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迈克尔·斯洛特是美国当代规范道德情感主义和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道德情感主义既不属于传统经验主义,也不属于传统理性主义,而是融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具有独立身份的情感哲学的一个分支,集中体现了西方传统道德情感主义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创新性发展。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关键原因在于斯洛特给道德情感主义注入了"先天"成分。若无"先天",传统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就不会在当代得到复兴,更不会在复兴过程中把自身理论建设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以"先天"为对象,本文分析了它的含意,并探讨了它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构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戴震的道德哲学主要讨论人的感性欲求与人类的社会伦理规范——仁义礼智的不矛盾性关系,并且将每个人的情感与欲望的充分实现看作理想社会的主要标志,他批评了宋明儒中"存理灭欲"一系的理欲观,以"圣人之道,无私而非欲"的新伦理学命题扭转了宋明以降"理欲对立"的伦理学问题意识。其"德性"论在原则上与中国传统的"德福一致论"思想相一致,他希望下层民众的个人福祉在整体上与其他人的福祉是统一的,虽然带有一定的幻想性,但却以道德哲学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社会理想。戴震思想中的"美德"一词有三层意思:一是"生生不息"的天道在人性中的具体化,二是人类生活中坚守诚信的恒德品质,三是敢于坚持美德与正义的勇敢德性。这三层意思之间的关系如何,戴震本人未作过多的论证,但他在乾隆时代敢于批评"在位者多凉德",在个人的德性上表现了一个正直学者"勇敢"的美德。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子贡称赞颜子的"闻一知十"章,在以往的解释中皆强调颜子才智聪颖,但是陆九渊针对此章提出"子贡不知德"。陆九渊认为,孔子批评子贡"弗如也",不是在道问学的知性层面,而是在尊德性的德性层面上批评子贡不及颜子。通过对《论语》和《孔子家语》的再考察,可以发现对于子贡执着于外在知识而忽视内在德性修养的方面,孔子确实有所不满。孔子一向首重个人德性的培养和成就,并主张以此实现文以化人的教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30多年来,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认知缺损机制的关注一直停留在"冷"执行功能领域,为更全面地揭示其执行缺损机制,文章旨在从"冷""热"执行功能的角度来探讨ADHD的缺陷。论文简要回顾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界定、生理基础和若干理论模型,着重阐述ADHD儿童在经典"冷""热"两类执行功能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总结认为ADHD儿童并非在所有类型的"热"执行任务上表现落后,ADHD儿童的表现要视情感和动机的卷入对不同任务情景的作用性质是消极还是积极而定,文章也比较分析了几位研究者相关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陈真教授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吗》一文,对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的基本哲学倾向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认为他不加分析批判地认肯一切现实存在。然而,这一基本判断不能成立。该文指出麦金太尔为了寻求对德性本质的界定,从描述性的叙述中归纳出德性本质概念。然而,在其论述过程中,该文试图通过在历史与传统中有效力的德性规范来进行论证,这一论证犯有事实与价值相混淆的错误,所以这一批评不能成立。尤其是麦金太尔对摒弃亚里士多德传统德性的现代道德状况的批判表明,将麦金太尔定位在"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判断上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6.
《君主论》第15章所开列的德目表尽管令人困惑,却并非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它对传统"四主德"的回避也不能说明马基雅维利对相关议题的忽略。事实上,马基雅维利不动声色地对经过西塞罗扩充和改造后的"四主德"做了深刻的解构与重构;这项工作连同他在虔敬(信仰)、慷慨、仁慈和信义等问题上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利对古典的、中世纪的和人文主义的德性论的全面背离与颠覆,实现了从"德性"到"德能"的转化。"德性的政治化"与"德性的去道德化"表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重在"破旧"而非"立新",建立一种新的现代伦理观与社会-政治理论的工作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7.
