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跳崖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  相似文献   

2.
一个落榜生心灰意冷地离家出走了,他决定徒步去三百里之外的泰山,然后从泰山之巅坠崖自尽。  相似文献   

3.
对于名人在公众场合戴墨镜的现象,人们见怪不怪,持某种理解的态度。因为戴墨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确实可以起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或种种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戴墨镜与人打交道不但不利于交往,还会给对方带来心理不适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春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戴近视镜的人,一天早上,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眼镜了,可是他又急于去见已经约好的老同学,不戴眼镜感到很别扭,就随意拿起墨镜戴上了。走到楼下,他看到邻居家那条平时见到他很友好的小狗,就习惯地摆摆手,奇怪的是,小狗吓得边躲边向他“汪汪”。更让他…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接触教会,是从电影、电视上开始的,所以印象中的讲道人能言善道,风度翩翩,所讲内容也条理清晰,有一定的针对性。让人觉得到教堂听证道是一件神圣的、颇有收益的事。可是日常我们去做礼拜,常遇见口齿不清、表达不准或站在讲台上浑身不自在的讲道人,让人边听边看边替他着急。 早些年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心情比较浮躁、功利心较重,我就  相似文献   

5.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6.
美兰 《思维与智慧》2001,(12):36-36
美国有个推销员奇科,他为一个厂家推销价格为395美元的烹调器具。一次,他到一个城镇推销,他把镇上的人叫到一块,一边示范这套器具,一边强调它节省燃料费用,并把烹调好的食品散发给人们,请大家品尝。这时一位当地著名的守财奴,一边吃着烹调食品,一边说:“他的产品再好我也不会买的。”第二天奇科首先敲开了这位老顽固的家门。顾客一见到推销员就说:“见到你很高兴,但你我都知道,我不会购买400元一套的锅的。”奇科看看顾客,从身上掏出1美元的钞票,把它撕碎,问顾客:“你心疼吗?”顾客对推销员的做法很吃惊,但他说:“我不心…  相似文献   

7.
神旨与摇签     
正犹大本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参徒1:17),但畏罪自尽以后,便失去此职分,其缺位另需他人补上。在一次一百二十人的聚会中,彼得提议在从约翰施洗起到耶稣复活升天的时间里常与门徒做伴的人中,拣选一位符合条件的人得使徒的职分。在此条件下有两位出列,分别是巴撒巴和马提亚。随后,圣经记载说众人经过祷告,就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使徒  相似文献   

8.
记得读书时,一位中学教师连续考硕士研究生考了14年,在第十四年时,他选择到笔者所在的学校边学习边考试。刷是,第十四年的努力还是没有结果。最终,他选择回原单位。走的那天,我们很多同学都去送他。看他离开学校时的眼神,我内心竟然止不住悲悯了起来。人的一生有多少个14年,  相似文献   

9.
齐格是美国一位烹调器推销员,他推销的烹调器每套价格是395美元。一次,齐格到一个城镇推销,把镇上的人叫到一块,一边示范这套烹调器,一边强调它能节省燃料费用,并把烹调好的食品散发给人们,让大家品尝。这时当地一位著名的守财奴,一边吃  相似文献   

10.
一脚阴凉     
车站旁有一位补鞋的老人,年过花甲了,每天8点准时来,坐在一棵树下,边哼唱着小曲边补鞋。他的眼睛很明亮,如果不说,没有人知道他是盲人。  相似文献   

11.
我正埋头伏案整理心理咨询案例,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进屋来,等我发觉时,他已在我的对面坐下。这是一个眉清目秀长得很帅的小伙子,此刻一脸沮丧的神情使他的帅气也荡然无存了,显得心事重重。 “是不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了?”我边整理收拾资料边漫不经心地问。 他点点头,没有马上回答,好像在整理思路。我静静  相似文献   

12.
孟子曾言:"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荀子也说过:"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凭借这些本能去承受外界的种种刺激;同时,外界的种种刺激必然引起人的本能的种种反应.如果感觉是舒适的、愉快的,这便是快感了;如果感觉是不舒适的、厌恶的,就是一种不快感.德国美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把"快感与不快感"看成是"主体因表象的刺激而引起自觉".  相似文献   

13.
王沐 《中国道教》1988,(1):59-61
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上临危崖,不易攀登。所以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传说明朝有一个姓冯的人,武术最好,以保镖为业,奔走南北,享有盛誉,所到之处,没有敢和他交手的。平日不携武器,只手持两铁丸,百发百中,所以人们称他叫冯铁丸。  相似文献   

14.
精进佛七开示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第六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克期取证与求生西方今天是念佛七的最后一天,在这七天中,诸位师父都很精进念佛,在念佛的境界上必定有很大的长进。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因为边学习边念佛,所以可能没有很明显的成就,仅仅种种善根。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刘墉 《思维与智慧》2012,(12):58-59
幽默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看多读幽默文章对增进幽默功力大有裨益。有人说中国人是最缺乏幽默感的民族。这一点,我不同意,因为我从小就发现,中国人处处都在表现幽默感。我上大学时,老师们都是"书画名家",却不乏幽默。记得有位教授,接到一个朋友送来的古画,请他鉴定。画明明是假的,他居然也盖鉴定的印章,一边盖,一边说:"唉,如果是行家看到,一定了解我是因为人情,不得不这么做;如果是外行人看到,反正他外行,没什么关系。"他这文人的  相似文献   

16.
泷精一是20世纪初著名的日本美术史学家,他与大村西崖同为关东地区研究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杰出代表。大村西崖的《文人画复兴》和陈师曾的《文人画之价值》在1922年合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在美术界影响深远。而鲜有人知,同年由改造社出版的泷精一之《文人画概论》同样是一部研究中国文人画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一位旅游登山者和他的同伴在攀登一座峭壁时,突然发现他对面的迷雾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影,他一阵心慌,失足坠崖身亡;一群游客,在黎明时分,沿着麦田埂行走,突然瞅见了自己的身影,并发现在自己头影四周,竟环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  相似文献   

19.
阿东 《思维与智慧》2001,(10):13-13
星期六,一家人边散步,边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大街上。忽然,一辆汽车在身边停下来,原来是我过去的一位同事,他刚从以色列回来。匆匆交谈了几句,才知道他发了财并有了一幢40多万的别墅。  相似文献   

20.
在陕南汉江之滨的安康市郊欢喜岭上,屹立着一座东药王殿道观。这里香烟缭绕,气势不凡,吸引了大量人们前来朝拜、游览和求医。东药王殿道观的主持王宗清道长,是一位道德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王宗清道长,是陕西安康人,今年六十七岁。1942年在安康三尼宫加入全真道教,从此他边修道边学医,近五十年的修道生涯中,一直在为道教发展和医学事业而努力。由于他道德清高,于1954年被西安八仙宫招为高功。在西安八仙宫期间,他看到安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