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防病治病、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是医学的初心。然而,目前医联体偏离了初心,主要表现为:医联体没能增加基层卫生资源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医联体没能促进社区首诊,甚至可能相反,没能促进双向转诊;在促进卫生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和缓解结构性看病贵、看病难方面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医联体发展偏离初心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下各个主体的目标不协调、利益不协调和分工不明确;公立医院补偿不合理、不到位。因此,建议对公立医院分流并建立有差异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分类对医联体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推进医联体建设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同向,医联体联动机制不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的天然激励和后天动力均不足;在现有依靠做大服务量、做大收入获利的运行机制下,医疗机构的运行目标和利益实现途径与系统目标不相一致;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的动机各异,尤其是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同向,是有效实现医联体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应建立起同向激励机制和联动机制,通过供方"整合"实现医联体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联体建设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度关注医疗服务体系的"医疗"能力建设,大医院借医联体建设将其医疗功能极力向下(外)延伸,普遍忽略了医联体内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保健职能建设。建议医联体建设要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将健康保健工作和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其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同时借鉴国际医联体建设经验,将医联体建设的目标定位于"健康保健"效率的提高,而非仅追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慈善活动及其社会利益调节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活动是部分社会成员将自己的部分利益自愿让渡给贫弱群体的行为,它对社会利益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慈善活动具有自愿性、非亲友间性和损己利人的特点;有"以有余,扶不足"的利益调节倾向.慈善活动对马太效应、市场机制等初次分配机制有独特的平抑作用,有利于社会和谐;但是,慈善活动是需要社会鼓励扶持才能持续的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博爱教育、社会鼓励氛围以及政策扶持是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泓  周章 《学海》2006,(5):150-154
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利益主体理论产生背景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中利益主体的构成,指出利益主体协调机制是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的途径和基本保证。这一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和激励、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参保病人和医院管理等8个方面对其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参保患者与自费患者两类不同人群在看病心态、入院过程、治疗要求、材料使用标准、用药档次等方面的不同;医院管理不适应医保发展,"过渡供给"等是导致参保患者费用高的重要因素.强化医保政策管理和执行,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加强医保队伍建设,从各环节有效建立合理费用和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三明市为解决公立医院医保基金连年亏损问题,以全面推行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三明路径"。"三明路径"从医药流通领域进行了突破,通过改革药品招采机制,打破传统的"以药养医",实行院长和医务人员"年薪制"以及成立医保管理中心进行"三保联合",实现了药品费用大幅度降低,医务人员收入显著提高,百姓得到实惠。但是,"三明路径"下仍存在过度医疗、年薪制弊端、政府主导作用不足、经验推广局限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医改的可持续推进尚需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8.
医师作为一种职业,必然要和医师本人的经济利益发生关系。一旦医师的行为和经济利益发生关系,就有可能和医师的社会责任发生冲突。市场的调控作用不能很有效地调节和监控医师的行为,需要通过制度影响医师的经济利益,引导医师负起社会责任。讨论医师的市场准入资格的审定;讨论医师的行医方式和报酬制度的建设;讨论政府主导作用的弱化对医师行为的影响;讨论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市场化倾向对医师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医师作为一种职业,必然要和医师本人的经济利益发生关系.一旦医师的行为和经济利益发生关系,就有可能和医师的社会责任发生冲突.市场的调控作用不能很有效地调节和监控医师的行为,需要通过制度影响医师的经济利益,引导医师负起社会责任.讨论医师的市场准入资格的审定;讨论医师的行医方式和报酬制度的建设;讨论政府主导作用的弱化对医师行为的影响;讨论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市场化倾向对医师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对中期照护的定义、市场需求和国内实施难度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苏北人民医院医联体内开展中期照护的相关背景、基础条件、评估指标、医保结算、绩效分配及专家补贴方式。对在医联体联合病房内开展中期照护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如对是否进行中期照护的急性肩袖损伤老年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苏北医院平均住院日及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数据都有明显优化。说明在医联体联合病房内开展中期照护模式较适合术后需要康复的老年患者,应提升卫生院工作质量,加快三级医院运营效率,促进分级诊疗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目前较成熟的四种医联体模式及其特点,总结其在就医流向、信息共享、软硬件设施水平的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医联体建设存在医疗资源配比失衡、医患互信差、全科人才紧缺、各部门等级之分严重及"紧密型医联体"限制患者就医选择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医联体的完善进行了讨论,建议医联体各部门应独立、平等,横向分工,提倡"以技养医",尽早推行基层首诊,并且认为医联体应将既能守健康又能守费用作为建设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定位与功能,总结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设备设施落后、全科医生短缺且水平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和接受上级医院转诊率低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与医疗财政投入不足、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不健全、基层全科医生职业获得感低等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从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和医学人才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联体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医联体模式下居民满意度和基层医务人员认知情况,为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天津市某医联体社区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699名居民和174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实施医联体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医联体项目运行现状良好,居民满意度较高,基层医务人员认知情况较好,基层医务人员知晓情况在从业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双向转诊模式、医疗资源下沉、人力资源配置、药品有效供给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4.
公立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是医疗收费的一次重大改革,涉及多方利益.正确、科学调适“利益”问题,事关改革成败.药事服务费利益调适应遵循与医改整体目标相一致、患者利益第一、政府责任以及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伦理调适与政策、经济调适并重;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药事服务费制度与现行收费制度改革同步;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医院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场性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特征之一,而另一特证———“内部性”却被普通忽略,这导致了把农村卫生服务的市场性推向极端。确立并构建农村卫生服务内部市场,将使卫生院方补偿机制、员工分配机制以及卫生院的积累方式发生变化,对农村卫生院的运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市场性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特征之一,而另一特证--"内部性"却被普通忽略,这导致了把农村卫生服务的市场性推向极端.确立并构建农村卫生服务内部市场,将使卫生院方补偿机制、员工分配机制以及卫生院的积累方式发生变化,对农村卫生院的运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相关利益集团及团体冲突,发现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城乡居民和中央政府,阻力主要来自公立医院和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四种模式进行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损益剖析并从团体平衡的视角探究改革政策形成过程的不足、政策内容设计的缺陷.提出政府平衡各团体利益的五种途径: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厘清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制定游戏规则、协调利益冲突、干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旭斌 《学海》2001,(3):104-108
信贷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危害甚大,目前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的非市场化倾向是形成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法律机制的不健全,又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对此,只有理顺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商业银行法人制度和市场化的银企机制,以促使银行将信贷风险内部化,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从法律角度建立起一套以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医保机构、医养服务供方和需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为难以监督;医护与养老、门诊与住院的转接缺乏相关的标准,医疗服务供给与利用的合理性难以甄别;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加之第三方支付,医养服务供需双方控费意识缺乏,医疗服务过度供给和利用难以避免。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推进临床路径;完善医养服务需求者医疗成本分担机制和个人征信制度;优化医疗保险付费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防范和控制过度供给和利用行为,确保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年医院医保管理和医保审核经验,结合医院医保控费管理相关文献报道的信息资料,对医院医保控费管理中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的映射和作用以及因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等人文精神的疏忽和经济利益过度追求等原因而导致的医保总费用和不合理医疗费用虚增的现象进行了具体例举、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生命伦理基本原则等人文精神的宣传和根植、解决医务人员收入和薪酬问题、运用诊疗经济学评价挖掘医院医保控费潜力、采取多级督导考核等控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