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一种以沟通为目的,基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有利于患者表达临终治疗护理意愿,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大陆尚未引入临床,且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土化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模式也鲜有报道。本文从国内外晚期癌症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态度、感受及体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沟通要点,并分析了在国内开展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期对将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痴呆的流行病学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痴呆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应用研究现状,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话题敏感性、认知、支持、时机几个方面总结了在国内开展痴呆患者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并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痴呆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策略,即加强知识教育、建立"以家庭为导向,患者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探索讨论的正确时机,以期为国内痴呆患者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我国医疗压力较大,过度治疗现象突出等问题,站在现代医学观念和辩证思维角度来思考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且增加患者痛苦的治疗,减轻患者家庭负担,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同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对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的现状进行对比,并分析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差异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我国重症医学科推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建议,促进安宁疗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肿瘤科医务人员的角度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的要素。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7例肿瘤科医务人员进行团体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最终归纳3个主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沟通要素及阻碍因素。参与者都认可此理念,并提出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时间、次序及内容等要素,但落实依旧困难重重,包括患者知情权与决策权受损;政策法律缺失;医患信息不对等;道德绑架。本研究将为进行干预性研究提供指导,同时对在临床上进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5.
从医学人文角度出发,做好安宁疗护可从加强沟通能力、重视灵性照护、注重家属的哀伤辅导三方面进行。医护人员应在提供足够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尊重患者需求,共同制定临终决策,通过协助患者自我实现来帮助患者寻求生命价值与意义,并协助家属平稳度过哀伤期并开始新生活。为了避免理论化的抽象阐述,从三个临床案例入手,分别通过案例介绍、案例评估、照护策略与计划、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沟通技巧、灵性照护与哀伤辅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无法挽救的生命都可通过医疗技术给予维持,而与此同时,人们的自主意识在逐渐增强、生命价值观在不断完善,姑息照护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慢慢引起人们重视,国外许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给予了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无法挽救的生命都可通过医疗技术给予维持,而与此同时,人们的自主意识在逐渐增强、生命价值观在不断完善,姑息照护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慢慢引起人们重视,国外许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给予了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8.
美国内科年鉴Meltem博士指出,尽管临终状态是人的一生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针对患者临终生活状况的照护已经有相当广泛的政治辩论。参加患者临终生活状况的照护的交谈,可能在情绪上会对每个人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挑战。关于严重的疾病或者疾病的终末期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调和患者自主权与医师、患者家属的医疗决定权之权利冲突,应该赋予患者家属参与医疗决定的地位,但家属不可以否决患者之最终决定.家属在代理患者做医疗决定时,应该以患者之最佳利益为考虑,做出符合患者最佳利益之医疗决定;患者家属代为医疗决定妨碍或损害患者最佳利益时,医师应依患者本人的意愿采取符合患者最佳利益的医疗决定.  相似文献   

10.
患者在临终过程中常常面临极大的身心困扰,安宁疗护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和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镇痛镇静是安宁疗护的首要任务,在治疗时应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鉴别、评估和分类管理,连续监测用药过程,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提前告知用药风险、满足患方需求能够有效避免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1.
医疗告知中的患者家属医疗决定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和患者自主权与医师、患者家属的医疗决定权之权利冲突,应该赋予患者家属参与医疗决定的地位,但家属不可以否决患者之最终决定。家属在代理患者做医疗决定时,应该以患者之最佳利益为考虑,做出符合患者最佳利益之医疗决定;患者家属代为医疗决定妨碍或损害患者最佳利益时,医师应依患者本人的意愿采取符合患者最佳利益的医疗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方便取样法,抽取海口市某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脑卒中患者家属249名,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家属对脑卒中患者设立预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AD)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生命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上,家属为自己选择的治疗与为患者选择的治疗一致性较差(Kappa=0.249,P0.01)。家属的代理决策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否有过住院经历、家属代理决策的结果、家属对AD的态度是影响家属对患者设立AD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临终患者与家属的临终互动的研究,归纳了临终互动的影响因素和可供参考的互动策略。疾病阶段、文化特点、沟通习惯和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临终患者和家属进行临终互动的意愿、内容偏好和沟通方式,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应该采取相对应的互动策略。明确临终互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发现对方的潜在需求,有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探索临终互动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医疗技术的成熟使得脏器来源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矛盾。我国长期依赖死囚尸体供给脏器,随着近年死囚器官的停用,器官供给矛盾显得更加尖锐。大量研究表明捐献者家属的意愿和作用是影响捐献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影响家属捐献意愿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属的认知水平、情感因素和器官分配三个方面,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建立公众信息平台、强化逝者家属照护系统、改善器官分配政策等对策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我国家属器官捐献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临终决策经常是具有复杂性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设想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或者说是文化水平有限的患者来说在临终决策方面比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来说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也假定了一项研究,就是运用视频图像将能够减少这些人在临终决策方面选择照护的不确定性。具研究者对于被调查者的口头调查的前后,参与者都要向他们的首诊医生介绍自己以及自己在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照护决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由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参与的决策模式符合我国当前的文化特点和医疗需要,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疗环境及访谈发现,以恶性肿瘤为例,尝试在三方决策主体之间划清一定的界限,以期各方既能履行各自的责任义务,又不会干涉他人的合理判断。医生既要为患者参与决策提供充分的专业指导,又要适当干预患者的不恰当决定;患者在积极表达个人意愿的同时不能干涉医生的专业建议;家属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告知其病情的适当方式,并协助患者做出最佳治疗决策。患者参与决策的意愿及程度普遍不高,医生和家属应该鼓励和培养患者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心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方法的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原发病因、替代治疗并发症、卫生经济学、生存质量、所在地医疗条件、非医疗因素等作出科学临床决策,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临终阶段,帮助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患者建立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叙事医学理论,结合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一书中的案例,分别从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三个视角,探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发展的指导意义。相较于传统医学模式,叙事医学模式下的临终关怀能够引导医护人员和患者正确对待衰老与死亡、促进医护人员叙事能力的提高、鼓励患者自我需求的叙事表达、关注家属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心理护理、改善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有望进一步推进临终关怀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