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研究会于3月20日召开了“美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讨论会”,市内1所大专院校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20人赴会.与会者交流了美学教学中的情况,这里仅就编写大学文科美学教材的意见及美学教学的目的性问题作简要介绍.一、对编写美学教材的意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受国家教委之托,负责编写大学文科美学教材.他去年在杭州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征求过意见,他把这些意见归纳整理为12条在这次会议上作了介绍.大意是:1、新教材应有新的水平;2、应把近几十年美学研究中的新共识传给学生,使学生在新的基础上前进,有助于美学和审美水平的提高;3、对美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新的概念要有比  相似文献   

2.
年会于1987年9月19日至20日召开,重点讨论技术美学问题。与会者所关心的问题,一是建筑美学与城市规划,这个问题涉及现代建筑风格、建筑中的东方特色和中国气派,二是工程机械中的美学,这个问题涉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3届年会于1988年10月7日至11日在北京远郊爱智山庄举行。180余人参加了年会,他们来自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年会结束前产生了由45人组成的第3届理事会,会长为王朝闻,副会长为汝信、李泽厚、蒋孔阳、马奇和刘刚纪,秘书长为张瑶均、朱立人、叶朗、徐恒醇和蒋冰海。与会的青年美学工作者同时也成立了中华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筹备会,推举程孟辉和赵士林等12人为委员。年会期间,与会者分别就哲学美学、艺术美学、技术美学、审美教育和中外美学研究中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学术观点和研究经验。兹将其中与我国当前美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概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美学研究会于1983年9月25日在南昌举行“美学与自然科学”专题讨论会。省、市大专院校教师、文艺、宣传工作者以及来自各地区的美学研究会成员参加了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运用自然科学成果来研究美学的意义;(2)哪些自然科学成果适用于研究美学;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883—1983)纪念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和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问题讨论会,于1982年9月14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有来自北京、天津及其他省、市的巴黎手稿及美学研究者60余人参加。讨论会收到专题论文和学术性资料25篇。现将论文及与会者发言涉及的问题撮其要者纪述于后。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九年广东省党校系统哲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近日在深圳市委党校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国五十年光辉历程的哲学反思”。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重点提出并讨论了五十年的中国实践与中国哲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哲学是什么”,部分与会者坚持从本体论角度给出定义,即认为,哲学是研究世界是什么以及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有的与会者从认识论角度出发,认为哲学是回答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即研究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有的与会者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指出,哲学就是…  相似文献   

7.
简讯     
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在南宁召开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于 2004年 10月 21日 ~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 15个省、市、自治区的 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古代生态思想和现代生态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就生态美学的研究形态与对象、范围,及其生态美学自身与发展,生态美学与自然美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8.
东北三省马哲史理论讨论会,于1986年10月9日至13日在辽宁兴城召开。这次会议由东北三省马哲史研究会筹备小组和辽宁省马哲史研究会主持。会议期间,正式成立了东北三省马哲史研究会。与会者围绕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命运问题进行了讨论,还讨论了马哲史和马列经典著作的教学改革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马哲史的研究对象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客观规律,但不能脱离当今时代的特点去孤立地研究。因为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给理论  相似文献   

9.
审美范畴研究是美学研究中的传统内容,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如如何理解审美范畴、如何把中国的审美范畴引入美学原理等值得探讨的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61(11):19-25
整个20世纪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而在分析美学内部,艺术的核心问题则是艺术的定义。[1]因此,如何界定艺术,就成为了分析美学的“核心中的核心”问题。几乎每个重要的分析美学家都要在这个问题上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并由于他们不同的定义方式而相互区分开来,然而,他们却囿于语言的视界而未看到其他的解决路数。如今的英美分析美学已经进入到其自身的反思期,在对待艺术界定的问题上,我们既可以采取超越分析美学的方法,但又要继承分析美学的遗产,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一分析美学“艺术定义”的六套方案关于分析美学的艺…  相似文献   

11.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3年10月7日至1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美学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美学工作者150余人。 10月7日,学会副会长王朝闻在书面开幕词中提出三点要求和期望: 解放思想,各抒己见他说,美学对象复杂而又在不断变化、发展,不是任何现成的见解所能解释的,任何权威的见解也只有真理的相对性。如果面对千变万化的认识对象,没有  相似文献   

