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作为一个“问题”被我国学界提了出来 ,并明确地将当代意义作为课题来加以研究。由于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的基本估价 ,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哲学境域中的生命力及其发展前途 ,所以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一、作为问题的“当代性”的提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属于当代哲学 ,具有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 ,这在学界已形成共识。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或“上手状态” ,它有待于理论上的阐扬和历史性的生成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是被作为“问题”提出来的。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对象世界有实践世界、科学世界和哲学自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觉面向和密切关注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哲学。当代世界的时代精神深含在它们之中。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哲学已形成全球性的大实践、大科学、大哲学,这里的“大”,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也是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当代大实践、大科学、大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反  相似文献   

3.
1990年5月14日至19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社会科学处联合召开了哲学与当代教育发展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30多个单位的50多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18名专家、学者到会,报告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前沿的新成果、新趋势,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会议就本世纪90年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当前教育哲学发展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援引了大量当代非洲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当代非洲哲学研究的主旨在于对非洲哲学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主义和反人种哲学这两种研究进路,指出反人种哲学所引发的争论,构成了当代非洲哲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还从比较哲学的视野研究了英法哲学家们关于非洲哲学的研究、英语哲学与非洲哲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非洲传统哲学与当代的相关性;指出非洲哲学研究要进行概念上的去殖民化,这需要非洲人依据本土的思维模式来重新反思自己思想传统里的殖民化模式并将其一一剥除。最后,本文描述了非洲哲学的传统维度、当代维度以及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5.
今年七月,有机会应邀参加湖南哲学界发起的在张家界举行的《当代中国哲学》学术讨论会,深受启发。时隔数日,还留下深刻的印象,颇多联想。去年十二月,原教育部假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改革座谈会。座谈会上,代表畅谈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复兴的契机70年代末,由于科学和教育是拨乱反正的前沿,有关科学的哲学问题就特别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于是,凭着科学自身普遍性、无阶级性和超国界性的特质,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科学哲学在中国成了思想解放的带头羊与当代中国哲学复兴的切入点。1978年3月18...  相似文献   

7.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个概念因为现代文明的消极反思而紧密关联,古代性、现代性和当代性三个范畴则分别对应于三个时代的积极描述。有别于笛卡尔哲学所代表的早期现代"普遍精神"和梅洛-庞蒂哲学所代表的后期现代"个体精神",福柯哲学集中展示了当代哲学、尤其是当代法国哲学为我们所描述的"精神失落"这一"时代精神"。在围绕现代与古典之区分而展开的现代性反思的基础上,福柯哲学正面描述了当代文化的"现时性"和"物质性"维度,现代与传统之分的当代转化或者说现代性与古代性之别的当代性变迁由此获得了完美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哲学教育改革之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教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中国的哲学教育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这是学哲学、教哲学、研究哲学的人们的共识。2 .在文化多元和价值冲突显现的当代世界以及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中国 ,对精神与观念的寻觅建树 ,很大程度必须依靠哲学的功能。一个有着悠远文化传统、并有志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古老民族 ,决不会自甘沦为精神的侏儒与乞丐。中国的振兴需要精神 ,精神的建树需要哲学。但是 ,我们的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实在不足以担当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 !因此 ,哲学改革已是一份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和社会责任。3.当代中国哲学状况是社会的映照与历史的积淀。极…  相似文献   

9.
环境哲学的目标是建构一种非原子论、非机械论以及非二元论的生态世界观。本文首先追溯了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的发展历程,继而介绍了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的主题及其主要流派,最后勾勒了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的主要动向。  相似文献   

10.
每一时代、每一民族、每一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时代、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哲学,当代中国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批学者集中力量探讨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试图为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提供某种指导性原则或某种路径.其实,就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而言,最需要的不是关于建构方法的讨论,而是关于建构的尝试,也即建构新哲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价值和作用无需再次论证,社会发展的历史已为其做了最好的说明.因此,了解和走近哲学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然而,要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哲学,并且习得哲学的基本素养,把哲学的价值普世化,却是非常困难的事."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新近推出的郭湛教授主编的<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以下简称<培养>)一书,是我国学者在哲学教育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培养>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作者能够站在"通识教育"的高度上,独辟蹊径,深刻而又生动地演绎了当代哲学的"实践性和普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赵岩 《哲学动态》2005,(10):72-73
2005年5月24~28日,由俄罗斯哲学学会组织的第四届俄罗斯哲学大会在莫斯科大学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等人分别发来贺信.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哲学与文明的未来",实际参会人数2242人,来自全球34个国家.中国哲学家共有16人出席.除学术讨论外,大会还组织了三场讲座以及哲学家与哲学学术刊物编辑部成员的会见,组织了题为"当代俄罗斯哲学教育及人文教育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和"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教学方法委员会"的会议.  相似文献   

13.
曹健  郭彩琴 《学海》2004,(5):159-162
奥康纳(Daniel John O'Connor,1914-)是当代英国语言分析派哲学家,他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研究教育,其主要观点在1957年发表的<教育哲学引论>(或译<教育哲学导论>①,此书在1958-1980年间重印十次②)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4.
100年来价值哲学取得了多方面进展,但从当代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价值本质的理论来看,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使当代价值哲学陷入困境。在此,我们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发展情况作一些剖析。先从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情况入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1日至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来自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以及政治哲学领域的学者一百余人,就“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阐释与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一、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1.政治哲学复兴的社会生活条件与社会意义对于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陈晏清教授认为,仅仅从哲…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任务是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进展。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总体性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的一种战略性考虑;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进展给予全面深入的清理、总结与整合;这种进展主要体现哲学主题转换、哲学观念发展、哲学思维方式跃迁、哲学视野拓展、哲学内容丰富、哲学研究方式变化、哲学发展新路径和哲学功能提升、哲学本体重解和哲学形态建构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社科联与北京市哲学学会应哲学课教师的要求,将在1986年1月下旬举办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评介讲习班。对象是全国各大专院校、军事院校、省地委党校的哲学教员。其目的是帮助各类高校哲学教员对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进行分析和评介,提高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鉴别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能力。讲习班的主要内容有:当代哲学的产生及其特征;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吴育林 《现代哲学》2006,1(4):16-22
当代哲学正在发生整体性历史性转型,即生存论的转向,这种转向既是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所面临的问题的理论自觉,又是对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开启的生存论哲学的思想发掘和当代阐释。但是,当代西方哲学无论是对当代人类的生存难题的理论求解还是对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当代诠释都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这是因为当代西方哲学生存论的解析视角都离异了马克思的实践主体维度。主体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基石,马克思哲学本质上就是实践主体哲学。马克思实践主体哲学生存论认为,人的主体性、实践性是理解人类生存问题的根本前提,无论是人类现实面临的生存困境还是人类最终摆脱现实的异化的生存境遇,本质上都是主体实践的自我生成和自我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主流语言哲学与马克思语言哲学既相互关联,也存在重大差异。本文基于沃尔希洛夫和勒塞赫克勒的有关论述,简要论述了"马克思语言哲学"与以索绪尔和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哲学"之间的关联及其异同,以比较的视野理解当代国外马克思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6月 9日《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济南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讨论会 ,3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 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