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理论有二分和渐进两种观点。意识的主观和客观行为测量来源于二分理论, 其研究却产生了渐进理论; 电生理和脑成像测量则存在严重的二分偏向。影响意识的三因素--反应刺激间隔(RSI)、人格开放性和新异刺激都是意识产生的原因, 其有关研究各自支持或反对两种意识理论, 进一步探索可能孕育出新的意识理论。鉴于二分理论无法解释中间意识, 反之渐进理论无法解释意识与无意识的脑区分离, 本文提出双系统渐进理论或可统合两者, 且可能促使大脑网络技术探索意识产生机制的多样性和竞争性等新研究的产生。此外, 所有测量方式的敏感性等级尚待确定, 影响意识三因素的交互作用也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润来  刘电芝 《心理学报》2014,46(11):1649-1660
内隐学习研究致力于探讨学习活动的意识加工程度, 当前相关的研究逻辑从传统的意识二分观转向渐进意识假设。本研究通过对人工语法范式进行改造, 并借鉴加工分离程序的有关思想, 在学习阶段引入双重测量任务, 并根据双重任务成绩计算分离出相应学习时段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分数, 从而考察在内隐学习过程中两种加工成分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支持渐进意识假设, 在学习进程中, 无意识成分和意识成分都呈现出渐进发展的趋势; 而随学习的深入, 两种成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 中后期意识加工快速增长, 无意识加工则保持平缓发展, 渐进意识系统整体呈现向外显学习推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樊琪 《心理科学》2001,24(6):676-679
本研究选取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来对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与内隐学习进行实验性探索.证明了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阐释了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效率可与外显学习不相上下;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是由渐进期——高原期——突变期三个阶段构成的.不论外显学习还是内隐学习,接近真理的路径十分相似,并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此外还发现自然科学概念的内隐学习可以有效地用语言启动。本研究结果对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均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广文  王平 《心理科学》2004,27(3):640-642
以真实的社会科学概念为假设检验模型,研究中学生的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和内隐学习。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科学概念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趋势和效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高原期和突变期。  相似文献   

5.
内隐序列学习意识已有三类理论如全局工作平台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新异刺激理论都忽略了身体感受的关键因素, 难以揭示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具身意识理论和研究发现, 运动/情感镜像神经元系统及与自我、认知控制系统的交互, 是初级/高级意识产生的本源, 但未涉及内隐序列学习规则意识这个对人类学习认知至关重要的领域。内隐序列学习研究实质上已接近揭示其学习机制正是感知觉运动具身学习, 其意识机制很可能是感知觉运动/情感具身意识, 并且其意识加工脑区与具身意识脑区有关键重合。未来研究可采用Granger因果大脑网络技术证明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具身本源, 并考察已有三类意识理论的具身基础, 以及探索意识影响因素的具身机制。  相似文献   

6.
试论内隐学习的多水平动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颖  周颖 《心理科学》2005,28(4):995-998
文章回顾了关于内隐学习意识性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借助Karmiloff—Smith的表征重述概念,构建了一个多水平觉察状态、多水平表征机制、多水平能量需求的内隐学习机制动态观。该观点不同于以往对内隐学习的静态分析,揭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机能上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20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多个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概念转变理论得以继承和发展,表现为融入了社会、情感等因素并具整合的趋势。本文对当前国际主流的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加以评述,并从问题、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对未来的概念转变研究加以展望,提出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概念转变理论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序列学习范式,用反应时间接测量被试的内隐知识,问卷以及再认成绩直接测量被试的外显知识,并采用PDP测量被试的意识与无意识贡献率.结果表明:(1)无RSI条件下能习得一定的无意识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习得的知识大部分能被外显地意识到.(2)当内隐序列学习中既包含运动知识又包含概念知识时,无RSI条件下易获得运动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如果时间充分且能协调注意资源,运动知识和概念知识均能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尽管目前已经默认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但是,内隐学习与意识的关系,一直有着不断的争论.文章从内隐学习足否是无意识的、次级任务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和内隐学习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主要的矛盾焦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内隐序列学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隐序列学习是内隐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文回顾和总结了内隐序列学习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内隐序列学习的一般影响因素、内隐序列学习与意识的关系、内隐序列学习的心理机制、序列知识的心理表征、序列学习的神经基础,以及内隐序列学习与年龄的关系等,并对最近可能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内隐记忆的性质和理论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诸如外显记忆,无意识记,内隐学习,启动效应,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了比较;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状况及理论解释;最后提出应建立一个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相统一、各种合理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模型相一致的记忆系统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表征质量理论对意识增长持渐进观点,忽视新异刺激对意识的突变式影响;新异刺激理论强调意识突变,忽视新异刺激本身的表征质量增长。本研究采用经典确定性内隐序列学习范式,将转移组块作为新异刺激,操控其数量和位置,探究新异刺激如何通过表征质量来影响内隐学习和意识。结果表明:(1)数量效应显著,即两个转移组块更能促进内隐学习量,说明新异刺激本身需要足够的表征质量才能发挥“意外事件”的作用。(2)在位置效应上,两个转移组块且靠前的设置更能提高受控意识,表明第一个新异刺激必须出现在原序列初级表征质量阶段,才能使被试对新异刺激和原序列进行对比,加之第二个新异刺激的与之呼应,促进原序列意识增加。  相似文献   