12.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艺术还要包括自然这已经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了.但是除此之外,什么还能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对象学术界似乎还并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学者已经将人生纳入美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并没有将其看做审美对象只是从外部看待审美和人生的关系.朱志荣教授认为人生必须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从审美关系入手将其和自然、艺术一起作为审美的三大对象.我们认为,在朱志荣先生的人生美学理论中,展现出人生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就拟对这些可能性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老子学说中的美学思想,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的文章甚至认为老子无关学,反对“美”,从不讲审美的问题。笔者以为老子、庄子等道家书中有其独特的审美观,这种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道教艺术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于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有重大影响。一、老子的审美思想老子《道德经》不是专论美学的著作,但其中也提出了道家对审美的思想。老子的审美思想不是从美与艺术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来观察美,而是从“道”的自然无为的观点,从个体生命如何求得自由发展的观点出发观察美的。这一点是与儒家美学思想很不同的,也正由于此,使得一部分人认为也  相似文献   

14.
简讯     
1984年10月12日,北京市哲学会和高校哲学教学协会联合举行“庆祝国庆35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80余人,讨论了当前改革中的哲学问题。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应为当前的改革服务。首先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为改革提供认识工具,为改革和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解释和论证。同时,还要预见未来,对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作出自己的回答。为此,哲学工作者要深入到改革的实际中去,研究新问题,总  相似文献   

15.
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马前锋  蒋华明 《心理科学》2002,25(2):242-243,221
在国际心理学界,关于自尊的研究在1980年代后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把它引人到个人发展、学校教育、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公司团体的发展等充满关注、热情和希望。1990年夏季,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自尊大会.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等国家到来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心理治疗师等参加了演讲和讨论。尽管与会者在文化背景、研究视角以及对自尊意义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与会者有关自尊的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个体心理成长中发挥自尊的重要作用必须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范英来稿反映:广东社会科学界部分学者两次座谈改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问题。一致认为,实行开放与改革的方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开放与改革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应该象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要开放,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会者还就开放与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西北大学哲学系等五个单位主办的“现代科学与反映论”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1日至26日在西安召开.与会30余人讨论了现代科学向认识论提出的问题,还讨论了“反映”、“选择”和“建构”等范畴,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等问题. 与会者一致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认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日益突出,认识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在相对论看来,参照系不同,人们对同一物体或物理量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美学观以及分析美学受康德、黑格尔美学的影响,把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并把自然美置于美学之外。艺术品被置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之中,"审美静观"成为审美的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学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些原则在阐释当代美学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在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一是要力图突破艺术审美的单一场域,将美学置于更广阔的场域之中;二是要力图突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束缚,为自然美提供必要的哲学美学基础;三是要力图突破艺术审美的静观特质,从而在实践层面为美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领域内 ,现代性问题已成为人文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梳理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并进而探讨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前景。一、美学与现代性研究关注的基本内容与问题是什么国内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大致有两大特点。一是探讨和阐释美学现代性所呈现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二是梳理与反思中国美学现代性的发展及问题。1 美学现代性的内涵及特征的探讨  ( 1 )一种观点认为 ,随着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全面崛起 ,美学的本体论时代宣告结束。对这一思潮与现代美学的知识形态的关系作出清理 ,乃是审美现代性反思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研究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当代美学与批评形态的关系。关于"当代"的界定,本项目以"文化经济时代"或表述为"审美资本主义时期"为基本内涵。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指20世纪末以来至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社会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历史时段。本项目主张能在纷繁复杂的美学观点和美学理论中努力找到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表述方式,从而为研究和思考美学与当代批评的关系、美学与社会发展变迁关系提供基础。本项目认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美学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论重心和不同的研究思路,在不同的理论方法的视野中,"内容"和"形式"的范畴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理论界定。当代美学研究的特点是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放到审美活动乃至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去研究和把握,放到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去研究和把握,把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研究提升到对当代社会的合理性以及历史进步及其代价这个层次上认识和把握。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不仅研究审美价值的特殊性,而且研究和思考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与人性、与伦理价值的关系,因而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