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通常把亨普尔看作是维也纳学派柏林小组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覆盖律”是当代科学解释问题注意的中心之一。当他把“覆盖律”运用于历史解释时,引起了更大范围的争论,这一争论延续了几十年。鉴于我国学术界对亨普尔的哲学思想研究不够和对科学哲学与历史哲学的关系不甚了解,我们将亨普尔的著名论文《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全文译出。这篇文章集中地反映出亨普尔是如何把“覆盖律”贯彻于历史领域的。本文选自亨普尔的论文集《科学解释面面观》。译文删去了关系不大的原注。  相似文献   

2.
亨普尔(C·G·Hemple,1905— ),德裔美籍人,维也纳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亨普尔的一生主要侧重于科学哲学研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现代科学哲学领域内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领域里新实证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他把科学解释中的“覆盖律”(Covering Law)模型运用于历史解释,引起了历史哲学内部长达数十年的争论,直到60年代,历史哲学争论的中心仍然是“覆盖律”问题。代表亨普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的是他于1942年发表的《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1942)一文,其中,他提出了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律”这一问题。后来,又在《历史解释中的理性和  相似文献   

3.
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说明”的研究走向郑祥福(浙江师范大学)科学说明,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领域。从亨普尔和奥本海姆开始到现在,科学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关于科学说明的观点,彼此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之后,这个问题更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4.
学习的开端一九五四年春天,我因负伤从部队转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疗养。到了那里,自然要读一读毛主席写的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这就是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开端。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就被毛主席的亲切教导、白求恩同志的光辉形象感动了,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当时,我伤痛很厉害,又想到今后自己的健康问题、工作问题、前途问题,心里很沉闷。读了这篇文  相似文献   

5.
科学解释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及科学理论的结构相关,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关系到科学理论何以能成立、理论和实体的关系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纳格尔在《科学的结构》一书中提到了十种解释范例;亨普尔在《解释逻辑之研究》、《演绎规律解释与统计解释》、《科学解释种种及科学哲学论文集》和《自然科学的哲学》中提出了两种解释模型;孔宪中在《是科学的解释,还是骗人的解释》中根本  相似文献   

6.
合理性与理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面的简短发言是我和亨普尔不断相互影响的产物。那种相互影响在二十年前我中年时到麻省理工学院就已开始,那时,我就把他尊为我的老师了。从他那里,我开始认识到对我的事业极有关系的哲学荣誉。在他身上,我认识到一个想要哲学荣誉的人应抱的态度是为了促进真理,而非热衷于以争辩取胜。召开这样的讨论会表示对他的敬意,我有幸参加,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7.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诚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一文,我最初在“光明日报”上读到时,就感到不能同意他的意见。现在“哲学研究”把这篇文章加以转载,希望大家讨论,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牵涉到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认诚,大家来讨论一下,把它弄清楚,是有必要的。当然,在世诚同志看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是一个早巳彻底解决了的问题,而且为哲学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哲学史的事实又证明了什么呢?世诚同志却和我们有很不相同的了解。那  相似文献   

8.
W.萨尔蒙对说明和因果关系的丰富多彩的探究为如下论点提供了表达得最得当的见解,即科学说明在于探寻世界的因果结构。因为萨尔蒙对各种争论不休的观点提供为公平合理的评价,故他的论述值得那些对亨佩尔的论文进行恰当关注的哲学家的同样注意。我将讨论萨尔蒙的著作中的三个中心论题,并在两种一般的说明方法之间作一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我的哲学观     
I.我的已故友人 F.魏斯曼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哲学观》的生动的著名文章。这篇文章中有不少东西我很赞赏;对其中许多论点我可以表示同意,尽管我与他的立场完全不同。魏斯曼和他的许多同事认为哲学家是一类特殊的人,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这些人的专有活动。他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举例表示哲学家有哪些特点以及哲学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相比所显示的独特之  相似文献   

