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知识具有意会性特征,属于隐性知识范畴。中医隐性知识源于传统文化的分布式存在。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视角,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家族文化、学术文化流派等因素深刻影响了中医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能够更加深入分析中医隐性知识传承转移的文化依赖性因素。旨在分析中医隐性知识的文化根源,运用文化对分布式知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传统模式和现代路径,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挖掘传统医学的资源价值,为广大居民的现代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释中医意会性知识现象的本质,基于情境植入理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从人与情境互动关系上深度剖析中医意会性知识的内涵意义。中医知识概念是在中医文化视阈的模塑下形成的,与传统文字语言的形成有关,探究中医意会性知识的本质,必须从中医药文化与临证实践中探究意会性知识存在的内隐性、经验性、情境依赖性及与动态性认知关联的特征,真正把握传统中医意会性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意会性知识的表征与传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丰富,然而大多数技术属于自发的实践经验所得,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演进出现实质性的突破,始终处于经验性、实用性的发展态势,没有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此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构架,但是其直观体验思维模式及只重求实不重求知的思想又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可能,只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思维定势和消极影响,中医骨伤科技术才能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知识是一种具有突出"隐性知识"特性的知识体系,它有着与其他隐性知识不同的特征:个体内在性、不可充分表达性、文化依附性、情境依赖性。就形而上而言,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中自发的辨证论思维和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来构建其基本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投影;就形而下而言,中医学依托于自身的"内证实验"及临床实践经验、临床感悟和直觉。所以说,无论其理论来源及理论基础,还是临床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医学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为主。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宗教学背景下的宗教概念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备西方文化特质,又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中国化的宗教概念。中国近代宗教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事件,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思想在现代语境中的挣扎和变革,是西方文明在传统环境中的妥协和调适,是传统中国社会接受西方观念制度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宗教观念的形成以儒教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变迁为切入点,最终落脚于对以中国佛教为主要样本的中国宗教形式的考察。特殊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宗教概念具有超学术层面的价值取向,其形成对近现代儒释二教及其他中国传统宗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文化"形而上"的思辨原则、以"治未病"为逻辑起点的生命观和"兼内外"的养生追求,剖析中医文化辩证思维的优势价值与魅力。而在对中医文化定式思维的反思中,又发现中国传统思辨哲学对中医文化的思想束缚、中医文化"单向度"的思维定式以及中医文化的自我矮化,将是阻碍中医学融入现代医学发展之痹症。提出通过扬弃中医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关注并注重中医文化意涵的多维性、实现中医文化积极性因素与现代医学文化价值的契合,完成中医学理性精神的重建,进而化解传统医学工具理性和现代医学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对中医文化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1 1 中医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1 1 1 收集整理了大量非医学典籍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1] ,为继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与线索。1 1 2 对药物器械、技术方法、理论形式、思维逻辑、心态结构、价值观念等中医文化各层次内容与西方医学文化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大体上的比较 ,并在对两者作出一定价值评判的基础上 ,批判了中医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或者将中西医理论概念简单对应 ,或者以西方医学为价值标准的研究倾向 ,肯定了中医学在疾病观、治疗观、用药方法等方面确实有契合生命特征的合理因素。1 1 3 对中医学与其他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田浩 《心理学探新》2009,29(2):6-10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提供独特并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该文从关于对象的理解、整体性思维、概念界定、证明方法和学科目标等几个方面指出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宇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实空间观念,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视觉节奏来表达画面空间.虚实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表现的一个主要特征,潘天寿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中医医者知识体系中。深入探讨中医医者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及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发现中医隐性知识可以分为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维度、人际互动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价值取向维度和中医药文化维度。结合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为了提升该维度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星熠 《美与时代》2006,(11):68-70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文化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等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它是现代主义的延伸,也是对它的反拨批判。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它既是终结,又是开端。它呈现一种多元状态,主张价值观念多样,提倡多样性,表现出一种消解传统、离析规范这一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体验哲学认为人类语言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是在体验感知和主客主多重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选取中医学概念"神"以及相关成语为语料,对其概念系统的构建和认知模式进行初步分析,探究中医"神"概念背后的独特身体体验、空间体验和文化体验性.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哲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探索中医学的现代发展等,对广大师生均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哲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探索中医学的现代发展等,对广大师生均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北大荒知青美术是中国知青美术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知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以及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所形成的典型的知青美术形态。北大荒知青美术研究是以时代、地域及文化语境为切入点,对北大荒知青美术概念、历史分期的界定和划分,创作主体的审美观念、思维方法、创作模式形成和特点、作品风格及其审美特征、对美术发展的影响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医易学说研究的是易学哲理、方法论及象数思维模式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中医学产生于古代,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易学的哲理及象数思维模式为中医学提供了立论的基础和框架,使中医学真正成为具有独特而完整理论体系的一门科学。这就是医易相通或医易同源的实质。近年来,从传统的思想方法来理解传统的医学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中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影响最深远的要数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儒家思维方式的根本宗旨是“致中和”。他们认为“中和”是宇宙中各种系统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生和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家长到国君,人类社会各级各类统治者和管理者的根本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基本方法是思维角度的双向转换,它具有系统性和具体性两大特征。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在指导历史实践中有过度泛化和非竞争性的倾向,使其历史作用流于形式,但在对抗性日益消解的现代和未来社会中,则有其普及和推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具有促进合作、减少冲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严重冠心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术后再狭窄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基于古代哲学系统中的"有无"思想,以传统文化阐释中医理论,分别从心的生理特性、解剖结构与PCI术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理解术后病理状态,以期发挥中医药综合调治、既病防变的优势,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将传统文化与中医辨治理论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在对以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作为宗旨的知识美学、技术美学进行反思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发现和表彰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智慧美学乃至智慧哲学,其核心精神是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智慧。中国美学有着充分阐发发明本心学术宗旨,及全面表彰人类本心和事物本源真如状态自然澄明的智慧哲学传统;有着推崇无美无丑乃至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及全面颠覆近代以来主流美学非此即彼二元论思维模式和权力话语体系,彻底根治游移不定、鼠首两端学科顽疾的智慧哲学传统;有着崇尚大制不割研究方法,及用周遍含容的智慧观察世界,关注人类无所执著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的智慧哲学传统。其最突出的当代价值,是在以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用多元文化冲淡乃至取代西方文化霸权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与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相类似的寻找一种最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的文化以取代有着严重排他性倾向的文化,借以与其他文化共生共存的第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