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桦 《美与时代》2014,(3):117-118
思想政冶工作是我党建设的一大法宝,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  相似文献   

2.
略论孔子“仁”“礼”“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仁”、“礼”、“政”概括孔子的伦理和政治思想。“仁”,“礼”、“政”的基本精神是以“贵和”为指导,通过“仁”以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以和谐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政”以和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熔伦理、宗法、政治为一炉的思想理论,对春秋末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起着缓和作用。“仁”、“礼”、“政”思想还以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到古代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养成了统治者因循守成和小生产者求稳怕乱的心理状态,并增强着统治者进行自我调节和政治调节的应变能力,延缓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育学〕(学校教育的) 德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工作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结构和状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政冶、思想和品德教育工作的规  相似文献   

4.
《论语,为政》篇有两段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记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从统一说明德与政的关系,“道之以政,……道之以德”,从对立说明德与政的关系;德与政的对立,指出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德与政的统一,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总要求。朱熹在解说“为政以德”的时候,提出:“政之为言正也,所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5):37-48
作为经世思想传统的中心范畴,治体论显示出对于秩序形态和政治构造的一种整体意识与体系自觉,蕴含了对政治秩序之关键要素及其组合演进的认知和评判。以三代经典体系及诸子学为渊源,治体论经汉唐儒学之培植,在近世政学传统中得到充足发展,形成了理学和事功学代表的分别以心性与事理为主干的理路类型。近世治体论尤其体现出中国传统对于治道、治法和治人等要素及其关联的丰富思考,构成重整与推进政治自我理解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柏拉图主义与诺斯替派之间的争论提出了恶与神意之调和以及理性与启示各自在宗教中的功能等永久性问题,给基督教哲学和神学,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留下深刻印记.本文通过解读普罗提诺的<驳诺斯替派>来清理两派之间的共同点与主要分歧,从而界定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立场.笔者认为,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属于诺斯替主义的大范畴,在发展阶段上属于理性的神秘主义,在立场上介于泛神论与虚无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7.
谏诤谏议的思想主张与实践探索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重要内容和精华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关于"治世""善治""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如何避免人君之失和朝政有阙,如何使谏言谏议以"制度"的形式于明君有所辅翼,于善治有所裨益,古人在传统政治体制之下做了有益探索,体现了其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匡正君失、约束君主、制衡专权的积极作用。但究其实质,主要是服务于君治,其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权力者的从政风格与政治胸襟,不过是君主一人之治的权宜之举,必然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与新时代的中国之治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汲取邻近科学的成果。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原理、原则都可用于了解分析人的思想,强化与改变人的思想,树立人的新思想。因此,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创新局面的需要,而且是  相似文献   

9.
地处大陆与香港交汇处的深圳市沙头角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主要抓了四项工作: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抓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抓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4、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基层畜牧兽医站是畜牧兽医部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基层畜牧兽医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十分重要。一个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凝聚力与各畜牧兽医站的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息息相关,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尤为必要。然而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对基层畜牧兽医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展开分析。一、基层畜牧兽医干部思想政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指人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行为。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需要动员和依靠千百万群众为之奋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激励的任务,就是不断启发、鼓励、推动,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挖掘隐藏在群众中的巨大潜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积极贡献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曾创造并运用口号激励、政治激励、民主激励、精神激励等传统激励形式,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英勇奋斗,从而,把革命和建设不断引向胜利。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是其"仁政"思想的价值核心所在。"政治行为"因以人为其行为的对象,故而其自身的正当性与人日常行为的价值源头紧密连接在一起。人因有不忍人之心而后有不忍人之行,有不忍人之行而后有不忍人之政。围绕着这一价值源头,于"君",孟子有着一种道德操守的必然诉求;于"政",这一必然诉求则于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客观化为具体的法令制度;于"民",孟子则本着顺遂人之常情的态度,强调通过制民之产以导民向善。善、德、政三者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是环环相扣的自本至末的逻辑扩充关系。孟子的这一认识,在当今建立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德教育年年搞 ,层层抓 ,确实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但成效和不显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为医德医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 ,医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重复上 ,要和医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要创出一条新路子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沿袭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 ,而应该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 ,融化在日常工作当中 ,着重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就是说 ,医德教育要和医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互为互利。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的新课题。医院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人”这个因素。它以信任人…  相似文献   

14.
学界一直基于"伦理就是道德"的认识将伦理学的对象仅归于道德,致使伦理学学科体系一直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缺陷。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两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不同概念,关涉两个不同的社会精神领域,伦理属于社会关系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道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维护伦理和谐,促使人们"心灵有序",维护和优化适应社会和人发展进步之客观要求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伦理学应以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为此,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这是当代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一言一行都受其心理活动的支配,人的心理活动既有共性一面,也有个性一面。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的个性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人的个性是独特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根据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无锡市市政管理处工会主席韩志云同志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化解了不少矛盾和纠纷,这里选取四则案例。一、对发泄型心理者,要以冷静的头脑和较强的逻辑分析说服工作对象。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了反革命暴乱,处里部分职工由于对物价上涨及党内不正之风的不满情结与新闻媒介的错误导向和美国之音的恶意煽动不谋而合。这些人乘此发泄不满,客观上成了谣言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压力感,而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以求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现象为从众心理引起的从众行为。针列人们普遍具有的从众心理,去致力于使绝大多数职工形成良好思想行为规范的“企业气候”,使少数人,在潜移默化中给予顺从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首先,企业中形成一种“气候”,有利于人人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变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只靠少数人不行,它不仅要有专职政工队伍,而且要有行政业务干部,以及党团员,先进模范人物、班组长和工会、妇女工作积极分子组成的宏大队伍。即人人都来做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7.
《管子》关于礼、法、仁、义的论述是其理论之精髓,涉及了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管子》的思想不仅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管子》思想的精髓,辨析礼法、仁义的关系,适应当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将《管子》的礼法、仁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与法育、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教育与发展对接,有重要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往学者判断荀子的学派归属,或基于其心性论,或基于其道德观;而单从心性论或者道德观,似不足以对荀子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做出评价。为此,本文引入政治体制的维度,从其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的内在关联出发,重新审视荀子的学派归属问题。本文认为,荀子号称"审周道"以建制,但它所建构的政治体制并非周制而是秦制。荀子考察秦国之后,对其治道赞赏有加,对其"无儒"深表遗憾,试图通过"治人"将儒家道德植入秦国的"治法"之上。但是,由于他的礼义过度政治化、外在化和形式化,导致荀学中的礼演变为与法相类似的强制性规范,从而使儒家道德发生异变,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蜕变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可见,荀学中"治人"与"治法"的矛盾,是法家政制与儒家道德矛盾的外化,最后不是儒家的治人驯服了法家的治法,而是法家的治法扭曲了儒家的治人。因此,从道德和政治思想两方面来看,荀子很难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儒家,而是受儒家影响的法家即"儒法"。荀学的出现,适应了秦以后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模式的思想基础。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建立,必须超越荀学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政治明”这个概念,明确提出了法治属于政治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明。“十六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加强政治明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公安部召开了反腐倡廉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严肃查处警察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紧紧围绕执法为民、公正执法这个核心,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推进政治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政治思想的学科,而且应该把它作为这祥一门学科学来运用和教育人。然而,政治和思想在今天是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同掌握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有一个哲学的高度科学水平就成了哲学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从认识这种联系到澈底地改造富有信服力的哲学思想的生产是一条漫长的路程。因此,珍视和鼓励这方面的一切萌芽事物就更加重要了。人们常常碰到这样一种论说,说什么哲学的思想、基本规律和范畴对于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