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联欣赏     
编者按:   在所有的文艺形式中,对联可说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了.言简意赅,平仄对称.好的对联,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含,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它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喜庆事,借它来表示贺意;悲悼事,用它来寄托情思.权势贵富之家,用它来装饰门面;卑贱贫困之家,逢年过节,也要贴上一副两副,希望给自己那凄凉而悲惨的生活增添一点活力和生气.……  相似文献   

2.
赵勤如 《天风》2006,(10):21
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悠久历史,时至今日两千多年来,已形成一整套的文化特色。福音对联在中国教会信徒中影响很广。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传统, 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故被人们誉为是“诗中之诗”、“词里佳句”,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与“瑰宝”。它语言精练,哲理深邃,意境优美, 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等。它可咏物言志, 又可描景抒情,既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吟唱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广告对联,顾名思义,既是广告又是对联。它具有广告的宣传作用,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因为对联的某本要求是对仗工整、平仄对立、音韵和谐、短小精悍、好读易记。所以自古以来,对联在广告宣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现辑录几副广告对联,与诸君共品赏。聚来千亩雪;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报》82年4月18日普刊登了一副破除迷信的对联。“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这副对联为什么能破除迷信呢?这副对联上下两联是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特征是,肯定前件必然肯定后件,而否定后件则必然否定前件。因此,如果肯定“经忏可超生”与“纸钱能赎命”是真的,那就必然要肯定后件也真。可是迷信论者却不承认后件是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它的合时应景的内容,睿智巧妙的构思.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的欣赏与喜爱。不管是新春伊始,还是喜庆佳节,寿典大事,人们都以贴对联来增加喜庆气氛。即使是衷挽之际,人们也献上挽联,以示悼念。对联的这种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来自它的内容或者写作中汉字的巧遣妙用,更来自于对联中显示出的高度的思维技巧。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还是作为一种思维艺术,对联都值得人们认真研究,本文试举几联,略略论述其思维上的特点。一、以外在独特的形式表达特殊的内容:例①相传表世凯死后,有一…  相似文献   

6.
回文联,又称“倒顺联”、“卷帘对”,即上下联皆可倒读成文的对联,所谓“联成可倒读,倒读可成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中的一朵奇葩。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它短小精粹、蕴蓄丰富、凝炼概括,堪称最耐咀嚼的青橄榄。有趣的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曾在其生活交际中留下一些添字对联,读来令人倍感幽默风趣、隽永雅致、别有韵味。下面试辑录几则,以飨读者朋友。 老翁指点 苏轼受教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年少时,自以为博学多才、无人能及。他写了一副恃才自傲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可对联写出不久,就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那老翁随意写了几个字问苏轼念什么,苏轼看了又看,竟然连一个也不认识。当时直把苏轼羞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8.
<正>行业联是对联适用性范畴类的一大分支,是专门张贴于各行各业的门庭、店堂、企事业单位的大门上,具有明显的职业标志和行业广告特征的对联。一副工切的行业联,配以风格高雅的书法,再与格局讲究、装饰堂皇的牌匾珠联璧合,以它美的形式、美的意境、美的内涵可以升华行业形象,凝聚人心,招徕八方顾客。行业联既有一般楹联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广泛而独特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联,又称楹联,俗叫对子。它的基本要求是:上下两联字数要相等,意思要相对,平仄要协调,但每副对联的具体字数却不限制,长短不拘。对联的内容,多数是针对实际,有的放矢,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从逻辑上讲,对联往往是联言判断。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联断定了“墙上芦苇”的性质,下联断定了“山间竹笋”的性质。上联下联各是一个支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上联下联两个支判断构成一个联言判断。有的对联内容,或者是夸张过头,或者是概念含混。这样的对联如果要看作联言判断,那是不恰当的联言判断。如峨眉山中一座古寺膳厅门口挂的那副对联。  相似文献   

10.
楹联又叫对联。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带有警策、哲理的对联,十分深刻,充满思辨,发人深省。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此联写木炭,但又说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何须有路寻无路莫道无门却有门此联充满着人生哲理的思辨,尤其是“莫道无门却有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