10.
黄幸平 《天风》2006,(6):17
我去一个乡村教会讲道,在接待的弟兄家休息。看见弟兄的儿子学习很用功,很是喜爱。我请小朋友将他的语文课本借给我看。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当中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1.
自从A.J.艾耶尔的《语言、真理和逻辑》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文章——特别是C.G.亨普尔的《经验主义意义标准的问题和变化》一文——它们向艾耶尔的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即可证实性标准的一致性提出了挑战。这个意义标准把所有不能判定真假的陈述一概贬入毫无意义之列。这样的陈述,按照艾耶尔的观点,与哲学和科学都应该是无关的。人们对于艾耶尔标准的批评,迫使艾耶尔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改,但是,这些修改似乎仍然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世界形势正处于一个大变动时期,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地区的政治变动造成旧的世界格局瓦解,而新的世界格局还在演交形成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世局,研究各种社会和国家的变化趋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重大的任务,因而也突出了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这里,如何在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固然重要,而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研究现实问题和世界历史演变,更应受到重视。因为学习、掌握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经验表明,学会应用马克主义理论于实际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向这个理论的创造人马克思本人学习。马克思不但运用他的理论、方法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写出了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资本论》,而且写了大量分析“活的历史”变化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检验了他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性,又精彩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历史交化的实质、趋势,作出了令人惊叹的科学预见。在这些著作中,《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最光辉的一部。恩格斯曾一再向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推荐这部著作,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说:“我请你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所写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由这个理论起了作用的。特别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本书是运用这个理论的十分突出的例子。”可以说,这是最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材,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对这些著作的重视程度跟这些著作的实际重要性是不相称的,对它们的研究也是不充分的。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发表14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刘奔同志的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龚育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1999年完成的"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回顾:五年和八十年",是一篇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紧密相联系的力作。该文三万多字,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文稿共分六部分:三令五申、历史传统、触目惊心、心所谓危、理论研究、政策界限。这篇文章出台背景,作者在本文前言中已经说明。勿容置疑,这篇文章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质有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他才思敏捷、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经龚育之同志夫人孙小礼教授的同意,本文将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分四次连载。相信这篇文章的魅力、论理和时代的高度,仍然会感染我们,赞叹它对今天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龚育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1999年完成的“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回顾:五年和八十年”,是一篇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紧密相联系的力作。该文三万多字,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文稿共分六部分:三令五申、历史传统、触目惊心、心所谓危、理论研究、政策界限。这篇文章出台背景,作者在本文前言中已经说明。勿容置疑,这篇文章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质有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他才思敏捷、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经龚育之同志夫人孙小礼教授的同意,本文将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分四次连载。相信这篇文章的魅力、论理和时代的高度,仍然会感染我们,赞叹它对今天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龚育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1999年完成的"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回顾:五年和八十年",是一篇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紧密相联系的力作。该文三万多字,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文稿共分六部分:三令五申、历史传统、触目惊心、心所谓危、理论研究、政策界限。这篇文章出台背景,作者在本文前言中已经说明。勿容置疑,这篇文章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质有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他才思敏捷、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经龚育之同志夫人孙小礼教授的同意,本文将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分四次连载。相信这篇文章的魅力、论理和时代的高度,仍然会感染我们,赞叹它对今天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龚育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1999年完成的"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回顾:五年和八十年",是一篇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紧密相联系的力作。该文三万多字,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文稿共分六部分:三令五申、历史传统、触目惊心、心所谓危、理论研究、政策界限。这篇文章出台背景,作者在本文前言中已经说明。勿容置疑,这篇文章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有质有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他才思敏捷、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经龚育之同志夫人孙小礼教授的同意,本文将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分四次连载。相信这篇文章的魅力、论理和时代的高度,仍然会感染我们,赞叹它对今天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科学的范式科学哲学家(以下简称科——译者):我总感到迷惑不解的是,社会科学家们竟发觉库恩有关科学革命的著作是如此重要。在他著作的一开始,库恩就指出,他所提出的科学模型是给自然科学的,而不是给社会科学的。实用论者(以下简称实——译者):我本人并不完全满意许多社会科学家所理解的库恩著  相似文献   

18.
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明日报”1月8日登载了我底“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后来又提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上讨论。在讨论会上,有许多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后来胡(?)同志在他底“关于哲学史研究”那篇文章里(“人民日报”3月29、30日)对于我底论点又作了详细的评论。在我那篇文章里有许多地方讲得不够全面;对于有些问题底提法,也不恰当。关于这个论点底有些方面,我当时实在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几番的讨论,特别是胡(?)同志底文章,关锋同志底一篇尚未发表的  相似文献   

19.
曼西翁主教在他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六卷第一章中的最高哲学的对象》一文中,正当讨论人们常常注意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对象概念的发展这一问题的时候,他结束了自己的文章。两年之后,他又发表一篇重要的文章来补充第一篇;在这第二篇文章中,事实上,他主要考察第一哲学及其对象,而在上述第一篇文章中,这位杰出的亚里土多德学者特别考察了“作为有的有”这一表词的意义。我们认为,这又引起了对作者所下的结论的争论,这有两个理由。在第二篇文章中,曼西翁主教看到了关于有的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之间的一个分歧;正是在那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值得研究。此外,曼西翁主教依据着一个并非新的假定,即作为有的有这门科学的形而上学观  相似文献   

20.
一、导言对培根哲学有一个标准的解释,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样的假设:他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一个纯粹的机械论过程在科学中发现绝对真理。虽然大多数作者认为,培根哲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但是他所重视的实验方法以及通过经验对猜测证伪的观点却往往被公认为是有价值的洞见。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提出一种与公认观点不同的解释:培根是一个证伪主义者,他与鲍波尔的观点极为接近。在熟悉鲍波尔著作的人看来,这种意见可能相当离奇。因为在鲍波尔的著作中,培根哲学经常是作为鲍波尔哲学的对立面加以描述的。然而,我将尽力证明培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