13.
表达·抽象·归类——关于概念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认识何以产生?概括论的说明遇到了困难。理论不是从有限的观察陈述中合逻辑地推论出来的。概括论是一种既成性的解释,而不是发生论的说明。表达产生抽象。替代对象物的替代物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概念。替代物对于对象物属性的分离,使人类能够在思维中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这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人们按对象物的某一种属性进行归类操作,这即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在表达产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参与下,人类对于制造工具中的“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有了有意识的选择,有了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因果关系意识。因果关系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理解与解释的思维框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3,26(6):1015-1019
内隐学习研究初期,其无意识特点揭示了区别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隐学习逐渐昭显出与意识的丝丝联系。本文从此出发,探讨内隐学习的意识-无意识的兼容特点,具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内隐学习和无意识的联系,从次要任务研究、内隐学习的理解性以及内隐知识的发展三方面阐述内隐学习和意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云  岳云  孙永海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3):491-493
本研究使用加工分离程序探讨了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无手术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异丙酚靶控静脉全身麻醉至OAA/S评分2分(相当于意识消失)时仅使外显记亿消失,提示意识消失时仍存在内隐记亿;麻醉至OAA/S评分1分时可使内隐记亿消失。为避免患者术后对手术中事件有不良回亿,应在解除手术刺激的前提下,麻醉至OAA/S评分1分。  相似文献   

16.
人类意识研究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意识研究领域中,不同观念、不同理论、不同信仰博弈不休,意识科学在艰难的前行中遇到各种挑战,一些现代科学家用现代科学理论和证据主张,意识不是人脑这一物质结构特有的机能,人脑之外存在着非物质的存在.透过2500年来人类意识研究的主要史迹,评论人类在探寻意识的奥秘中的收获和困惑,揭示隐藏于史迹之中的意识研究规律.并从医学哲学角度阐释意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关于运动的朴素理论中儿童具有的两类知识系统,一是儿童在日常运动中能够描述出来的朴素信念即外显的概念知识,另一是儿童和运动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知识即内隐的知识,并进一步阐述了内隐知觉知识和外显概念知识之间具有不可渗透性,内隐运动知识和外显概念知识存在着分离,内隐运动知识可以通过运动表象的方式转化为外显概念知识。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错误信念是否具有任务特殊性,内隐知觉知识和内隐运动知识之间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CLARION是一个与其它认知理论明显不同的计算认知模型,它可用来研究内隐和外显学习交互作用的各种定量数据。通过对经典内隐学习任务(如系列反应时任务、加工控制任务及其他高级认知加工任务)的模拟实验,在与人类实验数据的拟合上,CLARION展示出比以往认知模型更好的性能。它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对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整合,二是对自下而上加工的强调。近几年,CLARION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进展。文章简要评述了CLARION模型,并围绕此模型介绍了学界有关内隐和外显加工交互作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刻板印象:是否可以再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概念加工与数据加工的方法分别学习记忆过程进行实验观察,探讨内隐刻板印象实验结果显示:1。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2刻板印象可再分离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内隐丙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