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63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青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OS)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生存期与淋巴转移、胸膜侵犯、腺癌病理的亚分型、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分层、遗传倾向、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0.001)为影响青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有症状出现时分期已经偏晚,早期根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通过描述与分析2005年~2014年温州市不吸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本地区的肺癌防治提供相关参考。通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不吸烟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0%和22%。职业、吸烟状况、蔬菜多少、有无转移、病理类型、治疗手段、有无厨房油烟、家庭被动吸烟对不吸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经常吃绿色蔬菜、有无厨房抽油烟机、家庭环境烟草烟雾(ETS)、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其他)、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和靶向治疗)、职业(农牧渔民)对预后有影响(P值均0.05)。常吃绿色蔬菜、有厨房抽油烟机、家庭ETS、临床分期等都是影响温州地区不吸烟原发性肺癌发病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胸腺瘤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腺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54岁,5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并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缘情况、是否伴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相关,切缘情况、术后放疗、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情况及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20年~30年来,胃癌临床一基础研究中关于其临床一病理分期与治疗策略颇受重视、十分活跃,而且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胃癌临床分期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基础,病理分期是评价预后的基础”已形成共识。2010年日本胃癌学会修订的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与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均主动废止了15本学者坚持多年的胃癌解剖学分期法,同国际T...  相似文献   

7.
近20年~30年来,胃癌临床基础研究中关于其临床病理分期与治疗策略颇受重视、十分活跃,而且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胃癌临床分期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基础,病理分期是评价预后的基础”已形成共识.2010年日本胃癌学会修订的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与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均主动废止了日本学者坚持多年的胃癌解剖学分期法,同国际TNM委员会合作修订、出版了第7版胃癌TNM分期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迅速增大的肿物,12例患者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4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4例,滤泡型淋巴瘤(FL)3例。依据Ann Arbor分期,ⅠE期12例,ⅡE期9例。结果显示,DLBCL患者2年、5年生存率(OS)分别为83.6%、55.7%,MALT及FL患者2年、5年生存率均为100.0%,后者预后优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ⅠE期患者2年、5年生存率均为100.0%,ⅡE期患者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相似文献   

9.
肺癌常见影像学多表现为肺部实质性占位,而以肺大泡为表现的肺癌较为少见。本文研究我院连续手术的1 514例肺癌患者,通过影像学表现发现其中63例为肺大泡相关性肺癌。通过观察63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资料、病理学分类及分期,将无肺大泡作为对照组。发现肺大泡肺癌多发生于吸烟男性者(P0.05),病理以鳞癌为主(P0.05)。同对照组比较,TNM分期中分期为Ⅱ期的肺癌,肺大泡组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特殊形式,鳞癌为主、患者多为吸烟男性。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较难确诊,且易被漏诊、误诊。肺大泡患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进行影像随访或进一步检查,对不能排除肺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例青年胃癌和59例超高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提示青年组与超高龄组TNM分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女性比例明显较超高龄组高(P0.05);青年组胃体部肿瘤较超高龄组多,而超高龄患者组贲门部肿瘤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低分化腺癌比例较超高龄组高,但肿瘤大小则超高龄组较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青年胃癌和超高龄胃癌均属于非常见发病人群,且预后较差,但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仍能提高这两组人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Treg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及化疗的关系,分离52例初治肺癌患者化疗前后PBMC,以12例正常者为对照,荧光标记的单抗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占CD4+T细胞的比值.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该比值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的高于Ⅰ+Ⅱ期.化疗疗效(SD+PD)高于PR.因此,肺癌患者Treg比例较正常人升高,且分期越高该比值增加越明显;疗效差的该比值高于化疗有效病例.推测Treg升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二者关系,本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对锦州市某三甲医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62.07±12.61)分,生存质量总分为(56.02±12.57)分;心理弹性高分组其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且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总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能够影响其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应重视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以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Treg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及化疗的关系,分离52例初治肺癌患者化疗前后PBMC,以12例正常者为对照,荧光标记的单抗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占CD4+T细胞的比值。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该比值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的高于Ⅰ+Ⅱ期。化疗疗效(SD+PD)高于PR。因此,肺癌患者Treg比例较正常人升高,且分期越高该比值增加越明显;疗效差的该比值高于化疗有效病例。推测Treg升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474.11±16126.00元、35107.30±19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959.64±22033.28元、53382.10±24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I~II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缺氧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收集缺氧性肝炎患者41例,其中死亡18例(死亡组),生存23例(存活组),病死率为43.9%,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缺氧性肝炎患者平均年龄(74.7±12.5)岁,以70岁~89岁患者居多(占73.2%),并发于感染性休克者占70.7%;死亡组患者中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百分数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AST、LDH、INR、Cre、Bun、乳酸水平分别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H、HCO_3~-水平分别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合并酸中毒者的百分数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是影响缺氧性肝炎预后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44、4.59,P0.05)。可见缺氧性肝炎多见于老年患者,常并发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冠心病、糖尿病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早期肺癌患者51例分为常规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术前开胸组和VATS组患者各指标无差别。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术后开胸组较VATS组患者术后第1、3天Fib、D-D升高。开胸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就此得出结论VATS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术后都处于高血凝状态,但开胸组患者术后早期更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17.
探讨SI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min(T2)、10 min(T3)和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10min(T6),记录SBP、DBP、HR和平均气道阻力(RAWM).每组随机抽取7例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气管插管组T2,T5时SBP、DBP、HR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AE、NE、在T2、T5,T6时均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全麻SLIPATM喉罩通气用于眼外科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围术期并发症少,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与其病情分期的相关性。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IPF加重期患者25例,另取同期IPF稳定期患者25例以及正常体检者25例。分别对比三组血清SP-D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加重期组治疗前后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血清SP-D水平进行比较。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93.1±3.6)ng/ml显著低于稳定期组(121.6±6.2)ng/ml,而稳定期组又显著低于加重期组(180.8±9.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D水平与IPF患者病情(FEV1.0/FVC%)呈显著相关性(r=-0.837,P=0.000)。加重期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D水平(137.7±3.2)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181.5±3.5)ng/ml,同时显著低于无效组(180.5±4.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F患者的血清SP-D水平与病情分期及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能够用于IPF病情的进展和评估预后的辅助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早期肺癌患者51例分为常规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术前开胸组和VATS组患者各指标无差别.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术后开胸组较VATS组患者术后第1、3天Fib、D-D升高.开胸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就此得出结论VATS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术后都处于高血凝状态,但开胸组患者术后早期更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 474.11±16 126.00元、35 107.30±19 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 959.64±22 033.28元、53 382.10±24 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