第奥多鲁为了确立他自己关于可能的定义而提出了"主论证",为了从逻辑的层面澄清第奥多鲁支持的论证,普赖尔对第奥多鲁本人的解答进行了重构。本文梳理和讨论了普赖尔对第奥多鲁解答的重构,并对其他学者对普赖尔重构的批评进行了分析。指出:普赖尔的主论证重构使用了模态和时态逻辑,对命题的刻画是精致的,论证方法也独具匠心,但添加的论证前提(d)预设了时间的离散性,因而论证只是有条件地成立。至于其他学者对普赖尔重构前提有歧义的批评,只要采用时态逻辑的规范读法,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相似文献   

8.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作为他所要批评的对象,特别是其将认知作为思维之主导活动的做法。通过分析列维纳斯对西方传统中的"第一哲学"的颠覆和重构以及构成他对此批判的核心对象的自我之反思同一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关联的讨论,可以解释列维纳斯自己之作为伦理学的"第一哲学"是如何与存在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圣经批评始于启蒙运动与唯理主义时期对《摩西五经》的质疑。之后,各种底本假说迭兴。威尔豪森的《以色列史导论》出版则标志着现代圣经批评学的确立。通过对圣经中崇拜地点、祭献、节期和祭司利未人做翔实的历史考察,威尔豪森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摩西五经》最后成书于流放后这一事实。威尔豪森之后,对威尔豪森的批评和质疑构成了现代圣经批评重要内容,但关于《摩西五经》何以成典,何以为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争论不休的热点。从历史记忆、断裂与重构的角度重新对之考察,一些旷日持久的争论或将得到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不仅把他的现象学看成是一种探究"本原"的哲学,而且认为现象学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之理想的最终实现。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现象学被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人批评为一种"主体性形而上学"或"在场形而上学"。本文根据胡塞尔在不同时期对于本原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论证胡塞尔现象学的初衷是要克服传统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困难,保持"形而上学的中立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他的现象学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形而上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荀子·强国篇》对"子发立功辞赏"一事做出批评,本文由此出发讨论对美德批评的合理性。本文首先重构了批评子发辞赏的论证,指出其中包含的道义论、后果论成份。随后,本文讨论可普遍性论证与后果论证的具体议项,指出其不相应性。最后则着重分析基于可普遍性论证对美德的批评,认为这种批评对美德而言是一种不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德性"的内涵关乎某种目的论,而"道德"要在"服从命令"中理解,作为悖反的结果,道德论世界观下才有对于"个性"的强调。古典政治伦理观建立在德性论的基础上,是一种德性政治学,它有三个基本命题:以德而治、因德成制、为德而治。现代政治伦理观对"德性"进行祛魅化,将自身建立在道德论的基础上,并将政府视为功能性的,是一种功能政治学。古典政治伦理观认为城邦的目的在于成就德性,而在德性祛魅之后处于道德论世界观之下的现代政治伦理观,或者否认政府的道德角色,或者认为政府的道德责任在于宽容和培养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何友晖等同志对颜文伟等的“关于脑功能轻微失调的调查报告”(简称颜文)提出了质疑。“质疑”一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医学界的颜文提出了相当尖刻、然而又是缺乏以事实为根据的批评。这一批评反映出教育、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相互隔绝,互不了解的严重现实。颜文曾明确指出“有关MBD 的本质以及诊断治疗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认识”。事实上,我国医学界从7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MBD 的临床概念,到1977年开始较为广泛地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以来,并未把MBD 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而是把它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4.
在著名的"功能论证"中,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符合"最具目的性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学术界围绕该定义的理智论和包容论之争,根源在于"目的"概念的双重意涵(整全和终极)之间的张力。基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I.1-2和I.7关于目的、功能与幸福的阐发的分析,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功能论证"中采用的目的概念更加强调其整全而非终极的意涵,因此,该论证最终得出的幸福生活应该是具有整全的实践视野的政治生活,而非实现终极的人类可能性的哲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渐公共化的现代社会,占据现代道德理论主流的规范伦理学是否为德性伦理预留空间?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必然将遭遇公共化困境?文章从"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说法入手,通过梳理、分析当代伦理学界出现的几种化解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之方案,并依据德性与人的生存之间关系论证德性伦理的现代价值。由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德性伦理是否遭遇公共化困境,而是揭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性伦理类型、寻求现代人生存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多样化德目清单。  相似文献   

16.
道家德性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形而上的"道"当作思考社会人生问题的起点,并主张效仿"道"的公正无私来守护生命。对于道家而言,人的本性、"德"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完全顺应自己的本性就能够确保人拥有德性。同时,道家确信"心""知"也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功能,并且提出虚静之心是拥有真知与实践智慧的先决条件。此外,道家的德性论还涉及到公正理论以及有关享乐、政治权力等问题,同时由于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平等观念而受到后世学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导语】相对于当代西方美学的稳定推进而言,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在经历了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引介与移植之后,研究者一直反思如何保持中国美学自身之特点,并尝试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获得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这一反思显示出新的方向。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的思路与角度回归思想的源头,发掘其深层内涵,对中国美学思想作出新的解说。这里所选取的几篇文章就是这一方向的最新探索。有研究者关注到中国传统的“诗教”思想,通过对具体说法的细微分析来解说这一思想被人忽视的另一层功能;也有研究者结合考古学的资料,从“斤”到“斧”到“戉”的关联与转化入手,在文化的层面上梳理中国美学思想的起源;还有学者关注到中国早期思想中的“乐”概念,通过“乐(yue)”与“乐(le)”的互训来解说其中存在的不同内涵;更有研究者通过对“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分析,在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上强调了应当关注“字音”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传统的德性伦理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传统德性论认为,德性是与生俱来的;西方传统认为,人的德性是后天养成的。中国的德性伦理不仅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德性伦理则只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德性伦理相对独立;西方的德性伦理则要受理性的支配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哲学究其本身被当作一种生活选择,一种以"共和德性"为主导的生活方式的践行。伊壁鸠鲁通过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反思,教会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自然和生命的存在,以"个体快乐"的心态应对生命中的每一时刻。这种对传统生活理念的颠覆引起了众多的质疑和批判。罗马时期的普鲁塔克为了重塑共和德性的基本精神,展开了对伊壁鸠鲁个体之乐的激烈批评。这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争论,无论是以"德性"为主导的生活方式,还是"快乐"式的生活方式,都从根本上体现了不同生活境况下人们所理解的生活价值取向的基本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社会对传统德性的摒弃使自我因丧失了德性的根基而丧失了自我的完整性,最终使现代人沦为了欧文.戈夫曼所描绘的角色之衣借以悬挂的衣架。麦金太尔认为希腊传统德性具有超越城邦政治的一般人类实践的普遍意义,因此,他呼吁向希腊传统德性回归以拯救当代自我的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