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就医需求,改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调查山东省城乡居民就医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种因素对居民就医过程产生的影响。采用描述分析法对居民基本情况及就医行为进行分析;设立初始路径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参照多种指标综合评价拟合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民就医行为存在差异;就医行为受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关注低收入群体就医需要,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效率;提升医院医护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实行定制化医疗服务,完善居民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生活信念与个体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关系密切,适应不良的生活信念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生活信念量表》对全国五大行政区域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432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该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们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3)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对于生活信念量表总均分以及可控性维度均分具有交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3.
健康膳食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对自身即将做出的膳食行为进行健康取向的评估与判断。通过两个研究对1848位中国居民的健康膳食行为意向及其抑郁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编制的《中国居民健康膳食行为意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适合研究中国居民健康膳食行为意向的原创性测评工具;中国居民健康膳食行为意向由调味适当、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和食量控制四个因素组成,并且均与抑郁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食量控制和食物多样对预测抑郁症状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大学生对网络和当面咨询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调查。结果表明从目前看当面咨询态度比网络咨询态度积极,但是网络咨询态度的两个维度均在中性评价之上,且接受心理帮助污名、交流恐惧度和自我隐蔽等三个求助态度的负面影响因素,对当面咨询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网络咨询态度没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网络咨询可以减弱学生求助态度负面因素的影响,弥补当面咨询的不足,增进学生的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5.
体重污名指个体因超重或肥胖受到的社会污名,主要表现为公众对这一群体的歧视、偏见、消极态度,其测量主要从公众和被污名群体自身展开。它会对被污名个体的心理、行为、身体产生消极影响,且这些影响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现有体重污名干预研究主要聚焦于减少公众污名、降低体重以及缓解体重污名消极心理影响三个方向。未来研究可以在体重污名影响机制、测量工具和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方面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测量法对某省立孤儿学校520名在校孤儿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自我污名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师生依恋、同伴依恋均可以正向预测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但师生依恋预测作用更大,因而更重要;(2)自我污名和心理韧性是依恋预测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并行中介变量,自我污名负向中介作用大于心理韧性正向中介作用;(3)师生依恋对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完全以自我污名和心理韧性为中介,同伴依恋对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部分以自我污名和心理韧性为中介。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福利性集中供养制孤儿学校开展孤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季浩  严进  国维潇 《心理学报》2022,54(2):182-191
职业污名对从业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从个体职业身份的视角解释职业污名的作用, 忽略了从业者个体身份认同的多重属性。本研究基于身份边界理论, 提出职业污名会通过牵连家人污名这一机制影响从业者的离职倾向。另外, 这一机制的强弱取决于个体的家庭卷入程度。本研究通过对分属不同职业的384名从业者的3轮问卷调研发现, 家庭卷入调节了牵连家人污名在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当个体的家庭卷入水平高时, 这一中介作用更强; 家庭卷入水平低时, 该中介作用更弱。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并检验了职业污名影响的新机制, 同时对实际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公众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珺  李强 《应用心理学》2008,14(4):358-364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公众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全国12个省市对1028名普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不同维度分别对公众接近、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意愿和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公众污名感知在社会表征影响行为意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开放式引导问卷搜集大学生显著观赛信念为前提,编制并发放研究问卷。用SPSS 18.0、Amos 22.0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探讨大学生现场观赏中超足球联赛的行为模式。结果发现:(1)控制信念对国内大学生现场观赛行为意图的间接影响最大;(2)间接测量法对大学生现场观赛行为意图具有较高的预测力;(3)不同研究视角会造成现场观赛行为的主导前因变量不一致;(4)证实了大学生现场观赛行为意图能有效预测实际观赛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 运用元分析的技术, 以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为结果变量, 考察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 以期为更高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元分析共纳入38项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对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的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到大的效果(知识:g = 0.70, 污名态度:g = -0.52, 求助:g = 1.1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受地域、被干预者类型、干预中的互动与接触以及试验类型等多个变量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素养的调节变量, 并结合中国文化, 制定针对不同干预对象的个性化干预方案, 以提升干预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2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探讨大学生群体认同、自尊和心理疾病污名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使用LISREL 8.70建构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1)群体认同显著地负向预测自我污名,且通过自尊和公众污名这两个中介变量影响自我污名;(2)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污名.结论:三个变量之间相关非常显著;所建构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刘旭  杨苏勇  安莎莎  应柳华 《心理科学》2007,30(6):1413-1417
对273名男性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测量,探讨了人格、非理性信念、社会支持3因素对戒毒者药物渴求的影响,并对戒毒劳教人员的药物渴求作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1)戒毒劳教人员的人格和非理性信念得分均高于普通人,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普通人;(2)对吸毒行为持有的效果期待和自贬依毒的非理性信念,精神质的人格特征以及主观社会支持感对戒毒劳教人员的毒品渴求感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力为61.9%;(3)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人格不能直接影响药物渴求,社会支持和非理性信念对人格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人格、社会支持和非理性信念3因素共同解释男性戒毒劳教人员药物渴求85%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编制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的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根据健康信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量研究结果,确定健康信念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的理论构想;通过访谈相关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心理学专家中征集项目的方式形成初始问卷,并通过预测筛选,确定量表的最终项目。对天津市387名大学生、事业单位职员、公务员和农民工进行正式施测,检验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健康信念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可控性和合理性,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以及校标关联效度。结论:健康信念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留守中学生拒绝敏感性、生命意义感、自我污名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留守儿童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80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拥有意义感、自我污名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留守中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 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 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可以区分出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 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 还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 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的情境性, 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 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攻击信念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对506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信念和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攻击信念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青少年攻击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大学生为了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受歧视而回避求助,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探讨污名的内涵、影响因素、污名的分类及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提出对策减少心理疾病污名感,提高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HAPA是健康行为领域研究的新取向。认为改变健康行为需要两个分离的过程:动机和意志。首先,基于自我信念的基础上形成改变的意图;随意,行为改变才会被计划、引发并维持。HAPA认为,动机阶段引起行为意图,而意志阶段则产生实际行为。以自我效能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因素在两个阶段起重要作用,对于健康行为的采纳、引发和维持的产生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HAPA是健康行为领域研究的新取向.认为改变健康行为需要两个分离的过程:动机和意志.首先,基于自我信念的基础上形成改变的意图;随意,行为改变才会被计划、引发并维持.HAPA认为,动机阶段引起行为意图,而意志阶段则产生实际行为.以自我效能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因素在两个阶段起重要作用,对于健康行为的采纳、引发和维持的产生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健康行为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个体健康行为的发生和改变.本文介绍并剖析了健康信念模式、保护动机理论、合理行动/计划行为理论和多阶段改变等四种以心理社会因素为基础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