可在对《村委会组织法》的立法后评估中关注,也可用于有关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5.
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在非心电门控大螺距(Flash)扫描主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及可行性。将60例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100k V Flash扫描,B组采用80k V Flash扫描,分别进行FBP重建(A_1、B_1组)和迭代重建(A_2、B_2组);对4组主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分析A、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A_1、A_2组,B_1、B_2组及A_1、B_2组的图像质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A_1、A_2和B_1、B_2组不同测量层面的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噪声、SNR及CNR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_1、B_2组不同测量层面的CT值和噪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SNR和CN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_1、A_2组及A_1、B_2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557/P=0.643),B_1、B_2组图像质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30)。双源CT Flash扫描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主动脉CTA成像,能在获得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多中心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已成为国际主流趋势。由于我国相关法规欠缺,伦理委员会注册管理制度缺位,监督管理力度薄弱,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面临诸多问题:审查效率低下,审查质量无法评估,各临床试验机构受试者的安全及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有力保障。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需要机构伦理委员会之间加强沟通与配合,可在选择一家中心伦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审查模式,中心伦理委员会负责审查该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及伦理合理性,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利用地缘优势审查该临床试验方案在本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力认知失眠模型,采用网络欺凌/受欺凌问卷、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582名中小学生进行三次追踪测查,每次间隔半年,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网络欺凌/受欺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网络欺凌/受欺凌影响睡眠质量的路径中均起到链式中介作用;(2)网络欺凌/受欺凌影响睡眠质量的链式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这启示要改善网络欺凌者与受欺凌者的睡眠质量,应关注网络欺凌给他们带来的情绪困扰,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其情绪问题,才能最终有效促进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殷曼楟 《哲学动态》2023,(6):98-107
“再现”概念作为一个基本美学范畴,一直随着西方美学与艺术观念发展而变化。该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其涵义同时包括对现实世界“外观”和内部规律的复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模仿”概念混用。“再现”概念在出现之初已经暗含了两种彼此矛盾的发展路径,而其问题意识与考察框架直至20世纪下半叶才出现了重要转变:以“图像再现”为主要形态,“相似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图像再现研究以“相似性”论争为线索,以视知觉关切为中心,发展出符号论与知觉论两大路径。在这两大路径下又形成了相似论、错觉论、符号论、“看进”论、信息论、扮假做真论这六种代表性观点。这些理论揭示出图像再现研究现今发展的趋势,即关注图像观看经验中的视知觉性质及知觉技能,以及将画看作画的意识。这从整体上形塑了图像再现较之于传统再现范畴的不同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量纵隔第4组淋巴结的大小,确定正常人4R及4L组淋巴结的正常值,减少CT检查的滥用。对连续5次体检各项指标均为正常值的308例胸部CT检查图像进行观测,测量纵隔4R及4L组淋巴结的数目及大小。4R组淋巴结数目(2.7±0.7)个,短径(9.8±3.0)mm,长径(14.0±3.1)mm;4L组淋巴结数目(1.7±0.6)个,短径(4.0±1.1)mm,长径(8.2±0.5)mm,4R及4L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差异显著(P0.05),建议将纵隔4R组淋巴结的短径上限正常值提升为12.8mm,且4R组淋巴结大小要大于4L组,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CT对同一个体的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20.
"语-图"互文作为近年戏曲文本及小说图像研究的中心,在分析"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基础上,不断地以一种新的视角切入,展现出文化历程中图像与传统文本的互塑。以明刊本《浣纱记》的版刻插图为例,通过对比版本流变过程中出现的图文变化,分析明刊本插画后暗藏的"画外之音";通过揭示文本与图像在互相阐释、互相指涉和互相配合的过程中所达到的图像动态化、戏曲文人化,完成文化历程中插图对传统文本的重塑。从明刊本《浣纱记》图文关系的动态化发展入手,可以具体分析版本中出现的"由文生图""以图释文""图文互行"三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