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一、“自在之物”与作为“存在问题”的引论如果说自然这个有待解码的“大文本”在康德那里是用数学、物理学语言写成的,那么在海德格尔那里就可以说是用诗(思)的语言写成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传统思维格格不入的。但是,一般说来,海德格尔的自然阐释理论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海德格尔自己把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解释视为“存在问题”的引论,而试图把康德建构的现代科学认识论世界还原到“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结构。众所周知,自康德划分“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原则区别以后,自在之物问题就是康德哲学中最费解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谈儿童说话时运动方面的问题,而不谈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即主要谈他们调节言语而用的感觉和知觉的信息,而不谈言语所指的意思。幼小儿童学习说话总要置身于他要学习的这种语言的环境里,听到他周围的人发出来的这种语音。他也要听到他自己把舌头伸向口腔的各个方面和位置以及运用其它发音  相似文献   

4.
在唯物史观语境下,阐释学既不是一个区别于私人阐释才可能的公共阐释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基于文本而挖掘作者意图的语义阐释学问题。从理论效应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不仅批判了西方解释学在切入生活与历史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外部性与主观性,而且在一种倒转的意义上为西方解释学找到了谈论语言、理解和阐释活动的社会地平。从现实效应看,近现代中国社会依次展开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代表了唯物史观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样本,这对于建构中国阐释学具有鲜明的镜鉴意义。质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能力,在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展开和深化中能够得到存在论高度的阐明,这既是构建中国阐释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彰显唯物史观理论性质的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论杰姆逊文化阐释学的哲学基本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杰姆逊文化阐释学的哲学基本点毛崇杰一、杰姆逊的理论性格弗·杰姆逊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由于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与对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被公认为当今具有深远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权威。在70—90年代间,他写出了一系列著作,如《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诊断学》(1982)、《后期马克思主义:阿多尔诺或辩证法的持久性》(1990)、《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等。这些论著被译成不同文字,为杰姆逊…  相似文献   

6.
正宗教人才培养,近年备受各界重视。2020年7月27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以加强我国宗教人才培养为题在京召开宗教界主题协商座谈会,强调宗教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关键问题。为什么宗教人才培养如此重要?如何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宗教人才?前者涉及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变化趋势和功能定位,后者涉及许多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死亡的思考,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在海德格尔之前关于死亡的种种思考中,不乏许多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但这些不是以实用就是以教化为指归的思考,无法透入产生并支配这些思考的“形而上”的根处。无论死亡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或一种生理现象,还是被阐释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超验的彼岸现象,其理解和阐释的本质依据都在于:死亡不在场;更确切点说,一切理解和阐释都奠基于“将来会──可现在尚未”这种关于死亡不在场的基本领悟上。然则理解和阐释不在场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为不在场者的死亡注定不可能向各种理解和阐释敞显…  相似文献   

8.
由于译者所处的地域(国度)、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不同,他们的前理解和视域就相应地有区别,表达的角度、方式也各异。即使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国度的译者,由于具体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文化取向、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差异,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也不尽相同。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翻译的目的、策略、原则、方法等方面的选择,最终影响到译文。换句话说,译者主体性必然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阐""诠"辨》一文中,张江提出建设当代中国阐释学的构想,这使中国传统有无自身阐释体系成为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典阐释学虽然涉及古代经典的方方面面,但以儒家经学为主导。自西汉以降,《易经》被推为群经之首,相应也使河图洛书成为阐释原型。从中国文明史看,河图洛书作为一种诠释模式,既解释历史也被历史解释,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中国文明进程则表现为向这一述史模式不断回溯又不断放大其解释边界的过程。据此,抓住了河图洛书,也就抓住了中国古典阐释学体系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借此为中国人文科学的整体进展理出一条纵贯的轴线。  相似文献   

10.
气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构成人的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大家知道,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早已不把气质看作独立的概念,实际上是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的。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个性问题的研讨文章中,也有人认为气质在个性中“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至于在教学上,有的心理学教师执教多年,却苦叹难以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气质?其形成的源泉和机制如何?气质与其相邻近概  相似文献   

