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服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部队医院入院的符合入选条件患者322例,收集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根据其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结果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22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8.2%,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平均为(17.92±9.28)%。将氯吡格雷抵抗的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高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单病种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构成前5位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不同病种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略有不同,是否转科对平均住院日影响最大。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需不断加强医院流程管理与改造,实施临床路径,合理制定医院平均住院日指标。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5月实施将患有混合痔、肛瘘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病种2008年1月~5月按传统入院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评价我院预住院实施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探讨预住院对,临床路径应用的借鉴意义.研究发现:实施预住院,能有效缓解住院难,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也为临床路径应用提供了借鉴意义和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沧州市7所医疗机构的290名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中的中位数和P25和P75两个百分位数测算出了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参考值范围,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年龄、住院天数、入院时情况等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开发DRGS付费系统;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住院天数和术前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
调查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FACT-BL平均得分为(94.33±8.31)分,SSRS平均得分为(33.70±4.42)分,不同手术方式躯体状况(PWB),社会/家庭状况(FWB),FACT-BL 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P<0.05)。手术方式与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实时观察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6.
日间手术最早始于英国,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入院、手术以及出院,该模式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接受并推广.安全开展日间手术必须具备良好的设备条件,同时拥有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师及专业护士在内的合格规范的日间手术团队,并在患者选择、术前准备与评估、麻醉与围手术期镇痛、术后恶心呕吐预防控制、康复与离院标准、随访与再入院等各方面遵循相应地规范性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利益.日间手术模式正符合我国当前医改对“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的要求,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对中期照护的定义、市场需求和国内实施难度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苏北人民医院医联体内开展中期照护的相关背景、基础条件、评估指标、医保结算、绩效分配及专家补贴方式。对在医联体联合病房内开展中期照护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如对是否进行中期照护的急性肩袖损伤老年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苏北医院平均住院日及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数据都有明显优化。说明在医联体联合病房内开展中期照护模式较适合术后需要康复的老年患者,应提升卫生院工作质量,加快三级医院运营效率,促进分级诊疗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增加术后死亡率。由于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报道的POCD发病率有很大差异。POC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老年、心脏手术、麻醉方式、应激反应、微血栓等。近年来,关于POCD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病因和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术前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远端缺血预处理等方法对预防POCD作用不大,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昂丹司琼、中医中药等使POCD改善。  相似文献   

9.
日间手术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患者费用的新型医疗模式。医院建立了路径化日间手术模式,将日间手术患者院前初诊、院内手术、院后随访等整个诊疗过程路径化、流程化,患者在24小时完成所有在院检查、诊疗,具体包括专门建立日间手术病房集中管理、实行医生患者准入制度,路径化日间手术流程具体到时分、严格执行手术核查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费用、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医院管理效能整体提升。最后提出要进一步厘清日间手术内涵,手术相关检查费用应纳入报销范围,要兼顾患者、医院、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分析(n=1 238)和电话问卷调查(n=864),分析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开腹、腹腔镜、阴式)选择有关的因素,并探讨其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疾病本身的特点是影响手术途径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有备选途径,医师的偏好成为重要的抉择因素.患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除受医师影响外,还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制约.伤口美观和术后恢复快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选择该途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分析(n=1238)和电话问卷调查(n=864),分析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开腹、腹腔镜、阴式)选择有关的因素,并探讨其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疾病本身的特点是影响手术途径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有备选途径,医师的偏好成为重要的抉择因素。患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除受医师影响外,还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制约。伤口美观和术后恢复快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选择该途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患和谐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通过时单病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与成本控制绩效分析,评价患者的满意效果。收集整理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10个单病种的统计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提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可以明显促进CQ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持续性质量改进),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概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较高发生率以及心理障碍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原因、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强调心内科医生应及时识别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并以“双心医学”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精神医学及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同时对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冠心病 PCI 患者,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后也要进行心理精神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以便有利于 PCI 术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CI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53例患者中接受全乳切除术175例(69.17%),接受保乳术78例(30.83%),其中56例(22.13%)患者保乳术后接受了放疗;年龄≥55岁(OR=0.029,95%CI:0.009~0.091,P=0.000)、首发症状为乳头湿疹(OR=8.319,95%CI:2.229~31.045,P=0.002)、活检方式为切除活检(OR=3.155,95%CI:1.496~6.776,P=0.003)、病理类型为粉刺型(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瘤体最大径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为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独立因素;全乳切除术、保乳术联合放疗、单纯保留乳房术三组之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首发症状、活检方式、病理类型、瘤体最大径是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情况,对广西2010年~2012年间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肝恶性肿瘤患者3年住院总费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西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住院费用逐年增高;住院天数、有无手术、有无合并症、有无院内感染、性别、年龄6个因素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加大预防控制肝恶性肿瘤的力度,建立单病种诊疗规范和费用控制标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策略.应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锦州市某医院106名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7.32±5.4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是医疗费用的付费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和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单病种临床路径应用效果,对宫颈癌患者3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29例实施,临床路径。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药品费、药占比均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单病种临床路径,能降低患者住院日和费用、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增加医院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各市县中心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ICD编码相对较为完善的八家县医院脑梗死临床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辽宁省八家县级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和决策树模型将脑梗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层并进行探讨,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寻找出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辽宁省八家县级医疗机构间脑梗死医疗费用差异较大,影响医保支付的公平性。住院天数、入院途径、糖尿病、肺内感染、高血压以及年龄是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8.2%的病例没有任何并发症却出现在高费用组,应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年胆石症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效果。选择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221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2例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保胆取石(观察组),另59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考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下床活动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2个组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术保胆取石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尤其不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胆囊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观察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患者年龄(≥65岁)、性别、吸烟、术前合并症、肺功能、心电图(EKG)改变、低血钾、术后24小时失血量及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318例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7.48%。年龄(≥65岁)、FEV1/FVC≤70%和/或MVV%≤60%、术前ECG异常、术前血钾≤4.0mmol/L、术后24小时失血≥500ml及手术方式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提示术前改善低心肺功能、纠正低血钾、减少术中出血,高龄患者和多切口手术方式者术后加强监护,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