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速康复外科以一系列组合式技术革新,实现了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的颠覆与回归、创新与转化。揭示了加速康复外科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和冲击;以医学伦理学四大基本原则为指导,解析了医学伦理学原则下加速康复外科的外部正效应:充分体现了自主原则、极大维护了患者利益、努力实现了最小伤害、有效促进了公平公正;从医学人文及伦理学的视角对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讨论,指出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与发展必须顺应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规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必须关注医学人文关怀、必须恪守医者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当前表型是指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乳腺癌组织的受体分子表达情况.对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其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可直接作为乳腺癌当前表型使用;对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其转移灶、循环肿瘤细胞结合原发灶的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结果可用于综合判断乳腺癌当前表型.乳腺癌当前表型的检测及应用为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动态的循证医学依据,及时掌握和捕获乳腺癌细胞的表型变化,并对治疗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乳腺癌当前表型这一概念引入临床,保证了临床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技能评估量袁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感、年龄、文化程度及术式.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为制定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判断乳腺癌患者分期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处理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哨淋巴结活检已是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标准处理。随着前哨淋巴结研究的进展,前哨淋巴结阳性的腋窝处理方式及新辅助治疗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问题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腋窝淋巴结管理的理念变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新进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患者常常被各种心理问题所困扰,特别是乳腺癌根治术对女性性特征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各种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心理问题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本文回顾了患者的个人因素、疾病本身和治疗因素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与心理状况的关系,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临床的综合诊治和防治过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肿瘤不仅威胁患儿生命,在病理诊断早期对家长及家庭均带来创伤性打击,治疗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可缩短医护人员与肿瘤患儿及家长的距离,有效缓解家长焦躁情绪,促进家长正确面对患儿患瘤的事实,为患儿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及心理性支持。小儿肿瘤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制定治疗方案务必考虑儿童的远期生理健康和功能维持。在不降低肿瘤患儿疗效的前提下,治疗过程中和康复后均应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社交等生命质量,即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入。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的选择。筛选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4 609例,老年乳腺癌(≥65岁)共795例。按年龄65岁~70岁及≥70岁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显示65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分别554例(12.01%)及241例(5.60%),初诊Ⅳ期患者及骨转移者≥70岁组均高于65岁~70岁组。两组患者肿瘤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中Ⅰ级和Ⅱ级者均较高。65岁~70岁组患者选择改良根治术高于≥70岁组患者(χ~2=4.792,P=0.029),局部切除术以及放弃手术治疗患者均低于≥70岁组。而在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以及乳房切除+低位淋巴结摘除术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乳腺癌患者自查意识差,但其恶性程度低,由于多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手术方式可选择局部扩大切除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研究认为,肥胖是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肥胖可能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乳腺癌手术、化疗及放疗的治疗效果。减重干预是减轻体重、改善肥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减重有助于延缓肥胖小鼠乳腺癌的进展与转移,可能降低肥胖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调节肥胖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并对肥胖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等产生积极影响。减重干预有望成为肥胖的乳腺癌长期存活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因检测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以往免疫组化为主的乳腺癌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的模式,并对乳腺癌更为准确地分型,对预后评估及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亦促进了乳腺癌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多基因诊断及风险评估模型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圣加伦共识、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多个权威乳腺癌诊疗指南所采用,并开展了临床应用。MammaPrint、PAM50、Oncotype DX、EndoPredict等基因预测模型相继问世,并对免疫组化及临床指标为主要评估方式的治疗模式形成强大冲击。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因预测模型的作用及重要性越发凸显。本文就基因测序对乳腺癌治疗策略的影响做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区康复是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改善社会功能、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环节,深受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本研究从医学社会学视角出发,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及焦点小组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污名化所造成的排斥、隔离与自我身份认同挣扎,病人角色、照顾者角色和医生角色的交织影响,以及政府政策与资源受限所带来的社区康复公共路径受损3个方面,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康复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消解路径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精准医学"是2015年至今医学领域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而乳腺癌如今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女性生命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每一位患者而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仍然难以判断,所以精准医学最重要就是"精准用药"。本文主要讨论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在指导"精准用药"中的应用,如果能够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的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从而使每一位患者从治疗中最大程度地获益,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是一种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手段,但内分泌治疗仍有许多困惑有待进一步研究。早期绝经前患者卵巢功能抑制(OFS)的选择对象、时机及疗程上;早期绝经后患者内分泌治疗是否在5年~10年的基础上继续延长;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深深困扰着乳腺科医生,解决内分泌耐药的问题将对临床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就新的研究结果对以上的问题的临床实践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药复兴的视角,借鉴西方文艺复兴的思路,复兴首先需要回归,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对历史文明的凝练和升华,是一种进化式回归,称之为返本;进化是在历史现实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传承式创新,称之为开新。提出中医药现代发展返本的方法有回归中医药知识复杂性特征、整体性思维方法、个性化诊疗技术。开新的方法有宏微观医学的结合、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统一、科学方法与哲学智慧相融合。既要克服中医药的不足,又要挖掘中医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让现代继承传统,使传统融入现代,创造出中医药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导致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极为脆弱和敏感,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应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引入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案。同时,传染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终日面对传染病患者的这一特殊性,也迫切要求医院应对医务人员随时给予心理关注。本文从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多个层面详细探讨了传染病专科医院融入心理疗法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职业和经济收入对乳腺癌妇女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像乳腺癌这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疑会使人产生负性心理应激反应和精神障碍 ,因为患了乳腺癌 ,不但生命受到了威胁 ,而且女性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也遭到了损害[1 ] 。然而 ,乳腺癌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和冲击 ,却因人而异。依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和经济收入、以及接受的治疗措施和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人格特征和实际生活经历、社会与家庭关系和患者的心理及精神历史的不同而各异[2 ] ;与个人的应对能力和方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3] ;与个体所接受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同而不同[4 ] 。据研究 ,在乳癌诊断治疗的头两年内 ,约有 1 / …  相似文献   

16.
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避免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遭受过度治疗带来的创伤。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认识,以及对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价值的辨证分析,将有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正确、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2010年03月~2013年09月我院收治的84例TN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比多西他赛联合卡铂(TP)方案与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TP组患者的有效率(RR)优于CAF组,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乳腺癌近年来已成为女性常患恶性肿瘤之首。早期乳腺癌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晚期乳腺癌,特别是伴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疗效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转移性乳腺癌,目前治疗优先选择毒性尽可能小的全身系统性治疗方案;而对于需要缓解症状或避免即将发生并发症(如皮肤溃疡、出血、真菌感染以及疼痛等)的情况可于全身治疗后行相应手术。然而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是否手术切除原发灶以及是否可从手术中获益,仍然充满争议。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一门科学。目前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为使乳腺癌患者尽可能达到最优化的辅助治疗,结合大量的临床研究,分析了不同乳腺癌患者应采取的合理辅助治疗及可能带来的益处。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循证医学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病变较晚、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和初诊时已有远地转移M1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患者。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非常混乱,往往初始治疗与首次接诊医生的专业范围大有相关。孤立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全身播散背景已成定势,全身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已经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是否加用局部病灶切除,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治疗的选择及安排都应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进行,以期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