11.
黄贤军  张伟欣 《心理科学》2014,37(4):851-856
采用ERP技术分别考察了情绪判断和性别判断任务下情绪韵律的加工进程。结果显示:在175-275ms时间段,情绪韵律的加工受实验任务的调节,情绪判断任务下存在效价主效应及负性偏向,愤怒比高兴和中性诱发了更正的P2成分,而性别判断任务则无效价效应。在后期评价加工及反应准备阶段(400-800ms),两种任务下,愤怒都比高兴和中性诱发了更正的晚成分。上述结果说明,不同情绪韵律的识别存在不同的认知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加工任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评价病历质量和改进病历质量检查工作,有必要把"病历质量"概念分解为"病历内涵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和"病历管理质量"三个子概念,探讨了这三种病历质量的主要内容、规范标准和责任主体。评价病历内涵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病历中所记载的诊疗措施是否正确合理以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病历内涵质量需要责任主体本身的医疗行为做得好;需要改进"中央版"病历质量评价表,增加内涵质量评价内容;需要净化行医环境。  相似文献   

13.
阐释学语境下的医患沟通——探寻理解之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信息不对称、医疗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医疗纠纷是由于缺乏充分的沟通导致不信任和误解造成的。加强医患沟通是增进理解、减少误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结合阐释学提出的理解之“主体间性”、“视阈融合”、“效果历史”的观点,探寻医患沟通的理解之路并指出医患沟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不对称、医疗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医疗纠纷是由于缺乏充分的沟通导致不信任和误解造成的.加强医患沟通是增进理解、减少误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结合阐释学提出的理解之"主体间性"、"视阅融合"、"效果历史"的观点,探寻医患沟通的理解之路并指出医患沟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一种     
小学毕业那年,我不满10岁。父母皆以为这么小不点就上初中太早了,便私自找了校长,使一向成绩拔尖的我,意外地落榜留级。  相似文献   

16.
生活的一种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是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相似文献   

17.
“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述而不作”作为孔子对待精神遗产的基本观点 ,涉及到“礼”和“道”、历史与哲学两个层面。孔子非常重视“述” ,但实质上并没将“述”和“作”视为冲突。尽管他认为“道”已经给定 ,但仍强调主体的积极介入。从《论语》中的阐述来看 ,“述而不作” ,其重心已转为“述”中之“作” ,每个人的“作” ,人的鲜活存在构成了“历史”、“真理”鲜活的存在。在纳入性的理解和发散性的阐释中 ,孔子更为赞赏后者。“述而不作”导致“我注六经” ,而“我注六经”的实质却多有“六经注我”。“托古改制”的方式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频仍使用 ,阻力较小 ,其渊源可追溯到孔子这种“述而不作”的论述与实质  相似文献   

18.
陈茉 《宗教学研究》2001,(3):115-118
儒学究竟是一种社会伦理还是一种宗教,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争论。本文以儒家经典《论语》为对象,考察了其中的天命观、神灵观,认为儒学有对神圣物的明显的信仰。因此,儒学是宗教。  相似文献   

19.
一种好心态     
正斯诺克达人奥沙利文告诉记者:我做的每件事都像是额外的奖赏——我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证明什么,这是一种好的心态。诗人赵楚《在成都——给柏桦》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是如何扮演好德高望重/是如何悄悄享受成熟而不害羞。翻来覆去地向人证明自己,实在是很辛苦的事。可悲的是,我们每个人几乎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自略微懂事开始,就不停地证明我行我比你行,直到老了,有人激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还要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反省     
孔夫子说四十便已不惑,五十该知天命了。但我五十岁还为好多俗事苦恼,足见自己没有出息,不过也许是现代人更苦--心苦?苦就苦吧,何必还要道出来呢?小时候,能够任意耍赖,放声大哭,这算是"任情任性"的阶段吧。长大后,拖着人生的重负,尽着自找的责任,心灵疲惫,步履艰难,人到此时,反倒是欲哭无泪,止于无言了。我最近刚从普陀山回来,那天我看见观音圣像,不知为什么想大放悲声。坐在大士的像下,面对大海,我反省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多一半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